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我们当如何效法柏格理牧师?

来源:福音时报
2015-09-22 10:25:00
分享与播放
伯格理牧师坟墓(图:福音时报)

尽管100多年过去了,“石门坎现象”依然是教会界和学术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无论是从社会学、历史学还是教育学的角度,都能见仁见智。但从更深层次来看,柏格理精神的内涵和根基是基督教信仰,因此,当基督徒们想要真正效法柏格理牧师时,需要看到他将自己像祭物一样完全摆上、深爱少数民族同胞,并且在艰难环境中完全顺服神的样子。值得深思的是,我们能像他那样去侍奉主吗?

91日、15-16日,云南和贵州部分苗族教会分别举行了纪念柏格理牧师逝世100周年的活动,信徒们重温了柏格理牧师在云南和贵州教会所走过的路,并探讨了柏格理精神的现实意义。纪念活动结束后,一位云南教会牧师和福音时报同工从信仰的角度谈到了教会和信徒当如何效法柏格理牧师。

首先,效法柏格理完全把自己放在祭坛上当作祭物的精神。

这位牧师说,尽管柏格理是一个医学生,但是他很明白神的话语,愿意把自己交给神。他从英国来到中国时是22岁,只因为被神的话语和非洲教士李文斯顿的事迹所感动,他就放下一切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学了汉语之后就开始传福音的工作。“他听到了神的话语就去做,内外都遵循神的话语。”

正如《马太福音》724-27节所讲,耶稣希望他的门徒们不仅听神的话语,还要去践行。这也是在提醒现今的基督徒,你的根基是建立在磐石上还是沙土上?

其次,柏格理用基督的爱去爱苗族同胞。

耶稣基督的爱是道成肉身的爱,他不是高高在上的神,而是变成人的样式,与人一起生活,并且承受世间苦难,最后死于十字架上,用自己的一生向世人彰显了神的爱。柏格理牧师服侍的是云贵山区的苗族人,他爱他们,与他们同吃同住,穿苗族服装、讲苗语,这爱是实实在在的。他了解苗族人的需要,因此创制了苗文并翻译苗文《圣经》,这些美好的果实是历代苗族人可以享受的。

这位云南牧师希望今天的传道人能够去深思“道成肉身”的内涵,反思自己的侍奉,我真的爱信徒和教会吗?

第三,柏格理顺服神,将自己放在神的手中。

无论在何种环境中,柏格理只是顺服神,将自己完全交托。他在昭通经历过果实很少的时光,他努力了10多年却只有10多个人信主,也经历过石门坎的辉煌,但是无论何种境况,他都顺服神的带领,因此带来了一个民族的改变。作为基督徒,我们愿意顺服神吗?愿意为了神的使命去跟随神的带领吗?还是只是为了个人利益去侍奉神?

谁还记得2000多年来争权做王的人呢?柏格理牧师创造石门坎奇迹也只是用了10年的时间,但他的精神一直留传至今,100多年过去了,很多人依然记得他对苗族人的爱,记得他为苗族人带来的改变。“因为他做的是神所喜悦的事情,是神的恩典带来了改变。”那位牧师说。

第四,我们当看到神的计划。

前辈有榜样,那我们呢?这位牧师希望基督徒能够看到神的计划,要看柏格理是如何服侍主,然后去想自己是否也能这样去服侍,若没有,则需要悔改。

人的一生就只有几十年,柏格理牧师所经历的一切让我们思想,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与他相比,我们的差距在哪里?伯格理的牺牲和爱是实实在在的。1915年,当石门坎伤寒肆虐时,有妻子和四个孩子的柏格理完全可以放下一切离开那些苗族人,或者他可以先救自己。他肯定也挣扎过,只是,他没有离开,也没有救自己,而是用牺牲的爱救了别人。

这位云南牧师认为,柏格理牧师当时把家人放在一边,是因为相信神会看顾他的家人,他也希望自己的妻子会带着信心去迎接以后的挑战。尽管我们都不知道在药品极其缺乏的时候,柏格理牧师将最后一颗药给了谁,也不知道那个得救的人日后如何,但是柏牧师所做的一切,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爱。

尽管柏格理牧师的妻子回英国后过着艰难的生活,但我们也看到,神看顾义人的后代,我们也当思想自己该如何面对困难,要带着盼望,看到将来的荣耀是永恒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