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传教士之毕启博士

作者: 巴山蜀语
来源:巴山蜀语微信
2016-09-20 20:45:00
分享与播放

毕启博士 (Joseph Beech) 于1867年出生于英国的一个小商贩家庭,6岁那年举家迁往美国。其父经营运输业,但经营惨淡。家中经济并不宽裕,以至他小学毕业后便不得不辍学打工3年。3年之后,他用打工赚的钱得以进入一所神学学校继续学习。28岁的时候,毕启进入卫斯理大学(卫斯理大学是美国最顶尖的文理学院之一,历史上曾高居全美文理学院第四。该校于1831年由米德尔顿的卫理公会派教徒所建立,其名称是来自于卫理公会派的建立者约翰·卫斯理),1899年毕业于该校文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以后又获神学博士学位)。在这之前,他参加过在纽约的传教士培训结构,并立志成为一名传教士。他毕业之后,便主动要求去中国的四川。

1900年,毕启博士达到重庆,创办的第一所学校是曾家岩学堂(后并入重庆求精中学,求精中学于1891年由美国基督教差会成立,现在是重庆市的重点中学)。有资料表明,这所学堂的创办经费大多源于毕启的私人捐款,后来感到一人无力承担,四处八方筹措经费,得到了大学同学以及朋友的赞助。 在当时的传教士看来,教育和医疗是传播上帝福音最好的方式。这个时候,毕启显然对传播福音充满了热忱和决心。虔诚的态度和满腔的热情使得他后来能够成功创办华西协和大学。

1902年,毕启博士与在重庆一所女子学校当老师的Nellie Miriam相遇,随后他们相爱并于1904年结婚。新婚之后,毕启夫妇去了成都,开启了他们在成都的教育事业。他们在成都参与创办了10余所中小学校,随后联合几大基督教教会发起成立了华西教育会。除成都外,各教会还在四川各县、乡、镇遍设初级学校,达到了几百余所。这些学校由华西教育会统筹管理,制订教学大纲,统一考试。四川兴办的新式学堂,讲西学不让人先,出现“教育事业蒸蒸日上”的蜀学勃兴局面。 上世纪二十年代,培养的中小学生已经达到了32000余人。

随着初级学堂越来越多,毕启博士开始萌生出创办大学的念头。初到四川,在他眼中,巴蜀人民是一群愚昧、无知且古怪的异教徒,他甚至认为穿梭在成都街道犹如入了地狱一般。然而后来他也逐渐明白大多数巴蜀人民是淳朴的,其愚昧古怪只是因为巴蜀封闭隔离,未能接受到上帝的福音和西方的文明(三星堆的考古成果表明,巴蜀古文明可能要早于黄河流域的华夏文明,并且自成一体。大一统后,巴蜀成为帝国汲取之地,帝国、流民的屠杀导致该地人口多次替换。加上帝国切断其文明交流通路,导致巴蜀文明的落后愚昧,当然这也是当时整个大一统帝国内的状况)。热忱的传教士始终相信,上帝的福音应该传播到每一块土地上面,而教育则是让上帝福音、西方文明扎根下来最有效的方式。他将建大学的想法告诉他所在的美以美会教会,然而遭到教会的否定,因为筹办大学需要一大笔经费,这是教会无力承担的。

似乎无人相信他能在偏僻的中国西部实现创办大学的梦想,但这并没有消解毕启博士的坚定信念。美以美会教会承担不起,他想到了联合其他教会。毕启博士与英美会启尔德博士和公谊会陶维新先生商议,计划合作建立一所教会大学。 他们兴致勃勃谈了2个小时,从资金筹措、如何购地、如何建筑谈到设立哪些科系、聘请哪些教师。 1933年,距建校已经20多年,毕启博士在演讲华西协合大学的起源时,他拿出一个纸包,里面包着拳头大一团泥土,“这便是我与启尔德博士第一次谈到华西协合大学所站的地方一块泥土,是我当时保存起来的”。 后来,圣公会和浸礼会也参加进来,他们将大学取名为“华西协合大学(West China Union University)”,表达各教会协同合作之意。在各教会的资助下,华西协合大学于1910年正式成立,毕启博士成为首任校长。第一届只有5名学生,几位老师,建筑还尚在修建之中。

毕启博士从一开始就对华西有宏大的规划,他购买了华西坝一大片的土地,规划20多个建筑物,并模仿牛津剑桥方式设立科系和教学体系。因而,各教会的资助远远不够,他需要筹集更多的资金。他在1913年到1942年的30年内,曾经15次往返于北美与亚洲之间,募集到了400万美金(大约相当于现在10亿美元)及大量办学物资。当时只能乘船渡海,往返一次就需要几个月时间。可以说他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华西联合大学的钱袋子奔波劳累。有一次,教会朋友给他推荐慷慨的柯里斯医生。毕启博士在浸信会医院找到了柯里斯医生,并讲明正在创办大学需要筹钱的要求。当毕启博士向柯里斯医生展示正在建的两栋大楼相片时,柯里斯医生对其中一栋中西混搭风格的亭子楼房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柯里斯医生迷上了这栋楼,并坚持说他可以付这栋楼房的费用。毕启博士又给他看了更宏伟的图书馆的设计图,但他对此毫无兴趣,只对亭子楼房情有独钟。柯里斯医生对毕启博士保证说:“我一定要出资修这栋楼”。但是这栋楼已经有人资助了,柯里斯医生坚持到:“我不管他什么美以美会或浸礼会,我只要建这栋楼!”后来,柯里斯医生如愿以偿,并以柯里斯医生母亲名义命名为亚克门塔楼。随后柯里斯医生又捐赠了一万美元(大约相当于现在200万美元,柯里斯家族是大土豪,有家产)作为这栋楼永久的维修费。再后来又捐赠了大学的钟楼,他还赠送了钟楼上的4面壁钟和里面的铜钟机芯。他最终还捐赠了他全部家产的三分之一来用作华西协合大学所有建筑永久维修和修缮费用。

