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营口大石桥市是世界“四大镁矿”基地之一。这里有扑面而来的矿山尘,有高低不平的泥土地斜坡——虽然素有“中国镁都”之称,环境却算不上美,至少对来到这里的云南山区、内蒙古大草原的年轻人来说是这样。
南楼基督教会便位于这样的环境中,一个有着1000多信徒的乡镇教会。虽然环境不美,这里却先后接待过来自全国16个省份的300多位年轻人。这些年轻人同有一个目的:学习圣乐;同有一个动机:服侍教会。如今他们在各地禾场开花结果。
负责培养他们的,是南楼教会自办的司琴培训班;有一个优雅的名字,天韵钢琴艺术中心;有一位严厉又幽默的校长兼属灵的牧者,于丕林牧师。
2012年正好是天韵钢琴艺术中心办学十周年。天韵钢琴艺术中心借此机会于5月18-22日举办了第二届全国校友圣乐营。这个位于祖国东北一角教会,当天凝聚了历届90余位(占全部校友的1/3)“天韵人”,西至内蒙古呼伦贝尔,南至云南普洱、楚雄。
“十年前,于丕林教师(2011年被按牧)在东北各地教会看到不少教堂有钢琴却没人会弹,有的用单手弹赞美诗旋律的单音。神的异象呼召临到这位衷心有见识的教会长老传人。”这是天韵的客席导师黄伟基对十年前天韵的感恩回忆。认识天韵4年,这位资深圣乐工人称天韵为“中国圣乐事工的一个‘奇迹’”。
为什么会在圣乐方面花大力气培训?怎么开始了这十年十期的培训?接受本站记者采访时,于丕林牧师追忆了自己四代蒙恩的基督徒家庭:身为佛教徒的曾祖母晚年归信基督,从那时起,这个家庭每一代都有传道人。上世纪80年代教会得以恢复聚会之后,于丕林的父亲从1987年开始带领家庭聚会,从1-2人的聚会开始。这里成为南楼教会的缘起之地。
教会开始之后,他在工作之外参与教会的服侍——抄歌本,这也是他开始真正认识上帝的时候。但是信主之后没几年,他就选择了奉献传道之路。1992年辞去原有在国企的工作到东北神学院读书。被人不理解,被质疑“疯子”。他依然坚持。并且于1996年,在东北神学院首届圣乐科受教。
以上是历史资料了,追忆天韵钢琴的办学缘由,这段历史是不能忽略的。回想起来这个过程都是上帝的带领。
在之后多年的教会事奉中,教会圣乐方面的事奉成为他负担最重的内容。看到很多教会没有一件象样的乐器,有的教会钢琴闲置多年没有人会演奏,只好摆放在办公 室里,冬季还要特意生火炉给这架钢琴取暖,有的钢琴伴奏甚至问我钢琴上的黑键是干什么用的,有的同工带领唱诗班多年,却不明白基本的乐理知识,更谈不上指 挥和处理作品……但在这些背后,看到的是一双双期盼的眼神,和眼神背后那颗愿意事奉神、扶持教会的渴慕学习的心志。
圣灵的感动和教会的托付之下,他和几位同工开始办起了“天韵钢琴艺术中心”为教会培养圣乐事工服侍者,对学员只有一个要求:在教会有服侍的基督徒。从2002年的第一期的18名学员起,直到现在。早些年,没有招生广告,每年各地学员源源不断,惟因校舍不大,宿舍床位较少,只能限额招生。天韵老师、职工没有工资,十年来一直奉献时间、精力、才智。
于丕林牧师在天韵十周年感恩会这样说:“……天韵钢琴经历了一些艰难,但靠着主的恩典,艰难又化作了诸般的祝福。十年来,老师们、阿姨们的殷勤施教和默默奉献,还有各位同学的刻苦学习的情景,回忆起来还都历历在目。在这一刻,我想起了德兰修女的一句话:‘我们在此不为别的,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
在神面前祷告,默想,于校长先后领受了十二个字:敬虔、友爱、认真;敬虔是对神,友爱是对人,认真是对事。从第六期之后,他领受了另外六个字:生命、操守、技能。生命是信仰的操练,操守是天韵人的品格建造,技能是天韵人琴艺的长进。
按照这种领受,他也不住为“天韵人”祷告。在写给“天韵人”的一封信中,他这样说:“我默默地为你们祷告,愿主在教会的事工中,也能赐为父的心给你们,牧养神家的羊。”
今天的中国教会,福音广传,事工发展,而圣乐事工突显重要。回顾中国教会历史,从1979年宁波基督教百年堂恢复礼拜开始,到如今的30多年时间,教会的复兴有目共睹:从三十年前的几百位教牧同工到今天的近九千位专职牧师/传道人;从三十年前的一所基督教学府到今天的十八所神学教育机构。即便如此,在各地的禾场和教会,神的工人仍然紧缺,具体到圣乐工人更是少之又少。十年间“天韵人”已经遍布全国240间教会。而天韵的使命宣言和目标是,培训有异象、有使命、有托付、有圣乐专长的信徒,成为圣乐侍奉的带领者,帮助2000间教会提高圣乐侍奉水平为。
于牧师希望天韵人能够在全国各地建立分校,支持和推动天韵校友办学。他说:“天韵钢琴的未来事工发展,仍然仰望交托在父神的手中……我们也要在其他圣乐培训学校在事工上联合,并经常举办各类形式的讲座、营会,帮助学员成长。让我们在这个时代被神兴起,被神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