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理传》作者阿信:从伯格理富能仁等传教士写日记谈文字事工

来源:福音时报
2015-02-05 13:23:00
分享与播放
阿信所译《山雨——富能仁传》

阿信(笔名)是学者,也是作家,他不仅写了《用生命爱中国——柏格理传》,还翻译了《客旅:瑞典宣教士在中国西部的生死传奇》和《山雨——富能仁传》。他鼓励基督徒们多多记录神的恩典,因为借着文字,不仅可以记录神的恩典,还可以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属灵财富。

说到文字事工,阿信首先从《圣经》谈起。当我们研究教会历史,会发现文字事工是和耶稣基督的福音相陪伴的,若没有门徒们对于耶稣讲道的记载,我们不可能看到“主祷文”“八福”和众多圣经书卷。而其中,《使徒行传》是由日记构成的,“我们也会说路加写这卷书都是上帝所默示的,但其间少不了人的工作。”阿信说。

据说,路加在和保罗同工时,每到一个地方就进行考察,所以对地名和相关信息的记录非常准确。因为前人的工作,所以后人能够看到现今的《使徒行传》。

为什么会有《客旅》的出版呢?阿信说,大概是1951年的时候,那时中国已经解放了,这本书的作者路得收到了一个缅甸人邮寄的包裹,里面都是路得的父母卡尔和哈拿写的书信和日记。因为傈僳族、佤族和克钦族的弟兄姐妹知道,哈拿和卡尔拥有的东西不多,但留下的书信和文字无比重要。因为拿到这些资料,路得才开始写父母在中国的经历。

我们都在讲福音中国化,这其中基督徒能参与的就是积极去记载关于福音的故事。借着文字,很多福音工作能够继续。外国人在中国传福音时的文字资料是非常丰富的,如伯格理和富能仁等,他们会以日记的形式写下一天的经历,日积月累,不仅他们能在其间看到上帝的工作,他们也知道自己走过的路,同时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很多来中国的传教士,他们不是作家和文字工作者,但基于对工作的严谨,他们开始写日记和书信。阿信讲了富能仁的一个小故事:当富牧师只身从英国到了中国云南,开始宣教后,曾给远方的妈妈写信,告诉她自己迫切需要后方的支持,就让妈妈找几个对中国西南地区有负担的弟兄姊妹一切为他的事工祷告,他承诺自己会分别向这些人写信,以告诉他们在中国的经历和遇到的问题,那时寄出的信,要半年后才到,但就是因为这些信件,他得到了很多属灵上的支持和帮助。

所以,阿信鼓励基督徒们能多多记录上帝的恩典,记录他在教会里的工作,这不仅是记录本身,还能给后人留下宝贵的属灵资源。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