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京东、淘宝等购物网站下架圣经的消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特别是随着“圣经被禁”、“圣经要被篡改”、“政府开始向宗教宣战”等传闻的出现,给很多教会和基督徒们带来了恐慌。圣经被下架的原因可从相关的媒体报道中得知,与有关部门整治网上违法违规商品、出版物及其他印刷品的售卖活动有关,但购物网站并未就违规违法的印刷品给出具体说明,同样也没有就下架圣经一事给予具体解释,由此在基督徒群体中引起了猜测,但与圣经没有出版刊号有直接的原因,当前只能作为内部印刷品流通。
就圣经被下架事件,对于外界所解读的“圣经被封杀”、“圣经成了禁书”、“圣经要被篡改”、“大逼迫开始了”等传闻,《环球时报》在7日的一篇题为《“圣经被禁”是谣言,西媒又来搅是非》的社论中进行了回应:“互联网上的书刊销售近日受到整顿和规范,没有出版刊号的《圣经》随其他违规出版物在各大网店同时下架。经西方媒体报道并歪曲解读,国内也有一些人投来了关注。这本是普通的市场治理行动,却因为涉及了《圣经》,就被上纲上线,扣上了“违反宗教信仰自由”的帽子,实在不应该。”
同时,环球时报了解到:
第一,这不是一项专门针对宗教书籍的治理行动,正规出版的各种圣经故事和研究书籍继续有售。
第二,国家一直规定《圣经》的销售要通过教会进行,不在社会书店流通,但是一些网店没有遵守此规。
第三,网上一些人散布的国家要将《圣经》“列为禁书”,要“重新编撰中国式《圣经》”、“打压基督教”等说法都是谣言,毫无根据。
第四,《圣经》的印刷和在教会内部的流转得到充分保障,数量充足,所有信众都能得到《圣经》毫无问题。
此外,这篇社评主要就西方媒体在这件事情上作出的“国家打击某某宗教信仰”的夸张解读进行了回应。
评论中说:“西方一些力量和媒体热衷于插手中国的基督教事务,挑起对中国各级政府正常宗教治理的歪曲解读,煽动对抗性思维。那些力量似在推动这样一种观念,即基督教的活动应当与西方世界的做法接轨,而不是与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国家治理对接。”
环球时报认为,“宣扬这样的特权主义不仅不利于中国社会的和谐,而且也不利于基督教在中国的健康发展。基督教总是要融入中国社会的,它的发展需与国家的发展相协调,而不是被外部世界拽着,由它们操控部分信众的注意力。”
“《圣经》随同其他不具有公开销售资格的出版物同时在网上下架,《圣经》的流转重新回到了一些网站违规销售它们之前的状态,”社评中写道,“今后信众们得到它会继续很容易。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