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丽江的宣科庄园,进门后向右转再往前走一点,会看到一个古亭,亭子里有一个碑,上面的十字架吸引着记者的脚步,走近一看,那是宣科给他的父亲宣明德所立,这次采访便从其间的这行字开始:作为丽江的第一位基督徒于64岁时在狱中殉道。
宣科已85岁高龄,是丽江古城纳西古乐会的会长,他背靠沙发坐着,手夹香烟,身着灰色外套和他平时最爱的蓝色牛仔裤,背后的桌子上摆满了资料、书籍和录影带,后面的书柜里陈列着各样书籍,有些零乱,来自世界各地的贺卡挂满了小屋,就在他的这个书房里,记者和宣科老师坐在一起,听他讲述丽江第一个基督徒,即他的父亲宣明德的故事。
宣明德先生之母斯威女士为中甸望族,父宣兆祥,是鹤庆举人宣灵图之子。雍正年改土归流,举家迁至中甸。宣氏祖籍安徽,1382年随朱元璋大军屯兵中国西南边陲之鹤庆。他是第一位学会英语的丽江人,与中甸藏族歌手郑晓凤女士举行西式婚礼,为外国人策划。
宣老师说,第一个到丽江传教的外国人在晚清的时候就出现了,只是没有成功,所以我们不知道。后来比较起作用的是一个荷兰人Mr Kock,当地人称为科牧师,在1905年,科牧师来到滇西高原的这座小城,丽江当时就有了三一公会和五旬节会的传教士,先是荷兰的,后来有英国和美国的,还有德国的,宣科当初的老师就是德国人。
据宣科口述、蔡晓玲所著的《公民宣科》记载,宣明德在给传教士当佣人时学会了英语,随后到贵阳神学院学习,回到丽江后成了丽江的第一位牧师。因了语言文化的根基,1928年10月,当老罗斯福的两个儿子来到纳西寻找大熊猫时,宣明德成了他们的向导和翻译。
当时,丽江这个地方有40多个外国人家庭,在维西县、巨甸县、贡山县、福贡县(今属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原属丽江地区)、六库(今属怒江州)都有教会存在。丽江古城区现在还有一个老教堂,为当时传教士所建,已成古城区的历史遗迹,现在未开放。
从前的丽江属于一个地区,怒江的官员都是从丽江派去的,贡山县的教会很发达,其次就是巨甸和维西,法国人在那里建立过哥特式的教堂,教堂的钟由德国人建造,人背马驼,带到深山里。
“我爸爸就在这一带传教,毕业于贵阳神学院,云南的教牧人员都要到那里接受培训,他在那里学习两年,金陵神学院在当时就很有名,在贵阳毕业的人还要到南京接受更高层次的培训,可以成为牧师,我爸爸就是这里的牧师。”宣老师说。宣牧师不仅是丽江牧区的牧者,还属于大理、下关和洱源(均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牧区。
宣明德牧师是第一个引进羊毛纺织机到丽江家中从事羊毛纺织的人,并于1926年在丽江古城建盖了首栋三层楼房,他首开丽江送女子上大学之先例。于1959年11月28日在监狱中去世,当时64岁。
宣科老师因为家族信仰,自然地就成为了基督徒,他还有一个名字是彼得。有了一个传教士做父亲,一个德国人做保姆,宣科打小就浸淫在西方文化中。他读教会小学,读原版《圣经》,学钢琴,学作曲;而丽江的私塾也很兴盛,明清时期不少文人迁徙于此,儒家文化在纳西有着厚重的积淀,饱学西书的同时,宣科也看四书五经;待到上中学时,由西南联大分流到丽江中学的教授们给了这个求知欲旺盛的中学生难得的给养。后来他去昆明读天南中学,这是一所教会学校,外国人很多,连大名鼎鼎的闻一多先生也给他们上过课。
他在昆明读教会学校时,他的姐夫转到印度后通过银行寄钱给他,而当时国民党特务的经费也通过这家银行寄来,他被牵扯了进去,扣押,审查,软禁,从1957年起,他在监狱里关了4年,随后被送去劳动改造,直到1978年出狱。
丽江古城区教会的杨弟兄说,宣科曾多次见证,21年的牢狱生活并没有击垮他,因为他信仰基督,为大众做好事是教义中最朴素的原则,他信守这个原则,“我们现在很多问题就是缺乏一种信仰”,信仰使他在21年的囚禁中没有消沉,其思想全部保留了下来并有所发展。
接受采访时,宣老师谈到信仰对他个人的影响:“人有没有信仰,做出来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没有信仰的人做事情都很空,而有信仰的人有自己的目的。我们信仰,就三个字,首先是笃信,没有基督教的熏陶,他不会笃信,在信仰上顶多是一个教友,如果要成为一个真正的基督徒,就要笃信,这是第一个字,信。第二个词是博爱,爱字,一定要有这个精神,才能担负起基督赋予个人的生命,做任何事情都与众不同,会成功,现在我是搞纳西古乐,那还是很成功的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是基督教的原因,他们都以为是我弄的。第三个就是要充满希望,任何事情并不是终结,所以基督教最重要的三个字就是信望爱。”
宣科老师还说,他弟弟的名字就叫保罗,一个堂弟在加拿大,叫约翰,都是使徒的名字,都出于基督教。丽江原是莽荒之地,语言不通,纳西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很多人都知道英国人在丽江办过教会,现今的福贡、迪庆县份、兰坪等18个县都属于丽江,教会后来因为行政区划铺开了,给这些地方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在采访接近尾声时,宣科老师提到了云南富民县的“小水井合唱团”和他为丽江市一中写作的校歌,他说那些校歌里在写作时,他就自然而然地就融入了基督教信仰,无需刻意。
从那些普通的村民口中,竟发出了天籁之音,这个名叫“小水井合唱团”云南富民音乐团体,90%以上的成员只有小学文化水平。
“小水井合唱”的前身,就是村里唱诗班,在上个世纪基督教传入这里后,许多老人就学会了高难度的多声部合唱,他们再把它教给儿孙们。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纳西古乐会会长宣科听到了“小水井合唱”的歌声,超强的音乐敏感性让他大吃一惊,“他们居然能唱出这么高贵的音乐?”追溯而上,才知他的父亲早年曾在小水井居住3年,村里的老辈人都记得当年的那个和善的“宣弟兄”。
渊源深厚,宣科决定,全力帮助他们。对于富民小水井村的发展,宣科力排众议称“取得经济效益,不等于社会效益不好,纳西古乐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他倡导当地发展“合唱旅游”和支持商演,宣科老师为“小水井合唱团”的宣传贡献了很多力量。
宣科老师也在1月27晚纳西古乐的演奏会最后,向听众分享了“小水井合唱团”演唱的亨德尔的圣诗《弥赛亚》,由宣科指挥,当时在坐观看视频的有中国人和外国人。在那天籁般的赞美声中,位于丽江大研古镇的大研纳西古乐会演奏厅有了不一样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