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召开 主题为“宗教与公共生活”

来源:福音时报
2016-07-16 18:32:00
分享与播放
第13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图:中国社会科学网)

7月13-14日,第13届宗教社会科学年会于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主题为“宗教与公共生活”,近百名学者出席。

据中国宗教学术网消息,本届年会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佛学研究中心、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人大哲学院、宗教高等研究院、调查与数据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科学研究宗教协会(SSSR)现任主席柯文·施密特(Corwin Smidt)教授发表题为“现代化与宗教转型”的主题演讲。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向平就“当代中国的‘私人信仰’陷阱”主题作了发言。与会学者还深入探讨了宗教的公共性、全球华人宗教研究、民族与宗教、宗教与国家、宗教与法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精神健康等问题。

中国人民大学官网介绍,宗教社会科学年会创办于2004年,由魏德东教授发起,迄今已有12年的历史。从与会者的学科构成看,今天的宗教社会科学,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宗教学、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而已经成为经济学、法学、政治学、国际关系、教育学、心理学和医学等多学科学者共同关注的领域。

7月8-12日,第13届中美欧暑期宗教学高级研讨班在人大举办,据魏德东教授介绍,主讲教授为美国现任科学研究宗教学会(SSSR)会长柯文•斯密特教授,来自全国各地的50名青年学者与学生参加了学习与研讨。

在讲课中,斯密特教授谈到:美国人的宗教参与与公共参与呈正相关。具体说来,越是信仰虔诚、参加宗教活动多的人,越倾向于参与公益慈善等公共活动;民众的公共参与和他们信仰的宗教教派没有关系,而与他们的信仰类型直接相关,也就是说,不管民众信仰的是基督教、天主教或佛教,与公共参与有关的是他们的宗教信仰是否虔诚、宗教活动是否积极。数据还显示,民众的宗教参与和他们的政治参与关系很弱,有些数据还显示两者之间根本没有关系。

魏德东教授由此认为:公益是宗教公共参与的核心。“宗教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有自身独特的优势,这就是宗教思想的指导。佛教的慈悲济世、基督教的神爱世人、道教的积爱成福、伊斯兰教的敬主爱人,在公益慈善活动中,无不成为宗教社会参与的独特资本,使古往今来的宗教公益慈善事业呈现出优 质高效的特点。”魏教授在题为《公益是宗教公共参与的核心》的文章中写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