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icon
header logo
search logo
share logo
聚焦金砖厦门,带你领略教堂风采

举世瞩目的第九次金砖国家峰会暨新兴市场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正在中国厦门举行,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这个美丽的花园城市。厦门又称“鹭岛”,是中国东海之滨一颗璀璨的明珠,她以“城在海上,海在城中”的旖旎风光享誉世界,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朋友。厦门也是中国最早对外交流口岸之一,400多年来在中西文明激荡下谱写了一段“海纳百川,合作包容”的美妙旋律。中西文化的交流,也给厦门留下了不少外国特色的建筑,在这些建筑中,教堂无疑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展现着厦门的独特魅力。

从郑成功时代起,厦门就有西方宣教士的活动。来自利玛窦家族的李科罗神父,在现在曾厝垵一带,建立了厦门最早的教堂。而到了近代,厦门成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一批批来自西方的宣教士纷至沓来,他们不但传播福音,介绍西方近代文明,更在美丽的海上花园修建了一座座雄伟的教堂,为鹭岛留下了一份珍贵文化遗产。在此,笔者带你领略厦门教堂风采,感受这个城市的魅力。


中华第一圣堂:新街堂

中山路是厦门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外地游客来厦门,都会到此游逛,选购具有厦门风情的产品。而在中山路附近的台光街,有幢白色的建筑物格外醒目,那就是有“中华第一圣堂”之称的新街礼拜堂。

1842年2月24日,美国归正会宣教士雅裨理抵达厦门鼓浪屿宣教,3月,雅裨理渡海到厦门布道。不久,美国医生甘明到达厦门,与雅裨理同工。1844年,他与雅裨理迁居厦门寮仔后马祖宫附近,后移居旗冒洋行的太史巷,一边开诊所,一边布道。为了更好地开展福音事工,雅裨理请求差会派遣宣教士来厦工作。6月,归正会派波罗满和罗啻两位牧师抵厦。1845年,雅裨理因病回国修养,波、罗二人遂接替雅的工作。此时信徒已达70多人,波罗满萌发了建立一间永久性礼拜堂的想法。1847年12月,信徒王福桂(或称福桂伯)用550美金,在闹市邰狗墓(今台光街)买一块地,捐赠给教会,作为建堂用地。1848年,波罗满从美国募捐到3000美元,他亲自参与教堂的设计和监工,教堂从年初开始建造工作,年底这座新古典式建筑风格的砖木结构教堂完工。1849年2月11日举行献堂典礼。由于教堂位于市区中心东边的新街仔,因此取名“新街礼拜堂”,又简称为“新街堂”。该堂为中国首座专供中国信徒使用的新教教堂。这在中国教会史上,拥有独特地位。

波罗满在前往香港就医时遭遇台风遇难,新街堂由罗啻牧师负责,他在新街堂工作了14年。美国归正会倡导中国教会自治,认为要使中华归主就必须使福音适应中国特殊的环境,而这仅靠几位西方传教士难以做到,因此必须让华人担负起管理教会及福传使命(三自并非49年后才有)。于是,新街堂和竹树堂(竹树堂此时归新街堂会,直到1860年才分成两个堂会)在1856年4月,首选长老和执事,同年5月11日成立长执会,料理教会事务。1863年,新街堂自选华人牧师牧养教会,金门黄乡人罗嘉渔当选,他与竹树堂的叶汉章牧师成为归正会最早的华人牧师。此举在中国教会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由于礼拜堂年久失修,1928年,教堂屋顶塌陷,遂于1933年拆除重建,至1935年竣工。新教堂聘请上海著名设计师设计,召请国内著名的惠安石匠、上海泥水匠、温州木匠施工,选用南洋进口的柚木,共耗资32000多两白银。建筑经费全由厦门教徒及旅居南洋的教徒捐资。属罗马式建筑风格,其廊前立有六根圆柱子,红色坡顶,上有六边形钟塔,塔内悬挂1848年购置的美国制造铜钟。红色两坡屋面,古典山花,勒脚下石墙,勒脚上砖墙,属砖石结构,古雅壮观。殿堂前廊的墙上镶嵌中华基督教会全国总会赠送的石匾“中华第一圣堂”和“耶和华驻驿之所”。据称原石刻毁于“文革”期间,现石刻为1980年重新制作。

二十世纪初期,新街堂开展教育事业,相继兴办道深学校、立人女校、鹭江幼儿园和道立中学等。日据时期,这几所学校被迫停办。抗战胜利以后,鹭江幼儿园复办,解放后收归政府管理,改名为厦门第4幼儿园。道立中学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仍继续招生。

