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遂宁市船山区北辰街,有一座教堂,正式名称为基督教福音堂,而老百姓俗称为“打钟楼”。原因是自从修起这座建筑起,每天那大约8米高的塔式钟楼就会按时打钟。那时候遂宁居民多数没有座钟,更没有手表,这打钟楼的钟声就会提醒人们起床、做饭,休息,睡觉。为了不影响居民睡觉,一般在晚上10点钟后到凌晨5时不打钟。笔者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亲眼看见一对打钟的老夫妇,轮流用手杖拉勾将钟楼掉下的拉环勾住打钟的情景。据当地居民反映,一般打钟都准确无误,但是极少数时间有时会打多一下或者打少一下。
说起福音堂的历史,这还要追溯到清光绪年间起的遂宁基督教。
清光绪2年(1876),美国传教士谷良真来到遂宁,在县城北辰街购买房屋,修建住宅,并在街对面建修了礼拜堂,又称福音堂。
同年,基督教传入蓬溪县,在城里设福音堂于北门口。民国2年(1913),美国传教士岳太太来遂宁,在北门外今裕丰街育才路建立华美教堂,至民国12年(1923),遂宁城区已经有基督教徒100余人。民国时期先后还开办了培坤女小、培德男小,以及精一小学、精一中学和涪江女子中学等学校,并在学生中发展教徒。
基督教教派繁杂,传入遂宁的基督教派有卫理公会,公谊会和复临安息日会。
正因为遂宁在清光绪年间就在北辰街办起了福音堂,所以,遂宁成为了传教士们眼中的理想旅居地和采访地。
1917年,一个美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扛着世纪初那些笨重的摄影器材,为了他的社会经济学论著,也为了心中那一份情感,留下了数以千计的影像。他就是来自美国的社会经济学家、摄影家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
西德尼•戴维•甘博(Sidney David Gamble,1890—1968)从1908年到1932年四次到中国考察访问,终身致力于中国城乡社会经济问题的调查和研究。第一次,刚刚高中毕业的甘博是随家人以旅游形式来华,但这次旅行使他和中国结下了毕生不解之缘,他对伟大的东方文化深深着迷,为她的贫穷而震惊,对她勤劳好客的人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读完大学并获得社会经济学硕士学位之后,甘博一而再,再而三地来到中国。从1917—1919年、1924年—1927年以及1931年—1932年,甘博作为一名志愿者,先后任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和中国平民教育运动的社会调查干事,并就职燕京大学基金会。
西德尼•戴维•甘博的足迹遍及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在此期间,先后拍摄了5000多幅黑白照片、彩色幻灯片及39盘16毫米电影胶片。这批照片,数量之多、内容之广、拍摄质量之高、保存之完好堪称中国同时期历史照片中的上乘。仅仅在遂宁,他就拍摄了至今保存完好的86幅照片。西德尼•戴维•甘博在遂宁期间,就曾经居住在福音堂。
遂宁籍音乐大师何训田与遂宁打钟楼也有着不解之缘。
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班导师、作曲指挥系系主任的何训田出生在遂宁一个教师家庭,住家就在遂宁北辰街打钟楼附近,小时候他爱拉小提琴,所以经常就在打钟楼上练琴,打钟楼给以他非凡的灵感和童年的记忆,使他在以后的音乐创作道路上拼搏和发展,被媒体称为“用快乐表达哀伤的人,是中国当代第一位用自己的作曲技法创作的作曲家”,推出了《阿姐鼓》、《央金玛》和《波罗蜜多》、《七日谈》等专辑。何训田作为音乐界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曾多次应邀出席国际音乐节和国际作曲家会议。传略被编入《新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大辞典》(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和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编纂的各类《世界名人录》。
目前,打钟楼钟塔因为危房而拆除,其它建筑依然保留,对于研究清代建筑和基督教在遂宁的发展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