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伯格理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10月16日至17日,伯格理教育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近50位专家学者、20余场演讲,与会者就伯格理的教育思想及其贡献展开研讨。

今年是伯格理逝世100周年,老苗文创制110周年,伯格理在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石门坎建立第一所学校110周年。尽管100多年过去了,但是“石门坎现象”依然是教界和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其所产生的影响仍旧吸引研究宗教、文化和教育的专家学者源源不断地去探寻他曾经创造的奇迹。

在石门坎后援团发起人、深圳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会理事长陈浩武看来,石门坎现象是一个用信仰和文化改变社会的样本。“伯格理首先给当地社会带来了价值观和精神信仰,其次,带来了教育和文化。”

1876年9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中英烟台条约》,除了新开辟4个通商口岸、扩大领事裁判权等条款外,开放基督教对云贵高原的传教也是其中重要的内容。1887年,23岁的伯格理受戴德生创办的“内地会”的召唤到中国传教,并身兼牧师、教师和医生等多重身份。1904年,伯格理来到石门坎。十余年间,先后建教堂、办学校、兴医院、创麻风防治、收养孤儿、创制苗文,在我国首创双语教学、开近代男女同校之先河。1915年9月,伯格理因伤寒长眠于贵州威宁石门坎,安睡在了他所爱的苗民中间。

深圳市石门坎教育公益基金理事王瑛说,每个听到伯格理故事的人,内心都非常不平静。他身上体现的不仅仅是基督徒的精神,而是超越了基督教,体现出一个人如何以一己之力参与社会进步,如何在人类文明的演进中朝着光明不断地发展自己。

从事苗语研究30余年的陶绍虎对于伯格理尊重并学习苗族文化的做法十分肯定,并呼吁应向伯格理学习,深入研究苗族文化,注重培养苗族人才和领路人。

曾经在石门坎新中小学做过10年校长的卞淑美一直致力于苗族小学的双语教学研究,作为一线的志愿者,面对“从‘输血’的状况到‘造血’的需求,甚至出现‘排异反应’”的现实,她认为应该转换思路,利用志愿者自身的资源,“成为大山和世界的桥梁”。

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展战略研究室主任沈红说,石门坎作为一个文化符号的涵盖范围不是当地行政意义上的石门乡,而是云、贵、川三省交界的几百个苗寨,而且不仅跨地域,还跨族群,尤其是石门坎苗文的创制对彝族、对傈僳族也都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她认为石门坎精神主要表现在文化创造力和文字的能力,底层族群的主体性和民主自主自觉的能力,以苗教苗、以苗传苗的能力以及乡村建设中的行动能力。

伯格理(1864年-1915年),英国来华传教士,创制了苗文,曾以贵州威宁石门坎为中心,办学校、兴医院,极大地影响了苗族的近代历史发展。

编辑推荐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