49年后,教会加入“三自”。1958年,新街堂与泰山堂会合并。66年,教会停止一切活动,一度被改为羽毛球馆。1979年8月26日,恢复停了13年之久的聚会,为全省教会复会之首。1982年3月被列入第二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和1993年先后两次修葺。2005年5月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老厦门的韵味:竹树堂

筼筜湖是厦门美丽的后花园,绿草、白鹭、湖水令人流连忘返。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筼筜湖原与大海相通,用作筼筜港码头。后围海造田,筑起浮屿到东渡的西堤,从此,才成为内湖。1847年,美国宣教士打马字来到厦门,他在筼筜港岸边的一片因竹林茂盛而被称为“竹树脚”的地方(今开禾路口)租赁民房为布道所。此处靠近海边,人口稠密,是厦门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来往的船家都会在此停泊,他们在夜晚燃灯照明,点点灯火交织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筼筜渔火”也成为厦门的八大景观之一。

1850年7月,布道所进行翻建,在民房上加盖一层。同年12月23日,正式举行礼拜,主日上、下午聚会。当年受洗有五人(含新街堂会,当时两堂同为一个堂会,直到1860年才分成两个堂会)。1855年信徒发展到百余人。由于信徒增加,教会遂于1859年10月30日,花费1300元大洋在竹树脚民房附近建筑一座正式教堂,并举行献堂典礼,教堂以所在地命名称“竹树脚礼拜堂”,现简称为“竹树堂”。1860年6月26日竹树堂长执会成立,1863年,叶汉章长老被按立为竹树堂首任华人牧师。竹树堂也因此成为中华教会自治、自养之始,在中国教会历史上,写下了光辉一笔。

1949年后,竹树堂与厦门各大堂会一起加入三自爱国运动。 1958年厦门教堂实施联合礼拜,将一些小教堂并入大教堂。厦门开元区关隘内堂会、溪岸堂会、深田内堂会合并入竹树堂会。此时竹树堂的会正为严天佑。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竹树堂和其他教堂一样难逃厄运,被迫关闭,并被改为小学。1979年,国家落实宗教政策,一些被关闭的教堂重新开放。1981年12月20日,竹树堂恢复聚会。

1859年以来,竹树堂先后存在三座礼拜堂。第一座兴建于1859年。1903年,因教堂附近民房失火殃及教堂,教堂在火灾中被烧毁。次年12月,由美国友人与信徒奉献,重新建堂,建筑费用7000元大洋,建起第二座教堂。现有建筑为第三座教堂,她于1935年重修,所属面积为 2751 平方米,教堂面积为 391.5 平方米。由毕业于美国工程学院的本堂长执子弟设计,同时由国外买来钟楼大钟。据专家介绍,竹树堂建筑风格接近于哥特式。教堂结构处理上则是对西方的先进结构材料加以折衷,融化在闽南建筑风格中:其屋顶结构未采用西方传统教堂的尖拱式扶壁技术,而采用木构三角鏑。

目前竹树堂所在的地方早已不是港口,但附近的厦门八市是当地最有名的海鲜市场,在这里可以品尝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海产品。这里也是市区最具老厦门韵味的地方,一座座老建筑,一条条老街道都与竹树堂一道,向述说世人着厦门的民国往事。


海上花园鼓浪屿的三座教堂:协和礼拜堂、耶稣君王堂、三一堂


说起厦门的名片,绝大多数人都会脱口而出“鼓浪屿”!!!的确,鼓浪屿拥有美丽的风景,别具一格的老建筑,曼妙的音乐而誉满全球。而在今年7月8日,鼓浪屿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而教会文化是鼓浪屿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申遗的53个元素中,就有十个属于基督宗教。而其中就有三座美丽的教堂。


协和礼拜堂:十九世纪中期,不少西方人离开欧美,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远涉重洋来到鼓浪屿工作、生活。这些来鼓浪屿的外国人中,有不少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为了举行主日崇拜,遂决定在鼓浪屿建一座教堂。于是,在厦门的基督新教各差会(美国归正教会、英国伦敦会、英国长老会)的信徒纷纷捐款,在鼓浪屿的鹿礁顶(亦称上鹿礁)建造教堂。1863年,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教堂竣工,时称“国际礼拜堂”。此为鼓浪屿上最早的教堂之一。1911年,教堂进行翻建,改称“协和礼拜堂”(UNl0N CHURCH)。

