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段琦:基督教中国化不是反对福音化 其前提是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不变

来源:福音时报
2015-09-25 12:39:00
分享与播放

从基督教处境化、本色化到中国化,中国教会一直走在探索的路上。有人认为基督教中国化就是反对福音化,有人将基督教中国化看成是基督教的一种传教手段。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段琦教授认为,以上两种看法都是对基督教中国化的误解,“基督教中国化的前提是要在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基督教中国化不是去改变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而是要去除那些原本不属于基督教的东西。”

922-24日,基督教全国两会于北京举行了“纪念丁光训主教诞辰100周年暨基督教中国化研讨会”。段琦教授以《丁光训主教与基督教的中国化》为题,谈到了“什么叫基督教的中国化丁光训的基督教中国化两方面的内容。

段教授分析,那些认为基督教中国化就是反对福音化,即把基督教的基本教义改了,使基督教服从中国文化和政治需要的人,是没有搞懂基督教中国化的前提是要在基督教基本教义和信条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如果这些都变了,基督教不再是基督教,那再谈基督教中国化就失去了意义。

她指出,基督教中国化在历史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从基督教踏上中国土地之后就已经开始了,例如将圣经译成中译本,利玛窦、李提摩太和丁韪良等人尊重中国文化和习俗的做法都是基督教中国化的表现,是无意识的。而20世纪20年代中国基督徒发起的本色运动和解放后的三自爱国运动则是有意识的基督教中国化运动。

至于将基督教中国化看成是基督教的一种传教手段,即通过中国化,使基督教得以在中国更快传播,出于限制基督教发展而反对基督教中国化的一些人持有这类观点。段教授认为他们原本就对基督教存在偏见,总认为基督教是西方传入的,是西方渗透西化中国的桥头堡。但段指出,对于基督教在中国历史上带有的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色彩和传教士切实地为中国社会服务的两种状况应区别对待,不可将基督教政治化。

段教授认为,基督教中国化的本质与历史上曾提出的本色化并无多大区别。它不是去改变基督教的基本教义,而是要去除那些原本不属于基督教的东西,如西方的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基督教不会因中国化而去排除西方文化中的精华,例如政教分离的原则、人人平等的观念;作为中国基督徒更不会也不应该排除中国文化中的精华,如中庸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行事为人之道,相反应该主动发扬这些中国文化的精华。

段教授表示很赞同有人对于本色化的定义:本色化=原始基督教+西方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化的精华,她认为这一公式也适用于基督教中国化,即中国化=原始基督教+西方文化的精华+中国文化的精华。

另外,这位教授还认为,基督教中国化需要同时兼顾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的适应,而且适应的是文化和制度中好的层面。而实施基督教中国化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基督徒,学界和政界只能起辅助作用。例如,政界为它开创一条使中国基督徒乐于接受中国化的宽松政治环境,学界则要为他们提供教会历史上中国化的经验和理论依据,以开拓今天基督徒的视野。中国基督徒、政界和学界都当对自己的角色有正确定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