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基金会救灾历史和特点

作者: 谭花
来源:爱德基金会
2014-11-05 10:37:00
分享与播放

作为中国最早注册成立的社会组织之一,爱德基金会自1987年起就开始参与中国的救灾工作,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程。其间,爱德基金会以年均响应2-3个自然灾害的频率,先后响应了包括1991年华东水灾、1998年长江洪灾、2008年汶川地震等在内的各类重大自然灾害共计50余次,足迹遍及全国20个省市自治区(云南、四川、广西、湖南、贵州、重庆、湖北、陕西、河北、新疆、青海、内蒙、黑龙江、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江西)以及朝鲜、肯尼亚和菲律宾三个海外国家。

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政府救灾政策的不断变迁、社会组织的不断成长,爱德的灾害管理工作也随之不断变迁。

爱德救灾史

依靠海外资源国内一枝独秀,联合政府救援偏重灾后重建

19872007年,海外资源几乎是爱德基金会救灾项目的唯一来源。一方面,这固然与爱德尚未开展国内筹款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当时薄弱的社会组织环境、国民整体经济水平、企业社会责任、政府救灾政策等外部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与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救灾合作中,爱德一直保持着独立的话语权,且通过各类项目的实施,将参与式项目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逐步传递到政府部门。

在工作方向上,爱德基金会一直非常关注灾后恢复和重建阶段的工作。如1987年的大兴安岭火灾,除了少量的紧急救援工作外,爱德基金会援助60万元用于支持当地的人才培养计划。1998年长江洪灾,筹款总额达2000万元,但仅有380万元用于紧急救援,其余全部用于灾后重建。

2004年是爱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经过爱德董事会成员的讨论决定,爱德基金会开始面向国内筹款,并成立了专门的宣传筹款部门。因此,这一阶段后期,尽管只是一些零星的捐赠,国内资源慢慢出现在救灾项目捐赠中。

资源结构调整改变救助侧重点,公益环境变迁涌现新模式

2008年,中国灾害历史上发生了两件标志性事件。一是年初的冰雪凝冻灾害,二是汶川地震。从雪灾开始,爱德救灾项目首次得到香港特区政府赈灾基金的支持,并至今一直与赈灾基金保持着稳定的合作关系。然而,随着国内资源逐渐增加,灾害救助项目的侧重点,也随着资源结构的调整而产生了一些变化。

而汶川地震则预示着中国的公益元年的到来。在见证了中国政府和国内NGO组织强有力的资源动员和项目执行能力后,且鉴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爱德海外合作伙伴逐步缩减了对爱德救灾项目的支持。目前,香港和内地捐赠,已经成为爱德救灾项目的主力军。与此同时,爱德基金会也通过与各大基金会的联合与协调、及与相关NGO合作等方式,开始尝试新的救灾合作模式。

爱德救灾特点

在常年的救灾工作过程中,结合国家应急响应机制及环球计划所确定的行动准则和人道救援响应最低标准,爱德基金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响应机制和工作特点。

以灾情损失和自救能力确定响应级别
爱德基金会灾害救援响应机制分为一、二、三个级别,结合爱德本身的行政架构,针对不同程度的灾害损失,分别启动项目部门级别、项目中心级别和全会级别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而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当地自救能力的评估,也是响应级别的重要影响因素。该机制的设置,也遵循了人道主义宪章中所达成的共识。人道主义宪章认为,作为人道救援机构,首先必须承认灾区自身的力量,并须认识到受灾国家所应扮演的角色和应承担的责任。这个描述,正是期望人道救援机构,在基于对受灾地区自救能力评估的基础上,再去确定是否进行响应以及如何响应;并注重以协助者的角色进行灾害响应,而非替代者

以灾区需求为基础确定具体救援行动
在落实具体的紧急救援或灾后恢复和重建活动前,爱德基金会一直坚持通过需求调研定位具体的项目实施内容。在实地工作过程中,一线小组深入各个受灾村组,通过快速评估了解受灾群众的紧急需求,并通过与当地政府和NGO的协调与信息分享,掌握受灾地区的资源动态,以确保所采购的物资不仅能够符合群众的紧急需求,且符合当地的饮食和生活习俗,并最大程度地避免资源浪费。而在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启动之前,爱德基金会也会通过参与式评估,了解社区群众及各个利益相关群体对灾后重建工作的需求、规划、资源等情况,以确定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的类型和干预程度。

注重灾后恢复和社区重建
鉴于中国国内的灾害救助现状,也鉴于对灾后恢复和社区重建的重要性认识,爱德基金会历年来的灾害救助工作,更倾向于对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的支持。从1987年开始的大兴安岭火灾奖学金计划,关注灾区的人才培养,爱德基金会一直将更多的精力用于灾后恢复和重建。2008年之前,每年用于灾后恢复和重建的资金,占救灾总资金的70%以上。对于灾后恢复和重建资金不足的项目,爱德还专门单独申请社区综合发展项目,助力灾后的可持续发展工作。

注重社区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完善
得益于多年来的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经验,爱德基金会在其紧急救援和灾后重建过程中,大量沿用社区综合发展项目的理念和工作方法,致力于社区自身力量的发掘,促进社区的灾后自我修复和可持续发展。爱德基金会认为,人的发展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力量,也是社区系统功能运转的基石,因此,爱德特别关注社区群众的全员参与及社区骨干力量的培育。在灾后恢复和重建过程中,除了各式各样的社区活动和知识、技能培训,爱德还擅长搭建硬件建设项目为平台,促成社区群众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民主参与和沟通合作,通过社区功能的恢复促进社区的和谐和长远发展。

爱德基金会的灾后心理支持工作,也正是以社区为基础,挖掘社区原有的资源,因地制宜地在社区开展各类分别以个人、家庭、村民小组和社区为基础的各类活动,旨在促进家庭、小组和社区关系的复建,并通过关系复建后的各个主体回应村民的各类社会需求。

注重灾害管理理念的落实
2007年起,爱德基金会提出了灾害管理的概念,变单一的灾害救助为集防灾减灾和灾害响应为一体的系统性灾害管理工作。为了落实这一概念,爱德基金会开始在救灾工作中,加强防灾减灾培训工作;并利用农村社区综合发展的项目资源,在灾害频发地区,开展了相应的防灾减灾项目活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