协和礼拜堂每周日下午6时举行礼拜,由英、美在厦门的牧师轮流讲道。礼拜仪式都用英语,因而来此的信徒多为外国人。当然也有些精通英语、家世显赫的中国人来参加礼拜,于是教堂又被当地人称为“番仔礼拜堂”(笔者注:番仔为闽南人对西方人的称呼)。来教堂做礼拜的信徒打破国家、宗派的界限,他们都在上主的爱中走到了一起,一同在此敬拜公义、慈爱的造物主。   

协和礼拜堂是鼓浪屿音乐的诞生地。1878年,教堂礼拜开始使用风琴,由英国人边阿兰先生担任司琴,将音乐的种子播撒在鼓浪屿这片土地上。从此,音乐通过教堂传播,并深入鼓浪屿的百姓家。美妙的乐声在鼓浪屿荡漾,陶冶了居民的情操。教会音乐也造就了鼓浪屿人爱好音乐的传统,孕育了殷承宗、林俊卿、许斐平等享誉世界的音乐家,成就了“音乐之岛”的美名。  

1949年后,协和礼拜堂董事部的负责人决定回国,遂把该堂(包括堂内布局的资产)送给中国教会,1952年停止聚会。此后,协和堂交给厦门第二医院使用。1974年4月,由于第二医院发展的需要,这座教堂差点被拆毁用于建设第二医院药剂房,在国家一级建筑师白家欣先生极力周旋下,用貌似破坏实则保全的方法,在教堂周边加盖一些楼房,虽然教堂被楼群所遮盖,但却使教堂得以保存,等待着重见天日的一天。     

2009年5月下旬,“鼓浪语”文化社群的纪录片导演高振碧先生在鼓浪语QQ群里面求证一张标明“Kulangsuu,1870”的西式建筑老照片,有群友指出其为包围在原鼓浪屿第二医院中的一座教堂,于是向有关部门呼吁保护。于是,在福建省厦门市基督教两会、鼓浪屿管委会、鼓浪语文化社群等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下,教堂周边的鼓浪屿护理院附属楼被拆除,并对教堂原有建筑进行了修旧如旧的翻建工作。

蔡德晔姊妹更斥巨资从国外购进不少名贵材料,有力支持了协和礼拜堂的修复工作。2010年12月底,这座百年老教堂终于修复完成。2011年7月30日,协和礼拜堂举行盛大的复堂典礼。厦门市民族宗教事务局、鼓浪屿管委会及申遗办、厦门文史专家、鼓浪语文化社群、工程修缮设计与施工单位负责人、厦门市基督教两会牧者同工及厦门若干堂会诗班应邀参会,出席者约有200人。这座历经百年沧桑,见证基督在鼓浪屿奇妙作为的老教堂,从此展现在世人面前。

目前协和礼拜堂作为鼓浪屿重要的旅游景点,与周边天主教堂、原日本领事馆等形成历史风貌建筑群。教堂具有举办圣乐事工交流、基督教婚礼、基督教文化展览馆以及社会关爱事工等功能,以独特的方式向游客见证上主荣美。  


耶稣君王堂:鼓浪屿耶稣君王堂(天主堂)为鼓浪屿上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她的建造是与西班牙人马守仁主教分不开的。

1916年,西班牙宣教士马守仁担任厦门教区主教后,将原来在厦门磁安路的主教座堂迁到鼓浪屿。他把鼓浪屿田尾路一座多明我会会所的楼房与位于鹿礁路的法国领事馆交换,把领事馆改为主教楼。并在主教楼前面建教堂,该教堂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西班牙建筑师设计。

教堂坐西北朝东南,建筑面积232平方米,砖石木结构,平面布局前为方形,中部长方形,后部半圆形。前部为钟楼,共三层,一层为入口,二层为歌经楼,三层为钟塔。中、后部单层,中为礼拜大厅,后为祭台。天主堂平面採用早期最简单的巴西利卡式样,有4个尖拱形成主厅,呈一般教堂的拉丁十字形,祭坛在北侧,长方形大厅被两排列柱纵分,形成多面连拱的柱间,柱面勾勒自然,由于地形的限制,圣坛没有按照必须在东端的规定,而是放在北侧,主入口在南侧,带有一个钟塔。教堂的柱子断面为梅花状,柱头为爱奥尼克式飞卷,悬吊彩蓝色珠网天花,具迴声效果。

