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目的是期盼更多的读者认识和了解基督教神学及教义。基督教神学研究的本质就是研究确定基督教正统教义,根据圣经理出一个系统、完整、清晰的教义。面对不同时代、不同的社会环境做出适当调整,从而去适应社会。基督教教义就是圣经,但圣经须经过神学的解释、排列出系统的教义,人们才能真正理解圣经及其教义。
神学院所有的课程、学科,不论是文化课或各门学科,都围绕一个核心——就是正确理解圣经、解释圣经,确定基督教教义的完整性。从各方面获取知识促进神学研究和发展,按圣经启示的真理不偏不倚地传承、确定正统的教义,并发扬光大。
神学院的使命可以从两个方向出发,一个方向是按照圣经教义正确引导教会能以向社会正确的传扬纯正福音,并抵制异端邪教的破坏;其二,培养、训练合格的教牧人才,到教会牧养、培育基督徒在真道上成长,培养成为合格的基督徒,使他们在社会做光做盐,服务社会;在教会做好信徒,在社会做国家的好公民。使基督教在社会中正常、健康发展。因此是培养教牧人才的基地。
另一个方向是使神学院成为建设、巩固神学思想健康发展的基地,从事神学教育事业,使神学成为基督教的头脑、思想、方向,引导基督教正常发展。基督教在社会的面貌如何,神学院就是决定的因素。因此神学院必须继续办下去,为教会服务,亦为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建设服务。
纵观基督教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的开端,上帝实施救赎起,到希伯来民族被拣选的历史,神为以色列民颁布律法,到基督降生另立新约,教会时期的历史等,让我们看到了神学发展的历史过程,看到教会在历代的信仰状况,让我们更清楚的看见上帝在历代教会中掌权的奇妙作为,显出其权威、恩爱与智慧。
例如:以色列民族的兴衰成败、历经沧桑的辛酸历史;新约大公教会要制定一些重大教义立场时,它的前提和背景,如基督神人二性的争议的结果,确定信经等,称之为历史神学。历史神学就要去研究希伯来民族信仰的发展,连接早期教会基督论的发展和中心教义的形成,如:神、基督、圣灵、救赎、等教义在教会的神学发展、演进过程。历史神学描绘了多世纪的神学运动,让我们了解教义的衍生和演变,到了某一世纪有的演变成异端,他们的教义为何原因离开真理?等作为一种对照,除糟粕、取精华,为基督教正统信仰和教义的发展、延续起到良好作用。
教会历史是叙述历代教会的兴衰,异端之兴起及扫除,教条的来源及内容等过程。出现的一些与信仰上的偏差,是因为他们神学思想的不同认识有关。所以教会历史主要是记述神学思想的进展,描写神学论战的曲折风波,及其对教会发展的影响,作为后人的神学发展的宝库和鉴戒。
一、耶稣来对以色列民族宗教信仰的改革
按基督教理论要求,神学思想和内容,必须完全符合圣经、出自圣经。教义必须以初期教会,使徒所传的福音和教义为准则。基督教思想体系,近两千多年以来,历经沧桑、千锤百炼。首先是与犹太教的冲突,然后分道扬镳,各树旗帜。这些过程从学术界看基督宗教,是从犹太教脱胎而来,或孕育而来。但从基督教思想及基督教历史发展的角度论,并非如此。因为圣经记述了上帝在整个人类历史中的工作,整个人类历史从开始到终极都在贯穿着上帝救赎的全部工作。是一个一体化的救赎工作在历史中完成。因此并非“孕育”,也非“脱胎”。而是以色列偏离了这条路线。
从亚当时代到挪亚时代;从挪亚时代到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到以色列民族的兴起,这个民族承担了向世界见证独一真神的使命,并记录下了上帝以文字的形式向人类的启示,完成了旧约圣经的写作。以色列民族被拣选为神的选民,属于上帝救赎工作向历史延伸、深入的一个过程;从以色列承担起救赎,过度到耶稣来另立新约,均为一个统一的救赎过程。这正是耶稣宣称:“莫想我来要废掉律法和先知;我来不是要废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废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废去,都要成全”的意义所在。(太5:17-18)。耶稣的这个意思恰恰被那些律法主义所误解。
耶稣肩负着上帝的使命,引导以色列即犹太民族进入新约时代,继续完成上帝的救赎工作。但犹太民族并没有接受上帝的召唤,不明白耶稣到世界上来的目的,反而把耶稣钉在十字架上。耶稣钉十字架是上帝救赎的必由之路,但从犹太人本身而论是他们犯的一个错误,因而犹太人被神弃绝。但另一部分犹太人却接受了耶稣,就是十二使徒及犹太基督徒建立了初期教会。就耶稣看来,犹太教已经偏离了上帝救赎的路线,因此指出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引导他们认识、明白上帝的旨意,认识上帝颁布律法的真正意图。因为犹太教的律法已经偏离到为了遵守上帝的律法,对人可以见死不救的可悲教义。因此耶稣宣告律法的精意——爱神、爱人。爱人就是爱神,教义应当以人为本。
我们看到耶稣在四福音工作,通常在安息日给那些病人治病,引起犹太上层、宗教领袖的误解和不满,认为耶稣在安息日作工,因此不是从神而来。其实耶稣是想通过这些解除民众疾苦的善行来纠正犹太上层宗教领袖的错误观念。
耶稣在约翰福音三章与法利赛派上层人士尼哥底母谈道时指出:“我对你们说地上的事,你们尚且不信;若说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地上的事指人们每一天所面对的生活——处人处事、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这个原则。任何宗教,任何理论若偏离这个原则,就会成为空洞理论,毫无价值。虽然基督教强调真正的价值是进天国,教会却面对的是人,活生生人群,一个可见、可摸的世界。若不去认同,教会又如何向世人传扬这个重要的信息呢?因此适应社会是必须的,是基督教发展的必由之路。
