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小悦悦事件中“我”的责任:教会应更重视社会关怀

近日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立刻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与反思,有媒体立刻组织讨论在小悦悦的事件中“我”的责任。作为基督徒,我们不得不自问,“这一事件拷问了中国基督徒什么?”

作为基督徒 我们应该更多关注社会服务

作为一个基督徒,我们在讨论我国社会所面临的问题时,是否也应该思考在这个时代,我们所应承担的责任呢?近日,有基督徒表示,“当初若有基督徒有感动起来做慈善,也许小悦悦遭车碾这样的事,就不会发生在广东这个地方了。”

中国教会是全球增长最迅速的教会之一,教会在社会关怀方面也一直很努力,但发展却比较缓慢;同时长期以来总有传福音和社会关怀的争论。笔者认为,只有社会关怀而没有福音宣讲,则不能使人明白耶稣基督的生命;只有福音宣讲而没有社会关怀,则很难使耶稣基督的生命得到完整的彰显,福音宣讲很容易就成了空洞的说教。

当教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关怀(如慈善事工)若跟不上,教会就很难真正地在一个社会扎下根,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发挥其光和盐的作用。而纵观教会在全球各个国家的发展,不难看到,基督教对社会的影响力越稳固深远的国家,其社会服务做得也是越深入的。例如在西方,很多教会都设紧急援助基金,专门帮助突发事件的受害者。

近些年来,我国教会的社会关怀也取得了很多成绩,例如爱德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福利和农村发展工作;杭州圣爱敬老院建设了康复医院对社会群众开放;广州中山道光幼儿园也在努力扩建望容纳更多儿童;四川圣爱特殊儿童援助基金会为残障儿童提供全方位的公益服务。另有青岛以琳自闭儿训练部、湖北“方舟英语培训学校”、浙江光盐爱心基金会、合肥路加爱心医疗队伍、南平基督教仁爱老人院、许昌诚德残疾儿童康复中心、淮南广济医院等等;然而,我们前面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

从伊斯兰教的社会服务工作看,他们从“理论指导”,到“实际行动”,从“办教育”、“成立孤儿院或养老院”,到“建医院”、“修桥铺路”以及“造廉价居民住房”等,他们开展有公益慈善活动、建立公益慈善长效机构、发展公益慈善经济,并探索公益慈善的新模式,在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借鉴。

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的石衡潭博士认为:“基督徒要在凡事上居首位,但现在我国基督徒在很多方面没有发言权,要在这个时代兴起一些对时代发展有影响的人。”他还指出,现在基督徒缺乏对社会的关怀,虽然面临着很多的机遇,可基督徒只会在自己的圈子里自言自语,没有去影响社会。所以很多机会都没有抓住。也有学者指出,中国教会发展到今天,应当考虑有异象、有组织的慈善事工。

建议有关部门放宽政策 促进宗教在慈善事业发挥作用

正如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的,当今世界包括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笔者认为,体制的完善不是一朝一夕的,公民道德的提升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处于这个特殊时期的中国,慈善关怀显得尤其必要。

历史上,宗教一直是重要的民间慈善力量;十七届六中全会也提出要继续解放思想、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相信有关部门对宗教的管理政策若能更现代、更合理,将有助发挥宗教在社会关怀方面发挥积极的社会功用;若能有更宽松的宗教政策,允许一些背后努力做慈善事业的团体可以走到明处,将会对我国的慈善事业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也将有助于我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持续进步。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