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9日,每年一度的“腾讯99公益日”又一次掀起了全民公益慈善捐赠的热潮。今年中国基督教新教各地教会至少有9个社会关怀服侍项目,参与这一活动,成为捐赠资金的支持项目。
如果稍有留心,就会发现“腾讯99公益日”的特色之一,是实行“配捐”。在每日上午9点到12点之间,网友个人每捐出一定金额,腾讯就会随机发出的一笔数额不等的“配捐”。这其中看上去似乎带有一些运气的成份,但却并不是游戏。“配捐”手段的使用,还有更为积极和深刻的意义。
在公益慈善行业中,有一个常用的术语,叫做“配比捐赠”。
举个例子,A机构愿意资助某个领域的项目,刚好B机构某个项目需要筹款,A机构决策层也愿意资助。但是,这时会往往存在一个问题,如果A机构全额资助,但B机构后来不能完成项目,或者出现资金滥用,A机构怎么办?虽然有捐赠协议和法律约束等,但考虑到成本、效率和社会影响,还是需要从一开始就防患各种未然,提升监管力度和降低风险。在捐赠环节,使用“配比捐赠”,就是其中常用的一种办法。
A机构愿意资助B机构的项目,以“配比捐赠”方式进行,就是不按A机构所需金额的全部进行捐赠,而只提供一定比例的捐赠资助。这样,B机构需要自筹一部分资金,或再增加C、D等不同机构的经费支持。或者,A机构也可以约定C、D等经费支持机构,各方按比例完共同对B机构项目进行捐赠。
通过“配比捐赠”,A机构要求执行方B机构自筹一部分资金,可以有效避免或降低B机构之中出现“花别人家的钱”的潜意识。或者,如果增加C、D等经费支持机构, C、D各自也需要对B机构及其项目进行一定的调研和分析之后,才会做出是否资助的决定。这等于C、D同时为A机构降低了风险并分摊了捐赠成本,同时提升了监管的力度。
国内最为人知的“配比捐赠”,就是遍布各地校园的“逸夫楼”。根据管理办法,邵逸夫基金会与教育部合作,采取捐款与项目单位资金配套的做法。基金会要求捐赠高校的建筑物,项目单位确保能够提供不低于1:3比例的配套资金。对于基础教育领域,配套资金比例不低于1:1。通过这种配比的方式,慈善捐赠调动了地方政府在教育投入上的积极性,同时也保证善款有更大的受益面。
从“腾讯99公益日”的模式来看,虽然腾讯是以随机金额进行配捐,改变了比例上的规则,但仍然不失“配比捐赠”原有的内涵和作用。动员网友个人广泛参与配捐的意义在于:(一)协助腾讯进行评审和挑选项目,并分摊一定的捐赠成本;(二)网友个人作为捐赠者,对项目的持续关注和“持份者”(stakeholder,即“利益相关者”)的立场,作为一种民间公共领域的监督和支持力量,有助于降低项目失败的风险;(三)提升项目的社会影响力,通过公众参与,使更多个人成为“持份者”,同时也实现了公众教育,使更多人关注相关社会议题,成为社会倡导的力量。
今年中国各地教会至少有9个社会关怀服侍项目,参与了“腾讯99公益日”的项目筹款活动。从“配捐”的意义来看,这是非常值得肯定和支持的。这将有助于关注中国教会的人士更多地去了解:(一)中国教会的社会关怀服侍正在开展哪些事工?(二)教会的公益慈善组织,是怎样使用善款的?(三)作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的组成部分,基督教公益慈善在民间的影响力如何?
“人点灯,不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但愿有更多“照亮世上的光”,在各种平台上为世人可见。
(注:孙山亦博士,慈善顾问,曾任福幼基金会广州公益项目统筹主任,澳门大学绍邦书院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