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身陷囹圄,却始终能喜乐洋溢;但这位常常喜乐而且教导信徒常常喜乐的保罗,也有大有忧愁时常哀痛的时候……那么我们当如何看待保罗的喜与哀呢?
一,以保罗的喜乐而喜乐。
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当叫众人知道你们谦让的心。主已经近了。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是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神所赐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怀意念。——腓4:4-7
《腓立比书》是保罗在狱中写给住在腓立比的众圣徒、诸位监督、诸位执事的一封书信。保罗身陷囹圄,却始终能喜乐洋溢的原因,正如保罗所说“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所以就笃信不疑,越发传扬神的道。在保罗的心里,没有比福音被传开更令他高兴的事了。“这有何妨呢?或是假意,或是真心,无论怎样,基督究竟被传开了。为此,我就欢喜,并且还要欢喜。”(腓1:18)“不但如此,我也将万事当做有损的,因我以认识我主基督耶稣为至宝。我为他已经丢弃万事,看作粪土,为要得着基督。”(腓3:8)从逼迫教会的扫罗到被主光照后的保罗,他的生命发生了质的变化,他以主的使命为己任,他以福音为念、为福音喜乐,全然不顾外在的捆锁困苦,可见在保罗的生命中,没有比福音被人接受更令他喜乐的事了。
我想起了因孩子读书在江南小镇独居的五年岁月。那五年是我人生最清苦也最有收获的岁月。五年里,我独守清心,以基督为伴;为免是非,我寡言少语,把孩子带好,把老人照顾好,为了驱散心中的寂寞和孤独感,我迫使自己不停地劳作,做手工、开荒种地,一年四季各样的蔬菜不断,我吃不完,其余的也都拿去送人了。在这五年无形的牢狱生活里,我每清晨笑迎太阳,夜晚仰望明月,也常泪流满面。直到快结束这段生活的时候,有一天,本地的一群人站在我种的菜地前,议论纷纷:这个北方来的媳妇真有本事,在荒草堆里开地种菜,比我们种的还好,样样都有;俩孩子带得这样好,住这几年了,一句闲话都不说……(南方话翻出来的)听到这里,我流出了喜乐的眼泪,主啊,谢谢你!原来你长阔高深的爱源源不断地供应到到孩子的生命里,又通过这个无用的器皿不知不觉地流淌出来……
后来,我的房东还有我自家的堂兄,缠着我,要我到北方也给他们的儿子介绍个对像,也是要信耶稣的人,我才看到付出的果效:耶稣的名正被人所认识,虽然我所处的县盛行佛教。
二,以保罗的忧愁而忧愁。
我在基督里说真话,并不谎言,有我良心被圣灵感动,给我作见证。我是大有忧愁,心里时常哀痛;为我弟兄、我骨肉之亲,就是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我也愿意。他们是以色列人,是儿子的名分、荣耀、诸约、律法、礼仪、应许都是他们的。——罗9:1-4
一心以福音为念,在任何环境中,不但自己常常喜乐而且教导信徒常常喜乐的保罗,在这几节经文里,却是大有忧愁,时常哀痛;保罗的心境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保罗宁愿自己被咒诅,与基督分离,也要使骨肉弟兄得着基督的同胞之情跃然纸上,感人至深,这种甘愿舍己的精神,深深震撼和感动着我的心。
记得刚信主时,讲道人说:如果你爱你的父母,把你的父母交给耶稣,爱你的亲人,把你的亲人交给耶稣……听了这句话,我满腔热情地把我领受的福音向我的亲人传讲,我的父母兄弟姐妹以及众多亲戚都不信,我讲得激情昂扬,他们听的却是懒洋洋,还碰了一鼻子灰:信那有什么用?是能当饭吃还是当能衣穿?几年下来,我苦口婆心,却没有多少成效,只有包括我父母在内的几个人信了主。
我曾灰心过,也想放弃过,对那些听而不信者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但基督的爱激励着我,使命感督促着我,借这段经文的光照,从保罗的同胞之情和民族情怀,找到自己的差距、看到自己的亏欠和软弱:因为我的兄弟姐妹还没有完全信主,我不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沉沦,以保罗的同胞之心为心,不但迫切地为他们献上祷告,而且生命中要有基督生命的流露。保罗对福音的忠心和热忱,重新点燃我心中的爱火,让我也愿意担负起肩上的责任和主的托付,靠主恩典继续前行。
结语:常常喜乐,不住忧愁。
在这弯曲悖逆的时代,凡事靠神有盼望而喜乐,无疑是对的。但看到自己的亲人身处苦难中、身边的亲朋好友还在世界中沉沦,如果还能若无其事地常常喜乐,那么我们肯定就有问题了,就像一位牧师所说的“这人一定是不正常的”。
从这两处经文的分享和感受里,我们深刻清楚地看见,保罗的喜乐与忧愁并不矛盾,因为他的情感里始终贯穿着耶稣的爱:喜乐为着福音,忧愁也为着福音。我们也要明白什么是常常喜乐,什么是有不住的忧愁。
常常的喜乐不只是我们凡事顺利、样样如意,而是福音被传开,基督进入人心;不住地忧愁也不只是事事挫折、处处碰壁,而是因为福音不被接受,“瞎眼”的不认识耶稣。所以,盲目的喜乐和盲目的忧愁都会误导我们看不清前行的方向,从而走向偏激。愿我们从保罗的喜乐和忧愁里,正确理解常常喜乐和不住忧愁的统一性:一切为着福音兴旺。
(作者系杭州一位热心文字侍奉的姊妹,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