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金陵喜乐敬拜团创建者林森、现任团长杨泓:《主,我看见》背后的故事

来源:福音时报
2015-04-23 08:36:00
分享与播放

5年前,金陵协和神学院历史上出现了首支以电声音乐和现代敬拜赞美形式来服侍的乐队,它像一个婴孩初现,满载新生的喜悦和希望,在跌撞中等待成长与蜕变;如今,正如5周年纪念诗歌《主,我看见》里唱的一样,这个敬拜团已能喜乐地“见证”:“主,我已看见,你的恩典,漫过我身,使我成圣,如今我能站立你前荣耀你,喜乐欢呼,见证你恩典无边。”

正值金陵喜乐敬拜团举行成立5周年感恩赞美会之际,福音时报同工于南京采访了该敬拜团的创建者林森弟兄和现任团长杨泓姐妹,他们讲了敬拜团起初的故事、5年来的收获、对于传统与现代敬拜的看法以及敬拜团的挑战与展望。

乐队的建立及异象

乐队的雏形出现于2009年的班级生日会,当时林森和其他几位弟兄在乐器上有爱好和恩赐的人,为在同学生日会上营造敬拜气氛,于是按照自己的特长弹起了吉他。没想到这种弹吉他唱赞美诗的方式吸引了很多人参与,还被带到了其他班级,甚至校园团契。四位弟兄、三把吉他和一台Yamaha的电子琴开启了他们在金陵用现代音乐进行服侍的道路,慢慢地就引起了金陵协和神学院校领导和老师的注意,他们认为小乐队不错,于是建议他们成立乐队,以更好地发展。但考虑到设备、场地、排练时间及制定规章等问题的复杂性,成立乐队的想法就此作罢。

尽管艰难,但学校的陈逸鲁院长和其他弟兄姐妹一直在鼓励林森弟兄,并分别找他谈话,希望他能牵头建立乐队。但由于当时学校工作繁忙,精力有限,组建乐队所需要的乐器、排练场地等都还没有,因此林弟兄还是有些踌躇。毕竟用现代乐器带领敬拜赞美是一种新的尝试,因此也面临着不被认可的风险,想到如果要建立正式的团队,需要考虑其异象和发展,这不得不让人心生顾虑。但在大家的坚持下,林弟兄就带着他们祷告,他自己也向上帝求印证:如果有属于自己的乐器,那我就建立乐队。

林弟兄是东北人,在神学院读书认识一些牧长和同工,于是向他们请求帮助。神的恩典出现了,一位弟兄表示愿意帮助他,但是他希望林弟兄能考虑乐器的问题,“你是否考虑过,你在神学院的时候还可以,乐器可以很好的保存和使用,但你走后呢,乐器会去哪里,被放在角落积灰尘?还是用不了几年就坏了?”那位弟兄问。后来林弟兄答应他,无论自己去哪里,都会带着乐器到那里。得到了一笔五六千的奉献之后,林弟兄他们买了一把吉他、一把贝斯和一个效果器。后来由于校方重视,他们也给乐队买了新的乐器,最终,林弟兄兑现了自己的诺言,那些乐器还是回到了他的手上。

20103月,由2011届林森弟兄牵头,“金陵乐队”正式建立,并在同年金陵协和神学院的迎新晚会中,作为第一支校内正式乐队首次登场,这也是目前金陵唯一一支用现代乐器带领敬拜赞美的乐队。

2011529日,该乐队首次以电声音乐和现代敬拜赞美的形式在主日的服侍中带领会众崇拜,并于同年6月完成了换届选举。随后举行了首场校园赞美会《我们爱,让世界不一样》,还到了南京江心洲、江苏路等教会举办音乐赞美会和布道会。在这期间,乐队的乐器也不断更新,还有了专属的乐室,新成员也不断加入,为乐队的发展注入新的血液。

乐队的蜕变是从更名开始的。201210月,乐队由金陵协和神学院常务副院长陈逸鲁牧师更名为“金陵喜乐敬拜团”,并在同年11月举行的建院60周年和新校区落成典礼中,参与晚会的音乐服侍。之后,敬拜团不但有了自己的组织管理结构、团歌《筑起敬拜的祭坛》、团服和团队logo,还明确了敬拜团的异象:建立敬拜的祭坛、传递赞美呼声。

林弟兄认为,敬拜团是一个平台,让服侍的人不但能在实践中获得快乐与长进,还能够不断思考。作为国内在神学上走在前沿的学府,他认为金陵需要这样一个认识和研究现代敬拜赞美的平台。若神学院只是接触传统圣乐,不认识和研究现代敬拜,那将来学生毕业了,如何能够更好地融入教会侍奉呢?