综观基督教历史,从学术界的眼光看,耶稣就是一个宗教改革家。实质上他是要把以色列民从旧约过度到新约时代的引导者。因为以色列民族在耶稣降生前经历了400年的沉默时代,“沉默”是神在沉默,神没有向以色列民族说话。神没有向以色列民展开新的启示,他们只得按原先的信仰模式,按传统的教义进行宗教活动。
耶稣来就是神向以色列民族展开新的启示,但以色列并没有接受耶稣带来的神的启示。他与人类另立了新约,然后要将福音传向世界。因为犹太民族很狭隘民族观念是:上帝只属于他们,不属于外邦人,他们认为基督,弥赛亚来仅是为复兴以色列国,使以色列国成为列国之首。他们观察耶稣,一直没有这个意图,就误解了他。因此不是基督教从犹太教脱胎,而是犹太教偏离了上帝完美计划的救赎路线。恰好是基督宗教教传承了上帝这个完美的救赎路线和工作。这一次改革是惊天动地的划时代的改革,使徒们写作了新约圣经,出台了27卷新约圣经正典,确定了基督教教义。然后从犹太民族的信仰延伸进入外邦世界,福音就此转化为全球化的福音,普世人的福音。从耶路撒冷为中心的教会转移到以安提啊为中心的教会,开始进入外邦世界。然后转移到以罗马为中心的基督的教会。(在1517年前的教会历史均属于天主教、基督教共同的历史,因为两个宗教还未分开,因而在此统称“基督的教会”)。从罗马向欧美延伸,从欧美进入东方世界。
二、基督教向现代的发展、延伸
基督的教会在罗马时期很明显的反映一个现实,首先是敌对,后是融合,最终演化为国教。教会经历很多曲折进入到中世纪时期。从外观看教会在中世纪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状态,教职人员优厚的待遇、奢侈的生活给教会造成一定的腐败。但我们看到了中世纪时期却是神学思想最活跃的时期,很多的思想家、神学家、哲学家倍出。这个时期的神学、哲学的发展,促成了后期近代和现代神学和哲学发展的顶梁柱。神学思想在历史中的发展是经过各个历史时期神学家研究神学的成果。也就是说上帝救赎的工作已经向全球发展。教会进入到了不同的民族、不同国家及不同的社会环境。
人类社会不是一尘不变,都在发展、进步。如中国短短的半个多世纪就是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现称为八十年代、九十年代,到跨世纪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一直在变。教会如何面对不断改变的人类社会?就需要一个系统的神学思想迎合不断发展、改变的人群及社会?如何来调整神学思想?是教会面对的问题。基督教很容易走极端,要就是被世俗融化,与之同流合污;要就是自命清高、脱离现实,把所有社会事物都看为世俗。
其实,历史在前进,社会在进步和发展,创造宇宙万有的上帝是走在历史的前面的,上帝总不可能落在历史后面。我们的神学思想并非要标新立异,而仅仅是要跟上上帝前进的步伐而已。上帝治理、和管理社会的层面,人们是不容易看到而已。所以爱神、爱人,以人为本是正统神学发展的原则、基础。脱离现实、脱离实际、脱离社会以及社会发展规律的神学是行不通的。
圣经是固定的六十六卷书组成,并宣称圣经启示的不变性,即上帝不改变、基督不改变、圣经也不改变。但神学面临的问题是人类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前进。尤其是当今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人在改变。教会的脚步如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这是一个新的课题。神学在实质上就是要考虑教会如何跟上上帝的步伐。
纵观圣经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对宗教的影响。如我们国家承认合法的五大宗教,除了佛教和道教与圣经没有联系外。其他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还有俄罗斯方向的东正教、犹太教等都与圣经有关。圣经人人可以读,也可以解释,但解释下来的结果不一样,我们不应该把它理解为五花八门,而应视为千姿百态,万紫千红。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正常的宗教外,异端、邪教也在圣经上做文章,因此神学研究的使命任重道远。(学术界把天主教、基督教、东正教统称为“基督的宗教”)是因为它们的教义大同小异。
圣经默默无闻的向世界、向社会说话,圣经经过上千年的流传,已成为西方文化的精库。我们可以先放下宗教信仰的讨论,但圣经对西方社会带来的文明,基督宗教文化以成为西方文化主流。基督宗教文化及思想对西方社会的贡献,应该是众所周知。改造了西方人的思想、意识、行为。
圣经已经进入东方社会,进入中国,将近数百年,据爱德印刷厂2014年统计,以印刷了一亿本圣经。基督宗教进入中国以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首先是冲击,对立,然后是逐渐的融合。到目前应该是属于和平相处的状态了。基督宗教如何在中国社会立足,生存、发展,必须适应中国的社会环境。尤其是必须与现今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这也是神学研究的课题。因为神学是基督宗教及教会的思想,方向。
我们不是要刻意的去占领中国传统文化阵地,而是试图被中国传统文化所接纳,与之融合。因为融合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吸取精华、除弃糟粕,共同为我们国家及社会文明建设做出贡献,创建和谐社会尽一份力。
本文仅向读者介绍基督教神学为目的。使更多的人认识神学,便于相互理解,使神学思想能以促进社会文明。也为各神学院校神学教育事业做交流。促进中国神学事业的发展,并努力与国际接轨,添砖添瓦。
(注:本文作者为云南神学院教师,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