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不仅是辅导者的重要基本功,也是在养育孩童中需要学习的。在刚过去的周日,长沙城南堂心理团契举行了同理心的训练,有参与者将听课笔记分享在城南堂的网站上。
据该笔记显示,课程中不仅仅只是传递了何为同理心?同理心的重要性、同理过程的步骤等知识,更多的是让参与者进行实际操练,学员们两两一组,分别担任倾诉者和咨询师,操练同理技能,过程中老师给出指点。此外,笔记中还登出了两个案列。
何为同理心?
同理心是指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将当事人换成自己,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在和孩童互动时指的是成人从儿童的立场去体会儿童的感受及想法,并把这些了解描述给儿童让其知道。
同理心的重要性
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环境中长大的人,习惯于批评指责,习惯于给人出主意,习惯给人结果而不是发现,不习惯明白对方倾述后面的真正需要,而是妄给建议,妄给人定罪批评。在中国,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大部分家长和老师采取的教育方式都是批评式的。
但每个个体都是神创造的独一的与众不同的个体,都有其特殊性,上帝有赋予每个个体不同的情绪过程。同理,也是建立良好互动的开端。
同理的步骤
首先是辨识:站在对方的立场去了解当事人的感觉及其内外部世界。
接着是反馈:把所了解的表达出来,让对方知道助人者对他的感觉、行为已经了解了,甚至回头确认自己所处的情绪状态。
同理心训练案例:
以下两个案例,表明同理心沟通能使夫妻沟通顺利,相互理解,亲子关系良性发展,使孩子面对不同境遇时发展出良好的适应。
案例一 夫妻对话:一般性对话:
妻子:你晚上还要加班吗?
丈夫:是啊!没办法!
妻子:我们不是说好今晚出去逛街的吗?
丈夫:我又不知道今晚临时要加班。
妻子:你天天只知道工作工作,从不留点时间给我。
丈夫:你又在啰嗦!真烦死人了!
妻子:我才烦死了呢!你老是工作第一。
丈夫:先生工作这么辛苦,别人家的太太都会心痛,你却老是这样抱怨我。
妻子:太太持家也很辛苦,别人家的先生都那么体贴,你却一点也不关心我……
同理心性对话:
妻子:你今晚又要加班啦?
丈夫:嗯,真不好意思,老婆!看来今晚你又得一个人呆在家里了。
妻子:能不去吗?
丈夫:我也不想去,可是公司最近这么忙,我又是具休负责这项工作的,不去能行吗?你看怎么办呢?
妻子:不是说好了今晚我们一起去逛街的吗?
丈夫:我知道你又要怪我开空头支票了。可是,你也知道我真的也是非常非常想多跟你呆在一起的呀!
妻子:哼,假惺惺!你就知道工作工作,一点也不关心我。
丈夫:你冤枉好人!我句句都是实话。再说,我多加班,多挣钱,不也是为了我们以后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吗…… 。
妻子:走吧走吧,不要烦了。早点回来,自己当心点!
不同的对话方式得出不同的结果。
案例二 住院记
三岁侄儿生病去看医生,从医生开始打针、吊上点滴,至医生离去,侄儿一直啼哭不止。
妈妈:“申栋,妈妈拜托你不要哭好不好,医院的人都被你吵得受不了了”。
“妈妈抱你,乖,申栋最乖,最听话。等一下我买玩具给你喔”。
“申栋,你再哭,病就好不了喔”!……。
爸爸:“你不哭,我就去买好吃的麦当劳给你,好不好”?
“你一直哭,那么大声,被隔壁警察听到了,就麻烦喔”!……。
任凭爸爸妈妈怎么劝说,威迫利诱,这三岁的孩子就是哭个不停,声嘶力竭地哭叫,即使喉咙已经沙哑,仍断断续续的哭着。
我去医院探望时,看他的爸爸妈妈正束手无策。
我过去轻声的问孩子:“打针很痛喔”!
孩子竟安静听我说,且点点头,
一句话竟使气氛改变,孩子的父母觉得我的话有如仙丹。
“你很想不要打针是吗”?“很想把这点滴拿掉是吗”?
孩子开始与我对话。
这是他住院以来,第一次不再哭闹而用言语表达意见。
我继续问:“你害怕打针打很久”?
“我去问医生,可不可以不要打”?
我离开病房时,孩子安静的小睡。
隔十分钟再进入病房,孩子立刻睁眼问:“医生说什么”?
我告诉申栋,医生在忙别的病人,等一会儿来看你。
听我说完,孩子安心地睡了。
本文摘自长沙城南堂网 http://www.csscn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