5年来的收获

走过5年,敬拜团在不断发展变化,期间结出了不少果实。现任团长杨泓姊妹从自身的角度分享了敬拜团5年中的一些收获。

杨姊妹刚入神学院的时候就加入了乐队,到第三年的时候成为团长,当时乐队已经发展到第三届,仍未更名,正处于即将蜕变的时期。“从乐队到敬拜团,这意味着它的蜕变,不只是乐器上的。它刚开始只是一个‘吃奶的婴孩’,只是在学习站立。”杨姊妹说。

那时是2012年,杨姊妹认为乐队的更名是一个转折点,它意味着乐队由一个“婴孩”成为了“可以站立行走的人”。时任团长为郭书光弟兄,负责乐队更名的事情,通过和陈逸鲁院长交流,最后将乐队正式更名为“金陵喜乐敬拜团”。陈院长认为,敬拜应当是喜乐的,也盼望敬拜团能带领别人喜乐的敬拜神。

就在同一年,即201211月,敬拜团带着新的名称,参与了金陵协和神学院建院60周年和新校区落成典礼晚会的音乐服侍。该敬拜团不仅得到了校方肯定,还得到了很多老校友的见证,打破了他们对于金陵只是专注于学术而没有生命力的看法。

因此,杨泓姊妹认为,敬拜团发展的第一个节点为初建时期,那时它就像一个新生的婴孩。第二个节点为更名中的蜕变,并在校庆的服侍中得到见证。敬拜团的服侍也从周边教会和基本的神学院服侍,到了南京市区教会的服侍,第三届的时候则走到了江苏省其他城市。如今,敬拜团已经到了浙江温州等地,进行跨省服侍。在这个过程中,敬拜团的异象不断变得清晰,规模也在扩大。“如今它正在‘学习’,走得更好,希望它在未来5-10年能如鹰展翅上腾,拥有广阔的天地。”杨泓说。

敬拜团特色:在服侍中思考 在思考中服侍

随着时代的发展,基督教界的敬拜团和教会的敬拜赞美队不断涌现,而且特色各异,那金陵协和神学院的喜乐敬拜团的特色在哪里呢?

杨泓姊妹认为,喜乐敬拜团的特色(优势)在于金陵协和神学院是一所在神学思想上走在前沿的全国性神学学府,而敬拜团是由这所神学院的学生创立的,敬拜团的原创诗歌里有他们的神学思想。同时,作为金陵的敬拜团,人们会寄予更高的要求和期待,这就要求敬拜团能够承担更多使命。这是金陵喜乐敬拜团的特色之一。

其二,林森弟兄认为,敬拜团的特色还体现在服侍中的思考与研究。敬拜团不只是单纯地创作歌曲,还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研究圣乐、崇拜、乐器的使用和曲子编配等专业内容,“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林弟兄如此总结道,“比起其他教会乐队,我们更注重研究和学习。”

金陵协和神学院有着厚重的历史和神学思想的积淀,这也给了敬拜团服侍的榜样,立志要创作“金陵人自己的诗歌”。这次敬拜团五周年感恩庆典的主题为“五载金歌,喜乐飞扬”,是陈逸鲁院长定的,他希望喜乐敬拜团创作的歌曲能围绕金陵协和神学院,发展属于金陵人自己的敬拜赞美,写出金陵人自己的诗歌。敬拜团表示,5年是一个节点,也是起点,未来诗歌的创作仍会注重歌曲的神学内涵,并且不断丰富。

如何看待敬拜的“传统”与“现代”之争

作为金陵历史上的第一支电声乐队,它在创立之初也受到争议,在碰撞中成长。金陵的传统圣乐发展了很多年,能够开拓出一片新的领土来发展现代敬拜,这也是金陵协和神学院的一种突破。

林森认为,对于“传统”与“敬拜之争”,要理性地看待。他以喜乐敬拜团的发展为例,讲到了如何在争论中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任何领域的推陈出新都会带来各种争论,但如果认定了所做之事,就需要靠着神的恩典,坚定地往前走,这期间需要顶住各种压力。