整座教堂以哥特式尖塔为主,尖拱尖窗,连立面装饰、门媚窗櫺、镂空女牆也都是尖形的。由于教堂占地面积较小,入口前有一个小型花园。从总平面佈局上看是比较随意的。整栋房屋为砖石承重,翻修前为木结构楼板,外牆则为纯白色抹灰。立面造型比例合宜。正立面装饰比较丰富,沿街侧立面与祭坛部分的外立面都比较简单。

翻修时楼面和阁楼已改为混凝土结构,内部已全部进行装修,但立面却保持了原貌。特别是正面,举目光所望,均为尖塔艺术,四层塔式尖顶,递次上升,尖端置一十字架,高耸挺立。中门上方正中,镶一梅花型装饰窗,环以繁花浮凋,显得十分灵秀。外型表现了强烈的造型感染力,窗楣上镌刻中文“天主堂”以及拉丁文“ECCLESIA 

CATHOLICA”(意即“天主教会”)等字样。是厦门地区仅存的一座哥特式天主堂。作为厦门教区的主教座堂。可容纳200-300人,因奉耶稣君王为主保,故称耶稣君王堂,俗称鼓浪屿天主堂。

1946年,罗马教宗庇护十二世宣布中国教会实行圣统制,厦门教区从此由代牧区升为主教区,马守仁成为首任主教。1947年,马守仁主教在鼓浪屿安息主怀。接任者为茅中砥主教。

1949年后,茅中砥等西方宣教士被驱逐回国。1953年9月5日厦门教区的神父、修女、教友代表在厦门聚会选举中国籍神父黄子玉为代理主教。 “文化大革命”期间鼓浪屿天主堂被占用作工厂。1981年落实政策归还教会,经过维修,于1982年元月10日复堂开放。1993年,市宗教事务局拨出专款15万元,支持教会对具有文物保护价值的教堂进行保护性维修,当年 12月中旬完工,基本恢复原建筑风格。

今年,耶稣君王堂将迎来百年建堂庆典,走过百年的风雨,将继续伫立在海上花园鼓浪屿,彰显上主的荣光。


三一堂:上世纪二十年代,随着厦门新街、竹树、厦港三堂的信徒陆续到鼓浪屿定居,如遇上恶劣气候,三堂的信徒便无法乘船到厦门,而岛上原有的两所教堂规模小,容纳不了这么多的信徒,于是,厦门竹树堂会友朱鸿谟在教会的一次会议上,向长执倡议在鼓浪屿设立支堂,以解决上述问题。他的提议得到大家的赞赏,新教堂的建设开始紧锣密鼓地进行。

1927年,新街、竹树、厦港三堂的长执会决定建立新教堂,他们向“厦门基督教区会”提出申请,得到审批后成立筹委会开始筹建。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宏伟壮观的新教堂终于在1934年基本落成(由于种种原因,堂内天花板的装修及屋顶八角形钟楼的工程延至1945年秋才修建完成)。1935年1月8日三堂会长执联合会在厦门基督教青年会召开,厦门区会亦派人参加,会议决定把新堂会定名为“三一堂”,三一堂既寓意三个教会联合兴建之意,更蕴含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教义。长执会还选定长老4人,执事6人(男女各半)以理会务。

三一堂的建筑独具一格,呈十字立体式的罕见造型,四方八面排水的黄瓦屋顶上,居中矗立着八角钟楼,顶尖的十字架高耸云天。红墙装饰着流畅的三角形线条,四面敞开十二道大门、十六扇窗户极为宽大,具有通风、采光、疏散的实用特点。堂内长宽同等的十三米跨度墙体上,巧用无柱钢梁拱券的屋架,加上天花木板吊顶,显得高大堂皇又带来极其科学理想的音响效果,成为本堂建筑最具特色的一绝。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观赏,其雄伟非凡气势,都无不令人叹为观止。1992年续建牧师楼(现改为办公楼),2000年扩建教堂正门以及附属建筑并围墙栏杆等未了工程,整体工程先后共历时六十六年之久方得全部竣工。现总占地面积为2138.62㎡,总建筑面积为1368㎡。2006年被确定为第六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36年7月,全国基督教第二届查经大会在三一堂举行,由宋尚节博士带领,王宗仁、王宗诚两牧师担任翻译,每日查经二次,上下午各一次。他在一个月时间里,将整本《圣经》查考完。宋尚节在厦门的活动大大提高了厦门信徒的灵命。

