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11月献堂的漳浦县浦邑基督教堂
“这殿后来的荣耀必大过先前的荣耀,在这地方我必赐平安。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该2:9)
清咸丰4年(1854年),英国长老会基督教传教士从厦门来到福建省漳浦县传福音,至1865年,福音已基本传遍除漳浦县城外的大部分乡村。1881年,时任漳浦坑尾基督教会的吴坝牧师(福建省晋江县人)协同英国传教士越约翰牧师和本地传道人等,克服种种阻力,1886年在县城租民房,建立了福音传道聚会所。
当时城里绅士不断出面威胁阻止租房,还发动二百多间商店的店主联名盖章上书官府,耍求将教会驱逐出县城。此时传道人和信徒多受辱骂殴打,有的还被关押,受尽拆磨,经过许多磨难,在神的带领下,终于在漳浦县城新路尾购得一块地,建起二层楼楼一座(今牧师楼)作为聚会场所,1899年英国长老会出资建了浦邑礼拜堂(又称新路尾教堂)。
随后在礼拜堂周边办起学校和医院。1892年创办了蒙养院和专招文盲妇女,教汉字、闽南白话文的养正女子学校,1920年校友和英国长老会出资建一座近600平方米的楼房为女子学校的课堂,俗称红楼,1932年中央红军入漳时曾是红军第三军军部,如今的这座红楼1984年4月就被漳浦县人民政府定为漳浦县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公布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2013年1月28日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养正女子学校如今成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1890年创办漳浦首个西医专科医院漳浦源梁医院(漳浦县医院前身),1900年开始招学徒、培养西医师;1904年创办了当时全县设备师资一流的逢源小学(漳浦实验小学前身);建起供外国传教士居住的“姑娘楼”(现县水利局),至此,浦邑基督教会经过几年发展壮大,也成为浦(漳浦)、云(云霄)、绍(绍安)、东(东山)等地基督教会的中心。
浦邑堂诗班张赐福弟兄介绍说, 礼拜堂周边这一带原是教会办的教会医院和学校的地方
解放后浦邑教会一度停止聚会,1953年复会,1966年文革开始,教会又受冲击,教会活动停止了13年,直至1979年10月才正式复会,随后教会日益状大,会友人数剧增,旧礼拜堂已不足容纳众多信徒聚会礼拜,1995年拆旧堂,1999年4月新堂奠基,2000年11月一座投资120多万,建筑面积达1416平方米,可容纳1200人礼拜的新堂落成并献堂。
复堂40年来,浦邑教会得到发展,现会友已近3000人,教会各类团契、查经班、主日学、浦邑堂诗班、青年诗班相继开展活动,教会外事活动活跃,积极参与赈灾、助学、助残、助困等社会公益话动。多次受到政府宗教部门的表彰。
浦邑堂主日礼拜
浦邑堂青年诗班主日献唱
注:感谢浦邑堂许永宗长老、张赐福弟兄提供《浦邑堂会史料》、老照片和资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