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一些教堂之所以出名,除了其与基督教发展相当有渊源的历史背景外,教堂内还有著名的绘画、雕刻、彩色玻璃等。既然说教会不等同于建筑物,耗费精力建造教堂甚至用心良苦雕刻绘画,还有必要吗?这些教堂内作品用意何在?
2013年6月27日,从业于建筑领域的金姊妹在上海鸿德堂分享教堂建筑艺术,从基督信仰与建筑专业的角度,分析基督教有史以来教堂建筑的形式在信仰上的提现。
基督教并非一开始就有教堂,当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国教之后,基督教得以走出“地下教堂”,开始在地上兴建豪华的教堂。
起初建立教堂,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样式,在古罗马,基督教采用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巴西利卡”的建筑模式。巴西利卡式建筑是当时多功能的建筑模式,长期用来做法庭,也会变作市场,也有时候会被异教的人拿来使用。而基督徒搬到这样一个场所中,便将基督教的符号涂抹在原本世俗、异教的建筑上。如常见的五饼二鱼、耶稣牧羊、十字架等场景。
除了巴西利卡模式之外,另一种被教堂建筑使用的是拜占庭式建筑,如伊斯坦布尔圣索菲亚大教堂。拜占庭式本身也是世俗的建筑形式,开始出现时是作为墓园,或名人纪念堂而使用,在靠近希腊和土耳其一代使用居多。东罗马帝国的东正教继承了这种建筑模式。
在讲座分享中,金姊妹回答了一个敏感话题:有人认为,教堂不等同于建筑物,是否还有必要耗费精力去建造精美的教堂?花大力气建造教堂岂不是浪费?
“当听到刚才讲的三百多年的等待、两千多年的建造史之后,”分享者说,“你觉得我们要放弃现在拥有教堂的教会生活,否认这么多年这么多信仰的先辈们的辛苦努力,重新回到墓园或墓地中(去聚会)吗?”
金姊妹从业于建筑领域,因为本身的基督教信仰,她对教堂建筑艺术也非常感兴趣。她分析道:不仅教堂建筑复活了很多原有的、世俗的建筑形式,此外,教堂内的四壁,给艺术创作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和巨大的载体。如欧洲教堂顶部及四壁画满了圣经内容的绘画,教堂的石柱、柱头、门口,能够用来装饰和宣扬教义的地方都被利用起来,用做艺术创作。
除了雕刻和绘画之外,彩窗玻璃也是教堂艺术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以巴黎圣母院为例,其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彩窗玻璃名叫“玫瑰花窗”。放大看的话,可以看到其中很多圣经上的故事;远远看去,就像一个成色非常好的钻石。
那么,彩色玻璃有何用意?金姊妹自问自答地说:就和绘画、雕刻有教化人心,传播教义的作用一样,彩色玻璃也有如此功效。
她专门拿出巴黎圣母院顶端顶端精心绘制彩色玻璃为例,分析说:这里看上去代价颇为高昂,可见工匠的良苦用心。怎么可能会花费如此大的代价来绘制呢?金姊妹认为,这是(建造者)在向世界展示,当人们经过大教堂,抬头瞻仰的时候,就能够体会到这座教堂建造的用心。用心良苦到什么程度呢?不管别人是否看得到,我都是在用我全部的心思和青春,在这里默默绘制彩色玻璃,人是看不到的,但是我相信神是看到的,相信神会纪念我手所做的工。我相信我是在荣耀神,我相信每个人只要远远看见这座教堂,就可以生出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