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是一个对外开放,敞开门户的大国。然而自明朝以后开始实行的“海禁”政策,以及到了清朝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国策,直至到清朝后期,中国已远远落后于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透过历史我们得知,在鸦片战争后,虽然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但自强不息的有志之士其民族意识也开始觉醒,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变法运动,以图振兴中华,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即使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受到当时西方国家“孤立”政策外加“十年动乱”的影响,中国始终也没有成为一个开放的国家。直到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才逐渐走上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康庄大道。从这几十年的变化及世界发展潮流趋势来看,只有“开放”的发展,才是历史唯一正确的选择。随着国门大开,新的文化氛围和潮流冲击着中国的传统文化,由此引发一些国人开始抵制甚至排斥外来的文化和节日。而圣诞节就是其中一个。
2006年12月,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名校或科研单位的10位博士生发出联合署名倡议书,号召网友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2014年12月24日晚,恰逢“圣诞节”前的平安夜,西北大学现代学院采取封校、挂横幅、强制学生观看“经典视频”等手段阻止学生过圣诞节,因为学校认为过圣诞节是严重的崇洋媚外。”2016年圣诞节当天,类似的事件再次上演。四川成都某学院的准空姐们身着古代汉服,来到成都地标景点展示古典礼仪,同时,她们手举写有“拒绝圣诞节,坚决维护中华传统节日”等标语的横幅,以此呼吁大家重视中华传统节日,理性对待外国节日。
对待这股热潮有人鼎力支持并加入队伍。也有人极力反对、无尽斥责。更有人秉持中立、静观其变。诚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且不去议论这些行为是否得当,也不要急于摆明态度和立场,因为,深思并解决这些行为背后的一系列问题才是我们本文所探讨的重点。当我们以跨文化视角来分析“抵制圣诞节”这一行动其可归结为一个关键点,那便是外来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
一,圣诞节的由来
圣诞节(Christmas)是“基督弥撒‘Christ's Mass'”的缩写。是庆祝耶稣基督诞生的庆祝日。其实在《圣经》中并没有明确记载耶稣的出生日期。第一个圣诞节是在公元138年,由罗马主教圣克里门倡议举行。而教会史载第一个圣诞节则在公元336年。由于圣经未明记耶稣生于何时,故各地圣诞节日期各异。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罗马教廷定12月25日为圣诞节并举行庆祝活动加以纪念。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圣诞节逐渐演变成西方国家全民性的重大节日,并像中国的春节一样注重合家团聚和热闹。可见,圣诞节本是宗教节日,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圣诞卡、圣诞老人出现并逐渐流行,该节日便开始流传至整个欧美甚至亚洲国家。发展至今,圣诞节已不仅仅成为各教派基督徒,而且也是广大非基督徒群众的一个重要节日。
二,圣诞节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圣诞节在中国发展流行的时间线索大致可以分成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当时的圣诞节是以宗教的身份出现并在小范围内传播发展。有学者指出,在汉代“ 圣诞”一词就已经产生。早在1583年意大利传教士罗明坚、利玛窦从踏上中国领土开始,基督教文化就在中国开始广泛传播了。关于耶稣基督诞生在我国最早的文献记录中可见于明朝天启五年(公元1625年),在前长安出土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上的碑文就刻有“神天宣庆;室女诞圣於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来贡。”这样的字句。清朝雍正五年,东正教开始在中国传播。1807 年,马礼逊来华传教,新教也开始在中国传播。鸦片战争以后,各种西方文化在中国迅速发展。在传入中国之后的数百年时间里,圣诞节的传播范围只局限于信仰群体中,并没有在当时社会上造成很大的反响。
第二阶段到我国晚清至民国时期,受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圣诞节在当时社会上相当流行。回顾历史,借古醒今,一直以来,在中国人民的心中都有一个对基督教长久不可抹灭的丑化印象,那就是基督教是洋教,是帝国主义侵略我们的工具,基督教是坐着船舰利炮来到的中国。正是这一印象导致中国人民很难信仰基督教,但好在基督教早期领袖如吴耀宗等前辈们着眼教会未来,从大局出发,力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逐渐淡化中国人民对基督教的刻板印象,使得教会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8年4月3日发表的《中国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实践》白皮书中指出,据统计基督新教信徒人数已达3800多万人,宗教教职人员约5.7万人。正是前辈们的努力才有了今天教会的兴旺。不但如此,近年来,中国基督教两会联合学界、政府等各有关部门再次力推的“基督教中国化”并随着新的宗教事务条例的颁布,为基督教更好扎根并适应中国国情与文化带来新的助力,让新世纪新时代的基督教会可以遵行耶稣基督的心意去合理、合法、合规的治理教会,从而让教会在中国这片美丽的沃土中健康蓬勃的发展。然而在当时那段“弱国无外交”被列强欺凌的特殊时期,清末时期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致使租借、通商口岸大开。这些地方外国人聚集,对基督教传播也十分有利。圣诞节起初也正是从这些地方开始传播开来,而大大小小的基督教教区甚至在当时遍布全国,也为圣诞节的传播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然而当时社会上也存在着一些批判的声音,例如“昔之风俗,冬至日献袜履于舅姑,今日但知有圣诞节,不知有冬至,但知有圣诞老人赠儿童玩具之袜,乃至新妇多不愿有舅姑,遑知有献袜乎?”,反对者认为崇洋媚外,重视西方节日轻视中国传统节日是十分不好的社会现象。
