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专访101岁合唱界泰斗马革顺:为教会创作《受膏者》 毕生心愿已达成

音乐家马革顺依然住在吴兴路上那栋几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提到音乐时,这位略有耳背的101岁老人“两眼放光”;哼唱赞美诗时,坐在沙发上的他立起上身,左手一上一下打着拍子。

101岁,在你的想象中,你认为这般高龄的老人精神面貌如何?然而马革顺的状态,可以刷新你对百岁老人的印象:他挥笔连为四本著作题字,继续和到访者谈笑风声,回忆起十多年前与到访者相识的场景,流露出对对方目前境况的关切。

这是101岁的马革顺,与合唱指挥艺术相伴终身的马革顺。

继续认识他,你会继续吃惊,感叹他的激情和幽默,80岁时、95岁时、100岁时……仿佛进入高龄的他总是那么风采依旧。

100岁时登台指挥 “一个音符也不错 一个手势也不错”

100岁生日时,马革顺正坐在上海大剧院的舞台上指挥。那是一场正式的合唱音乐会,他却“用模拟排练状态改变音乐会的方式”,指挥时不断打断合唱团,反复要求合唱队调整力度、节奏……

“平时有些糊涂,身体也不再硬朗,一旦开始指挥,眼睛就发亮了。”回忆起半年前的那场音乐会,一旁的师母笑道,“100岁时上台,一个音符也不错,一个手势也不错。”

2013年12月,100岁的马老四次登台指挥。他的学生从外地带合唱团来到上海,庆祝他们心目中德高望重的马老师百岁诞辰,其中一位说,“我知道,给他舞台就是最好的寿礼。”

中国第一本《合唱学》的作者,马革顺,这个名字让从事合唱指挥的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其实在2013年12月之前的几个月中,各地庆贺马革顺百岁诞辰的音乐会接踵而至。

走上音乐之路 承诺为教会音乐工作做贡献

马革顺无可选择的出生在牧师家庭,教堂成为他的音乐启蒙之地。在接受福音时报采访时候,马革顺如此回忆自己走上音乐之路:

“本来我中学毕业要考(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我父亲不愿意我考,说是考音乐‘没出息’。我就用了一个‘手段’——也许是手段,也许是心愿。我对父亲说,假如我考音乐系,可以为教会工作,你可不可以让我学习音乐?父亲答应了。”

马革顺的父亲马兆瑞是一位基督教会牧师。他筹资创办了孤儿院,在管理、经营方面表现出他的才能。他一心要培养长子马革顺作为自己的接班人,没料到马革顺在教堂的童年已经为他奠定了音乐之路的基础。

1933年,20岁的马革顺高中毕业,顺利通过了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的考试,开始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他也一生铭记了当时对父亲的承诺——毕生都为教会音乐做贡献。

“我一直有两个心愿,一个是音乐,一个是圣乐——为教会工作。天父也安排了各种机会给我,让我可以为教会做贡献。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101岁的马革顺说。

95岁排练圣乐大合唱《受膏者》 完成一生最大的心愿

基督教界人士认识101岁的马革顺,多数人是因为他的圣乐作品——《受膏者》——马革顺的代表作品。

2008年12月,95岁生日当天,马革顺指挥了这部创作跨半个世纪的圣诞大合唱,整整四十五分钟。

据了解,解放初期,马革顺负责上海教会联合诗班的排练和指挥,当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练亨德尔的《弥赛亚》有些单调时,就萌生了排练巴赫的《圣诞清唱剧》一类的作品,但又感到这类作品难度较大,不易排练。由此,马革顺计划创作一部适合中国人演唱的圣诞大合唱。1953年春天,马革顺将这一计划付诸实践,开始创作《受膏者》。经过一整年的努力,《受膏者》于1954年春天写成,并于当年10月由中华浸书局出版。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尔堂(今沐恩堂)首演,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文革”期间,《受膏者》曾被批判为“大毒草”,却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外广为传唱。改革开放之后,《受膏者》获再版,这部作品也再次开始在各地教会诗班传唱,知名度亦越来越高。

101岁的马革顺与到访者依旧可以侃侃而谈。接受福音时报采访时,这位被称为“上帝送给中国教会的礼物”的老者,分享了他对圣乐路向与创作的观点和体会。

谈圣乐的路向:不见一人 只见耶稣

“圣诗就是圣诗,圣经中彼得在山上看到耶稣、摩西、以利亚。他很高兴,说要搭三座棚子。但云彩过去,不见一人,只见耶稣。‘不见一人,只见耶稣。’这就是天父喜欢的方向,赞美诗应该有这种方向。”

在神学院讲授圣乐课程时,马革顺第一课必定是圣乐的路向问题。矫正圣乐路向——他对神学生说:你们这些神学院圣乐班出去的学生,必须要“将路子搞正了”,敬拜可不是自娱自乐——一首赞美诗,你听了之后,是不是在赞美上帝,这是主要的问题。

谈圣乐创作:圣乐meter(音律)不应受限制

“现在(圣乐创作中)有些问题,我是不大同意的。关于Meter,这在某一个时候是进步的,就像五言诗一样。‘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总是这样子,就不行了。”

“圣乐的Meter,从前从欧洲来,是进步的东西,很整齐,但日子多了,老是这样,就变成了呆板。所以我希望音律根据歌词有所改变。这种改变是进步。”

“圣乐应该要有这种趋势。圣乐的音律不要受到限制,相同的歌词,或四拍,或五拍,都可以,只要将旋律拼起来带给人美感。”

谈对教会最深刻的回忆:配合牧师证道创作诗歌 集合而成《杖竿短歌》

上海基督教怀恩堂已过世的老牧师戚庆才是马革顺的牧师,二人亦是很好的朋友。戚庆才牧师每主日证道之前的周五,就会打电话告诉马革顺要讲的主题。马教授便负责就证道主题创作一首短歌——每周一篇——积累了一百首之后,便成为了现在的《杖竿短歌》。

每次主日礼拜之前,马老带着会众唱他创作的赞美诗短歌,以大字报的形式放在会众前面;在那个缺少《圣经》的年代,信徒在会唱相应的诗歌之后,再听就更容易听懂了。
——“为何叫《杖竿短歌》?”
——“意味着上帝用他的杖他的竿带领我。”

谈此生最大心愿的完成:创作并指挥《受膏者》 提升中国教会诗班水平

“我一直有两个心愿:一是学习音乐,一是学习圣乐——为教会工作。天父也安排了各种机会,使我有机会为教会做贡献。这是我非常高兴的事情。”

“我为中国教会写了一本大合唱《受膏者》,但中国教会的唱诗班目前水平不高;我写作的要求是达到‘跳一跳可以把果子摘下来’的程度,就以这个标准来写了《受膏者》。”

何为“跳一跳可以将果子摘下来”?一旁的师母解释道:“对诗班有所要求,但要求不会太高。合唱中音域若太广,太过复杂,诗班唱起来比较困难;需要把握一个尺度:作品具有审美价值、信息量丰富,同时在音乐形式上又有所突破,突破刻板的、程序化的形式。”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