1949年后,三一堂加入“三自”。1958年,三一堂和福音堂、讲道堂合并。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教会被迫停止一切活动。三一堂被改为鼓浪屿区人民政府的“人民会堂”。1979年9月,三一堂得到厦门市委统战部通知,获准复会,由教会向鼓浪屿区政府回收三一堂房产,并共同主持教务。

三一堂一向以注重圣乐事奉著称,建立三一堂倡议者朱鸿模长老有音乐方面的恩赐,是位出色的男低音。他是三一堂圣歌团(后改歌颂团)的首倡者,歌颂团的团长。在他带领、调教下,歌颂团始终保持组织严谨、训练有素、水平较高的特点。朱鸿模由此打下了三一堂注重圣乐事工的传统。著名音乐家许斐平年少时,也曾在三一堂司琴。改革开放以来,三一堂歌颂团继承优良的圣乐传统,圣乐事工上取得发展,曾应邀访问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澳门等地,受到热烈欢迎,享誉海内外。

假如你来鼓浪屿,可以选择周末,三一堂都会对外开放,向游客介绍教堂的历史文化以及基督信仰的相关知识。如果有机会的话,还可在每个主日或受难节、复活节、圣诞节等教会节日,来到三一堂,聆听歌颂团的天籁之音,感受鼓浪屿音乐的魅力。


环岛路上有条教堂街:曾厝垵堂

厦门环岛路是游客来厦必然光顾的地方,这里原来是海防的最前线,随着两岸关系的缓和,这里得到巨大发展,成为中国最美丽的海岸线之一。曾厝垵原来是环岛路上的小渔村,现在已经成为年轻男女喜欢的场所,是厦门小资时尚的地区。而在厦曾厝垵,有一条街道被称为教堂街,她得名于一座教堂——曾厝垵堂。

曾厝垵是厦门最早建立教堂的地方,早在郑成功时期,罗马天主教宣教士李科罗就在此修建教堂,后因年代久远而荒废。上世纪二十年代,平和传道人蔡振勲来到曾厝垵社居住,并在此传福音。1926年,曾厝垵的信徒已有60人左右。蔡传道遂在此建立一座教堂,即曾厝垵堂。抗战爆发后,由于日寇在曾厝垵烧杀抢掠,导致很多信徒逃往鼓浪屿、内地避难,教堂被迫停止活动。抗战胜利后,教堂重新举行聚会,然而几年后,海峡两岸战云密布,处于海防前线的曾厝垵堂再次被迫取消活动,教堂也被征用托管。

改革开放后,随着宗教政策的落实,两岸局势的缓和,1994年政府将曾厝垵教产还给厦门市基督教两会。随着曾厝垵信徒的增加,2007年,教会向政府申请翻建老房子,并得到批准。2008年6月1日,完成危房翻建等筹备工作,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700平方米,主堂可容纳320人。 2011年11月,曾厝垵聚会点经过有关部门审核,正式升格为教堂。陈妙真于2012年被按立为牧师,为曾厝垵堂首任牧师。


厦门新城区的地标之一:新区福音堂

改革开放后,厦门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而江头地区在八十年代还是荒凉的农村,而现在已经成为厦门繁荣的地段。而基新区福音堂就在此地。她于1994年4月16日奠基,1996年4月21日落成献堂,同年7月正式启用。(新区福音堂建成后,原江头堂的会友并入新区堂会牧养和管理。)教堂的建筑风格类似圣经中的挪亚方舟,因而带有祈愿神恩济世的含义,教堂也被人称为“方舟礼拜堂”。

新区堂位于仙岳与成功大道交汇处,为厦门的中心地带。占地面积3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内设车库,主堂配备德国进口管风琴和LCD投影仪、空调等设备,主副堂可同时容纳约两千人聚会。主日三场聚会,分别用闽南语和普通话崇拜,聚会人数约三千人。目前教会已开展事工19项,并创有堂刊《方舟》。新区堂自筹建、落成,直至今日,一直得到海内外信徒的关心和代祷,新区堂也成为厦门主要宗教文化景观之一。


厦门岛内教堂(不含聚会点)一览:

思明区:新街堂、竹树堂、三一堂、曾厝垵堂、霞溪堂、复兴堂、耶稣君王堂、东部堂、玫瑰圣母堂

湖里区:新区堂、寨上堂、

注:东部堂正在建设中,玫瑰圣母堂准备在五年后建新堂。届时厦门又多了两座雄伟的教堂。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