第三阶段就是新中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根据《共同纲领》及宪法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传教仍然在进行。但是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由于社会原因曾中断了十年。当初的特殊社会背景迫使全国宗教活动一度被弃与中断,圣诞节自然也得不到发展。七十年代末期随着政治斗争的胜利,国家的拨乱反正,各项相关政策得以恢复、调整与落实,不仅让百废待兴的中国有了希望,也使得宗教重新回到了正轨上。自然而然,作为宗教节日的圣诞节又重回大众视野。1982年中共中央出台了宗教信仰自由政策,颁布了第19号文件。文件指出要使宗教信仰问题成为公民个人自由选择的问题。政策的出台为宗教复兴提供了有力支持,同年年末全国各地教会都在宗教期刊上发表了关于恢复宗教信仰自由后庆祝的第一个圣诞节的相关文章,如《武汉市欢庆圣诞瞻礼小记》、《广州教区欢度圣诞节》、《沈阳市神长教友隆重庆祝耶稣圣诞瞻礼》、《四川南充神长教友欢度圣诞节》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文化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各种外来宗教开始积极寻求发展。基督教在八十年代后期也达到了相当大的规模,据统计在1988年中国基督教徒己超过800万。不仅推动了圣诞节的发展,也为后来圣诞节在国内的大范围传播奠定了基础。
第四个阶段,十九世纪初发展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节。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文化。圣诞节传播到亚洲是在十九世纪中叶,日本、韩国、中国等都受到了圣诞文化的影响。因此“ 圣诞”这个文化概念也最早出现于 19 世纪。而在以九十年代中后期为起点,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圣诞节以非宗教身份开始在全国大范围扩张。九十年初期,西方文化慢慢开始进入我国大众视野,当时主要在大学生群体中流行。他们将圣诞视为传达感情增加交流的契机,庆祝圣诞节的人群中首次出现了没有宗教信仰的人。但此时的圣诞节还只是一个单纯的洋节,学生们模仿西方习俗互赠圣诞卡片。这一时期圣诞卡片的流行范围最为广泛,远远大于圣诞舞会这种交际活动。
正如著名学者黄心川教授曾说道:“宗教的传播与商品交换的活动一般是伴随着而开展的,自从商品交换关系出现在人类社会之后,各种民族就开始了普遍的接触。比如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的一条著名的商道,也是一条东西方宗教文化传播和交流的通道。古代丝绸之路分布着希腊罗马宗教、阿拉伯伊斯兰教、景教、中国儒教、印度佛教和印度教等等文化和信仰。不少虔诚的传教士和商人将本国的宗教文化带到世界各地进行广泛的传播。”九十年代末,经济开始飞速发展,市场随时都需要借口来刺激消费。此时商家开始留意到圣诞节这样一个不可多得的机遇。在商家和媒体的打造下,圣诞节在短短几年内就改头换面,由单纯的舶来节日变成了全民消费狂欢的盛典。圣诞节这一概念随着铺天盖地的炒作迅速为主流社会接受,并逐步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圣诞节己经完全在中国流行开来并不断扩张,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加入到狂欢的队伍中,庆祝圣诞节的行为由小众变成大众。这时的圣诞节己经彻底变成了一个商业节日。
第五个阶段就是在2000 年后,中国人开始反思质疑为什么中国人要过圣诞节。我们开篇就讲到在2006 年,北大、清华等十位博士曾联名抵制圣诞节。发表了题为“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倡议书。
第六个阶段是自 2008 年后,圣诞节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进入一个降温、理智时期。然而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已成为既定事实,不可更改。圣诞节也发展了自己的中国特色。
三,圣诞节在中国受“热捧”的原因分析
近年来,母亲节、情人节、感恩节等一批所谓的“洋节”都相继在中国这片沃土上生根发芽并在国内产生强烈地反响。而圣诞节在中国受到热捧也只是其中的一个个例,我们需要分析,缘何这些节日会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呢?我想不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中华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与同化力
从远古出使西域的张骞、鉴真东渡、玄奘西游到今天的“一带一路”;从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到费孝通先生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从佛教的传入到“洋节”的盛行。中华文化一次又一次彰显着她巨大的开放力、包容力与同化力。她具有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品性与胸怀,这样的品性与胸怀赋予了中华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同化力,使其生生不息,传承至今。因此,这正为圣诞节在我国的流行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二)现代商业与媒体的炒作