筹到大多数建筑物的经费之后,又需要购买各种家具、科研教学设备等。幸运地是,毕启博士从霍尔地产公司得到的50万美元的信托捐款,解决了燃眉之急。毕启博士在一系列筹款过程中,表现了极强的外交能力。他不仅有热忱的态度、坚定的目光和口如悬河的口才,还懂得去借势。他通过美国外交部的关系,成功面见了袁世凯大总统,袁世凯立马自掏腰包捐赠4000大洋,并题词“愿力宏大,至可钦佩”。得到了总统的认可和题词,毕启博士便找巴蜀土豪士绅进行筹款,这里面有川江航运大亨、民生公司总经理卢作孚,重庆大银行家杨开甲、杨璨三,重庆商界巨子、胜家公司总经理刘子如等人。

尽管创办之初,华西协和大学的定位是一所教会大学,但毕启博士深知这所大学是为巴蜀培养人才,需要得到当地士绅的支持,需要融入巴蜀共同体。为此,在建校之初,他召集成都土豪士绅来评选未来华西的建筑风格。其中荣杜易(英国著名建造师)提出的中西混搭建筑风格得到了士绅一致的认可。后来华西即采用了此种建筑风格,如今形成了巴蜀地区一道特色风景线。2001年,成都市政府将其列为保护性建筑物。

另外,当时的华西协和大学,不仅广聘英国剑桥、牛津,加拿大多伦多,以及美国哈佛、耶鲁等院校的洋博士,还罗织富有学识的中国学者。他们中有的为当地的“五老七贤”之一,有的被称为“蜀学宿儒”,有的被誉为“经学大师”,有的被尊为“古音韵学家”、“古典文学家”。如1915年聘廖平,前清进士;1916年聘刘复礼,京师大学堂进士;1919年-1923年聘刘豫波,前清拔贡;1924年聘文龙,前清翰林;1925年聘林思进,前清内阁中书。这批文人,其旧学学识、名望都令人称奇,也是当地社会上的凝结核。这些身着长袍的旧文人,给这所洋学堂带了“诗、书、礼、义”。他们的进进出出向当地人表明这是一所融入巴蜀共同体的中西合璧大学。因而“协和”二字不仅代表各教会之间的协和,也代表巴蜀本土与西方基督教差会的协和。

在1930年的时候,华西协和大学已经走上了正轨,成为巴蜀最著名的大学之一。毕启博士成功为华西协和大学申请到了纽约市颁发的同等大学学历证书,同时美国一些学校也承认其大学资质,学生毕业后可继续赴美进修深造。毕启博士非常自豪地讲到:“大学有6个独立的学舍和文学、理学、宗教、医学和牙学等五个学院及他们的三个附属医院, 并有一个初级和高级中学部。大学的图书馆共有藏书95000册。大学的考古、自然历史和医牙三个博物馆共有53000件藏品。其中11600件藏品属于考古博物馆,集中地体现了中国西部和边疆土著民族丰富的文化历史。大学占地154英亩(约1000市亩)。共种有2220株、共计27种不同的树木。沿校园道路两侧有上万株整齐的灌木丛……校内共建有21栋永久教学楼和学生宿舍楼,48栋居家楼……”

1930年,毕启卸任,校长由中国人张凌高(华西协和大学毕业的学生)担任,毕启博士充任校务长。实际上,毕启博士身居幕后,退而不休,一直在筹款。1946年,79岁的毕启博士被国民政府授予红蓝镶绶四等彩玉勋章,这是授予外籍人士特殊功绩的荣誉奖。也最终结束了他在巴蜀身兼教育家与宗教家的全部活动。 回到家乡不到几年,毕启博士在美国逝世。当时在美国芝加哥的十几位华西协合大学学生参加了祭奠。据学生们回忆,毕启逝世时孤寂寥落,“只有毕师母与一个女儿守在旁边,显得十分凄清”。然而,对于一位为着荣耀上帝而热心工作的祂的门徒来说,离开世界的时候就是他向着上帝交账的日子。 “我现在被浇奠、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提摩太后书4:6-8,这句话就是毕启先生的最好写照。

这就是巴蜀传教士伟大之处,默默无闻、不图回报地将天国的福音传递到蒙昧之地,扎根于社会兴办教育、医疗等惠民事业。后来的匪类收割了他们的成果,故意遗忘这些人的功绩。即便是斩断枝叶,扎于社会之根依然存在,只要阳光明媚、雨水充足,根须自然会长出枝叶,再次长成参天大树,终将成为保护散沙社会的“凝结核”!

原文:巴蜀传教士之毕启博士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