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上午,福建莆田基督教堂举行了福音传入150周年暨建堂100周年感恩庆典,近3000人参加。
据中国基督教两会网站介绍,莆田基督教堂,俗称“莆田大教堂”,原名“天道堂”,前为卫理公会兴化年议会总堂,1865年8月,林振珍牧师到莆城东门外传道,这是福音第一次传入莆城,也是我国教会“自传”的先例,距今150年。1915年10月,莆田基督教堂在马台里(后称仓边巷14号,今为北大北街77号)奠基,迄今业已百年。
莆田基督教堂融中西建筑风格为一体,屋顶采用中国传统的挑檐与翘角的造型,教堂建筑既有中国宫殿式的古朴典雅之庄重,又有哥特式的雄伟宽敞之壮观,曾有“东南亚四大教堂之一”的美誉,成为建筑史上融合区域文化和基督文化的优秀范本,经中科院鉴定为“近现代中西合璧保存完整代表性建筑物”。
在感恩崇拜中,百人诗班献唱赞美诗《哈利路亚》《主啊!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和《喜乐的河生命的河》。随后,福建省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主席、福建神学院院长岳清华牧师以《看哪!神的教会》为题证道,他认为一百年来莆田教会一直是主所爱的神圣的教会,是一个高举基督的教会、大公的教会,是耶稣宝血所救赎的教会,按着真理活出神的爱和生命,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
一百年来,莆田教会以总堂莆田基督教堂为中心,做了诸多基督教中国化努力,在宣教牧养、文化传播、社会服务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具有划时代意义和前瞻性的重要事工,如:
积极传播福音,深化牧养。
20世纪30年代,大布道家宋尚节博士在此主领奋兴大会并组织布道队传扬福音。20世纪80年代复会后,莆田教会组织了全省第一个讲道团,还举办圣工辅导班、牧区月交通会、初中高三级义工培训,创办《牧声报》;莆田基督教堂设置了各种祷告聚会、查经聚会、青年聚会等,开辟了堂属的渠桥、西洙等八个聚会点;组织各种团契小组、探访大队,深化牧养,辅助关爱,使得救人数不断加增。积极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兴办了哲理、咸益、慕陶等近5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创立罗马字拼音识字扫盲运动,使得妇孺贫民得到读书识字学习文化的机会;创办兴化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奋兴报》,开办美兴印书局,传播人文知识。当时,还在革除裹小脚等陋习、禁烟戒毒、破除迷信等方面,引领时代风气,为引导社会文明进步做出了
贡献。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创办了中西医结合的圣路加、兴仁、协和、仁济等四大医院,设立圣路加高级护理学校、善育堂、麻风院,培养了许多医疗人才,救济穷苦百姓,给病患孤儿带去希望。复会后的莆田教会更创办了关爱老人院、尊德安老院、乐龄服务中心、爱国幼儿园,创立了“关爱会义诊队”、
“慈善协会义诊队”等;还积极捐款赈灾,例如在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举办“莆田市基督教界赈灾义演祈祷烛光晚会”,全市基督教界人士共捐款148万多元。该教会通过一系列社会服务事工作光作盐,践行信仰,彰显了上帝的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