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基督教神学院校最高学府金陵协和神学院中就“教会领导力”讲座,是坎特伯雷大主教贾斯汀·韦尔比首次访华日程安排之一。当天(6月3日)讲座上,韦尔比大主教的分享聚焦于教会领导力的处境化及实践性。
韦尔比从圣经·使徒行传20章中总结出一些重点,他认为这些重点对基督教会内的领袖们都有要学习的重要功课。
韦尔比引述的经文重点是“道成肉身”。他认为,很多时候重点不在于领袖有特别的职分或着按照传统穿一些特别的服装,领导力的重点在于:上帝呼召我去做什么。这带出关于领导力的重点还包括:基于博爱、和谐性的、彼此扶持,此外,领导力还应当注重朝向宣教方面的发展。
那么对于教会领导力实际运作中应该如何呢?
韦尔比强调,领导力的体现,不在于特别的职分或穿一些特别的服装,领导力的重点应该是在这里:上帝呼召我去做什么。
路加福音15章有三个著名的比喻:失羊的比喻、寻钱的比喻、浪子的比喻。故事的背景是,当时犹太的领导人对耶稣的指控是,他常常与不干净的人、低贱的人共处。耶稣用三个比喻来回应他们。这三个有名的比喻就记录在路加福音15章。
结合领导力与权柄的关系,韦尔比重点讲了浪子的比喻。他提到,故事的开始很清楚显示出父亲所拥有的权柄:他有财富,也有权利确定财富的分配。在当时的文化处境中,孩子们对父亲本应绝对顺服。因此,当比喻中的小儿子向父亲要求分配财产时,他其实是在说“我希望你已经死了”——这超越了当时的文化观念,因为在当时,父母过世后儿子才会得到财产。在当时父亲有绝对的把握和理由来惩罚这个孩子。但圣经给人们看到的是,父亲甚至允许孩子犯下这样的错误。比喻中小儿子带着这些财富到远方挥霍无度,直到一无所有、极其堕落。他最后决定回到父家。
在这一比喻中,韦尔比分享的重点放在了父亲这一角色上,并指出父亲在这一过程中做的一些事情诠释了领导力。
在“浪子的比喻”中,小儿子的回归带着这样的期待:他不想继续在父亲的领导力之下,他更愿意回来成为一个雇工——在当时是指一个独立的员工——而不继续做儿子或选择成为奴隶(如果作为做奴隶,则是在主人的领导力之下)。儿子要求成为被雇佣的员工,这意思是他依然坚持持有自己的自由,不愿意顺服在父亲的掌管之下。
韦尔比对此解释为:当父亲面对小儿子带来的挑战时,以博爱来表达了他的领导力。父亲以一件外袍表达孩子在他心目中原有的尊贵。
韦尔比由此得出一个结论:教会领袖的领导力的重点之一是以博爱无私的精神回馈那些被服侍的人。
此外,在浪子的比喻中再没有小儿子的回应。可以想见,他接受父亲的邀请才成为父亲的儿子,这就带出了儿子必须顺服在父亲的管理之下。这里是基督徒应该有的领导人的特征,在父亲的管理之下,儿子的生活方式有所限制。父亲在这方面以其博爱表达其领导力。
浪子的比喻中还有一重要角色——大儿子。韦尔比指出,在当时的文化中,大儿子的责任是禁止纷争,甚至是成为和平的使者。但大儿子没有这么做,甚至想挑拨父亲跟小儿子之间的关系。
围绕大儿子的反应,圣经再次使我们看到父亲在其中的领导力。他走到外面去见大儿子,再次放下父亲的尊严,他请求儿子回到筵席中——这是他表达领导力的一个方式。
韦尔比认为,在这个故事中,父亲给予的典范,是教会领导力的典范,也就是说,领导力的重点重点是彰显上帝,而不是单单强调事情的结果如何。基督教的领导力强调圣洁性,以及达到有果效的成绩。一个成功的领袖的好,在于他模仿上帝,而不单是因为他带出了有果效的成绩。但这也不是说如果结果不好就是一个好的领袖。
这一比喻中显示,面对家庭分裂的父亲毅然选择无条件去爱,以此彰显了他的领导力。与此同时,两个儿子则都面临我们所说的“门徒的代价”,至于他们最后是愿意回到父亲那里,还是继续坚持自己要行的——“这一选择是让我们成为真正的领导人的关键”,韦尔比说。
圣经的其他经文也使我们看到教会领导的条件:好的品格,好的家庭见证,在属灵生命操练上,配得领导的职分。他们也须在世界中做美好见证,但是成为一个好的领导人并不是要成为一个好好先生,而是在圣灵的感动之下与人配搭,一起去爱和服侍众人。
韦尔比还提到,在西方教会的传统上,圣本笃是值得后世效法的对象。圣本笃生活于第五、六世纪,他来自一个富有的家庭,却舍弃一切,成为修士。他建立了修道院,一些跟随者在其中反对他甚至要害他,而他在上帝的恩典中逃离迫害,在其他地方另建了修道院。如今人们依然有他的作品——圣本笃规条——一个小册子,借此了解西方修道院制度创立之初的情况。
韦尔比以此为例指出,查看圣本笃其人及对修道院制度的创立,可以看到其中关于基督教的领导力。圣本笃强调不单要持守圣洁,同时要寻求上帝的智慧,以及承担责任的具体方式,甚至应该在年老或幼小的人中寻找引导。也就是说,圣本笃的领导力方式是,相信上帝可以借任何人意外的教导和引导他。
韦尔比提出,有时候在我们提出教导或领导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忘记了处境化的问题,也忘记了耶稣道成肉身处境化的领导力的问题。教会在各方面有传统教导。而世界各地的传统中,都会提及对领导力的要求。上帝的呼召是让我们尊重传统,也给与传统更新与挑战。这一原则是非常清楚的。这也带出我们服侍过程中也强调对社会建设的贡献,对于当地律法的遵守,以及在当中服侍众人。
韦尔比最后以英国圣公会近十年来的发展为例指出,英国教会在过去十年中的一个功课是愿意承认过去的错误并恢复传福音的责任,以及恢复具有传福音性质的门徒的生活;与此同时,也要相信和接受上帝中的多元性:上帝将呼召不同的人在各方面服侍上帝,这意味着接受教会的建设上有多元教会的差异,以及他们在社区当中多样性的服侍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