另外,敬拜团的成立和发展也是因为神的预备,有了“天时地利人和”。老一代人所认可的是传统的敬拜方式,但到了现今的时代,陈逸鲁等学校领导在认识上比较开阔,给予了敬拜团很多鼓励与支持,这是“天时”;敬拜团成长于金陵协和神学院,在敬拜的同时有研究和思考,这是“地利”;“人和”就是刚好有一群爱主的人能够凑到一起,并且有同样的心志,要用现代敬拜赞美的方式来服侍神。

林弟兄还透露,南京莫愁路堂的敬拜中出现吉他也是首次,当时喜乐敬拜团在那里举行了赞美布道会。这个“首次”让林弟兄深有感触,他明白了要和院方、教会牧长以及信徒们建立美好的关系,有时老人们更在意的是人,而不是乐器,在爱中的时候,很多人会因为接受人而接受了新的敬拜方式。

林弟兄21岁的时候就参加了唱诗班,曾就读于哈尔滨圣乐学校,刚开始弹奏的是古典吉他,学的是五线谱;之后学习圣乐指挥,练习四声部,并弹奏钢琴;如今他弹奏的是现代电吉他。他也坦言,从合唱指挥到电声乐队,自己内心也有很多碰撞。

对于这种争论,林弟兄认为,有的人喜欢古典音乐,有的人喜欢现代敬拜,但无论采用何种敬拜方式,都要回到圣经的原则当中,若有冲突,那么出于人的东西则需要放弃。如果只是观念上的问题,那人就需要更新观念了。在圣乐崇拜发展史上,钢琴用于伴奏也曾饱受争议,当时的人认为只能用管风琴伴奏,但如今钢琴已被普遍接受。圣经上要我们击鼓跳舞、用丝弦的乐器赞美神,那使用吉他等现代乐器有何不可呢?“要本着爱的原则,上帝不会那么狭隘,要有更广阔的胸怀。”林弟兄说。

另外,在讨论敬拜赞美方式的问题时,要保持谦卑的姿态,并不断思考。“不要总觉得自己对,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到圣工上,说现代敬拜不行。但同时也要思考,现代敬拜也不能太炫,失掉敬拜的心是非常严重的问题。”林弟兄说。他认为,敬拜团队需要不断思考,不断选择合适的方式,音量多大、用哪些诗歌,这都需要学习。

“古典和现代,不要人为地把它们放到一起冲突,没有什么乐器是圣洁的,将乐器和弹奏乐器的人分别为圣的神是圣洁的。”他补充道。

对于这种争论,敬拜团现任团长杨泓姊妹认为:现代敬拜是传统圣乐的升华,这种敬拜方式是为了服务于现代教会发展的趋势。“年轻人在不是信徒的时候,可能现代敬拜方式更能让他理解,圣乐和深奥理论他可能不能理解,但借着现代福音歌曲,他开始接触信仰,让他有可能认识到耶稣。”她说。

最后,林弟兄和杨姊妹都一致认同,教会在敬拜中需要将古典与现代敬拜结合起来们。古典音乐有一种美,能够让人投入到敬虔和庄严的氛围中。而现代音乐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能吸引现在的年轻人,但也有其局限性。因此,这两种敬拜方式在教会中需要有一个合理的配比,要互相协调,兼顾两者。

面对的挑战:敬拜成员更换频繁 需不断磨合

团队之间如何配合默契,是每个团队都面临的问题,因为那不是一个人在表演,而是一群人互相配合,共同成就美好的事情,球队如是,敬拜团亦如是。

和教会诗班和其他乐队不同,这些团队成员之间的感情和配合可以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沉积,彼此之间也会更加熟悉,但对于金陵喜乐敬拜团不是这样。这个是由在校神学生组成的,学生总会毕业,离开学校去开拓新的天地,因此敬拜团的人员流动很大。这就需要敬拜团不断思考和研究,如何在磨合的问题上不断突破,并保证团队健康持续发展。

为此,敬拜团开展了“老带新”培训,由团队老成员(一般是四年级学生)来带新成员,将经验分享给他们,并带领他们到各处服侍,以便乐队能更好地承接。同时,这是一个在基督里的敬拜团,因此团队每周都会有聚会的时间,大家一起守望祷告,一边服侍一边祷告,在基督里不断增进关系,尽量避免因不能磨合而带来的困扰。

五年是一个节点,这个敬拜团从出生到站立行走,不断经历着神的恩典。“金陵喜乐敬拜团的历史还在书写,但一笔一划的记录都是神在为我们执笔。”他们如此见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