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教会从事社会服务要发挥平信徒的力量

教会从事社会服务有着悠久的信仰传统,旧约里对如何善待孤寡等社会弱势群体都有明确的教导,再到耶稣时期,他亲自教导“因为我饿了,你们给我吃;渴了,你们给我喝;我作客旅,你们留我住;我赤身露体,你们给我穿……”这些都铭刻在早期基督徒的心里,他们也默默实践所信仰的。

由此可见,基督徒关怀社会、服务他者本是接受基督信仰之后一个自觉的行为,是实践圣经中“爱人如己”的教导,但不少教会仍然存在着基督徒是否要从事社会服务的疑问。对此,江苏省基督教两会秘书长史历牧师和辽宁省基督教两会副会长朴桂峰牧师从信仰和教会自身处境的角度,分享了教会从事社会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当地教会如何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来服务他人的。

朴桂峰牧师表示,基督徒要服务社会,因为它是爱的内容之一。“信仰生活是立体的,不是单一的,社会关怀也是爱邻舍的一项行动内容。信仰也不是抽象的理念,是信徒在现世生活中的实践过程。”朴牧师说,“并且,信徒不服务社会的说法也有些笼统,因为信徒在职场本是服务的一部分。”

史历牧师认为,基督徒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是因秉承信仰,“离开信仰的支撑,我们的公益慈善事业做不好、做不长,也做不大”。耶稣说:“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侍,乃是要服侍人。”,基督徒做公益慈善,是践行基督博爱的教训,做好这一事工对于基督教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其次,史牧师曾在第一届两岸宗教公益论坛上分享说,自1998年中国教会开始神学思想建设以来,教会就一直在中国的历史文化处境中努力寻找中国本色神学的路径。中国基督徒的信仰是一种将“信”与“行”紧密相连的信仰,因此,为了见证信仰,教会一直在推动社会服务事工。在过去20年里,江苏各地教会就因着信仰,根据自身条件和能力开展了包括养老院、诊所等在内的各项公益慈善项目,为周围社区的人提供服务。

那为何有的基督徒认为只用在信仰上得到救恩就可以,不用关注所处环境更不用服务社会呢?在朴牧师看来,抱有这种理念是因为:教会缺乏这方面的教导,信徒自身认识也不足,只关注“传福音、得救”,而漠视了好行为本身也是信仰的见证。此外,不少基督徒还是积极服务社会的,只是透明度不够,有些人只是出于爱心自发地做了好事,本人并不宣扬。

笔者发现,不少信徒甚至牧师都认为“左手做的不要让右手知道”,因此只是默默地在服务别人,并不宣扬。但耶稣基督也教导我们要做光做盐,这就有些矛盾了。对此,朴牧师说,这是误解了主的话语,“左手做的不要让右手知道”,并不是说不能让人知道自己服务了别人,而是要树立正确的心态,不求从人而来的奖赏,但求被主纪念,不怕被别人知道,但不应该自己吹喇叭,“教会要鼓励善行者”。

但是,面对中国教会圣职人员缺乏的处境,史牧师也指出,国内教会牧师不仅担负着牧养信徒的职责,还要处理各种关系和教内外事务,再去专门花时间和精力去从事社会服务工作,这对于他们来说是莫大的挑战。因此,史牧师建议,教会从事社会服务工作需要发挥平信徒的力量,牧师负责在讲台上宣讲关于服务社会的信息,然后发动信徒的力量去实践。“当信徒生命成长的时候,服务社会是一个自觉的行为。”

对于如何在社会服务中发挥平信徒的力量,朴牧师认为,牧师们要为信徒做好榜样,效法主耶稣为门徒洗脚的谦卑服务别人的行为,并且凡事出于爱心而做。“牧师不能空洞地宣讲教条,而要结合实际,用圣经的话语进行引导。”

有10多年历史的辽宁盘锦礼贤教会就积极服务社会,于2002年创办了礼贤爱心养老院,有近160位老人入住,服务对象不分信徒与非信徒。养老院业务院长赵秀华介绍,这里的服务人员都信仰基督教。在她们看来,她们的工作不只是在面对这些老人,而是在面对信仰。养老院还会特别接收一些其他养老院不愿意接收的老人,比如说脑瘫患者、小脑萎缩老人。多年以来,该养老院以爱心赢得了见证。

朴牧师所在盘锦教会每年都有集体活动,以助学、帮困、赈灾的形式服务社会。“我们更注重平时教导,并让信徒多自发自觉地献爱心,关怀他人和社会。”

基督教界从事社会服务的传统古已有之,并一直延续至今,还将在各教会和机构的努力下遍地开花。耶稣基督教导我们“爱人如己”、“各人不要单顾自己的事”,这些信仰当在社会中体现出来,将“城造在山上、灯放在灯台上”。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