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教堂风采之新疆乌鲁木齐明德路基督教堂

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主要通道和枢纽的新疆,其基督教发展史可追溯到7世纪到14世纪,当时“聂斯脱利派”在当地盛行,也就是今天人们常听到的“景教”,后逐渐衰落。1896年,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华宣教的热潮,英国传教士将福音再次传入新疆。1946年2月24日,在中国籍的“内地会”牧师李开焕和程明霞夫妇的推动下,在迪化明德路1号土木结构平房院落内,“新疆中华基督教会”正式成立,这便是而今的全疆最大、信徒最多的乌鲁木齐明德路基督教堂的前身。

所谓“新疆中华基督教会”,八个大字涵盖了其全部的性质与宗旨:“新疆”说明了该会活动的区域;“中华”说明了该会是中国人“自立、自养、自传”的教会;“基督”说明该会的信仰基督,各组织教派在主内求同存异,摒弃异端;“教会”说明该会是在主内融为一体的团体,主耶稣基督是元首,弟兄姐妹互为肢体,在爱中建立自己。为了强调该会的办教原则,李开焕特意在教会院子里竖立木排书“自立、自养、自传”六个醒目大字。

随着中华基督教会的成立,玛纳斯、呼图壁、米泉、阜康、奇台、哈密、伊犁、塔城、阿克苏等地都与乌鲁木齐教会联系,挂出“新疆中华基督教分会”的牌子。

1959年后,新疆实行宗教制度民主改革和私房改造,新疆许多教会逐渐停止活动,一些地方的教会转入家庭教会。新疆中华基督教会将聚会点改在苏春华等信徒家中进行聚会。1966至1976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全疆宗教活动基本停止。一些信仰纯正的基督徒仍坚持在家聚会,后来发展到近十个。乌鲁木齐基督教会的2堂16点,就是由此时的家庭教会发展起来的。

1985年,明德路大院归还给新疆中华基督教会,通过政府协调,由原来占用明德路1号大院的电子研究站为教会补偿修建一幢400平方米的两层楼房,作为新的礼拜堂。1985年8月25日礼拜堂完工并正式启用,并更名为乌鲁木齐市中华基督教会。仍以“自治、自养、自传”为办教原则。

随着信徒日益增加,原来的礼拜堂已经不能容纳。经过相关政府部门的批准,乌鲁木齐中华基督教会1994年10月开始修建新堂,1995年12月圣诞节前正式落成启用,且正式被命名为乌鲁木齐市基督教会明德路堂。教堂总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楼高七层,可以同时容纳两千余人聚会。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