当今可谓是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人们的信息来源主要依靠媒体,如果想要宣传造势,炒作无异是最佳途径。因此,我们会看到,各样层出不穷的商品甚至一些演艺明星,为使大众知晓并获得关注度,不惜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炒作宣传。而圣诞节在中国受到如此热捧,可以说商业和媒体的炒作“功不可没”。
(三)节日仪式及符号的魅力吸引
现代年轻人喜欢追求不一样的“体验”。而时尚、个性、潮流、带劲等均是人们赋予所谓“洋节”的新词汇。反之,中国传统节日起源于岁时节令,在后来的发展中继承了儒家的集体宗法主义而逐渐带上伦理色彩。传统节日在提倡尊老爱幼、长幼有别,特别强调对长辈的尊敬,在内涵上体现出的是一种对道德的推崇,不容越界,十分严肃。而圣诞虽说起源于宗教,但在经历本土化之后由于淡化了宗教色彩只留下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对年轻人来说十分具有吸引力。而且,西方圣诞节体现的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文关怀,注重人格的张扬和个体之间的情感互动,这些都很容易被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接受。由于西方节日氛围浓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仪式感和符号性极强。这些“舶来品”对国人具有新鲜感和吸引力,特别是洋节的主流消费人群——学生与白领。现代社会极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急需“洋节”这种富有现代感、时尚性和自由性的生活方式来缓解和宣泄内心的情感和压力。这也就是圣诞节在中国大受欢迎其中的一个原因。
(四)现代教育与文艺作品的影响
现代教育的主要对象是青年人,在现代教育的普及下,大多数青年都对西方的主要节日有所了解。例如随着英语教育在中国的普及成为了圣诞节的传播方式之一。英语教育在中国的普及程度相当高,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一定会接触与西方社会文化有关内容,西方节日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元素必然会通过教师和课本介绍给学生。圣诞节是西方节日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因此难免不成为西方节日知识的重点讲解对象。
其次,还有西方文艺作品的影响。不乏有许多人是通过西方文学接触到圣诞节的。西方以圣诞节为背景或是专门描写圣诞节的文学作品很多,且大多非常有名,如查尔·狄更斯的《圣诞颂歌》、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马克斯·克鲁塞的《小恐龙过圣诞节》、克莱门特·摩尔的《圣诞前夜》等,他们都被翻译成汉语在中国出版发行。与圣诞节有关的文艺作品不仅数量大而且范围广,如歌曲《铃儿响叮当》《平安夜》、芭蕾舞剧《胡桃夹子》、电影《小鬼当家》《极地特快》《圣诞夜惊魂》等,人们在听到或是观看它们的同时也就自然而然的了解到圣诞节。
(五)宗教活动的影响
虽说圣诞节起源于基督教,是一个宗教性节日,但吊轨有趣的是,宗教却是比较小众的圣诞节传播方式。其实在我国通过宗教方式了解到圣诞节的人并不多。只有20%左右的被调查者表示他们曾经通过教会崇拜活动接触到圣诞节,而很多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圣诞节原本是为了要纪念耶稣基督的降生这一事实。更多知道的却是圣诞老人。可知不管是宗教团体的传教活动还是传教士,虽然宗教活动也是让人们认识圣诞节的一个途径,但却没能为圣诞节在中国如此受到热捧起到关键作用。
四,由“圣诞节”引发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
相对于圣诞节在中国的流行,中国的传统节日反而日渐衰落。这些影响和作用也在激发我们对于中国传统节日乃至传统文化的思考。面对圣诞节,我们是盲目的抵制、排外、拒绝还是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在圣诞节与中国传统节日之间寻求“平衡点”并客观、正确的对待呢?答案自然选择后者。因为圣诞节在我国的流行与影响势不可挡,已成既定事实,也是无法去改变的结果。我们不能盲目一味的通过抵制、拒绝来把圣诞节排挤出去,否则,这是国家民族的倒退,与当时封建时期没有任何区别,更是一种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不自信的表现。虽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但我们也不能闭门造车甚至刚愎自恃。反之,当我们面对外来文化应该结合自身原因更加客观、包容且正确的方式去处之。例如,为何中国的传统文化会如此“冷淡”。如果我们分析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我国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当时是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中国古代的节日正是由此产生,并处处打上与农耕有关的印记。但是在向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转化过程中,原本一些反映农业生产的节日已经逐渐失去了原本的意义。传统文化习俗的缺失使得中国传统节日越来越引不起人们的兴趣。
其次,传统节日太注重物质。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与吃有密切联系。一提到春节,人们就会想到饺子,端午节被称为粽子节,中秋节则是月饼节......“吃”成了节日的唯一主题。由于现在人们的追求早已超过物质层面,所以过多关注物质层面的传统节日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最后,是对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视度不够,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来节日也不断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度逐渐下降。自 2008年起,国家的法定节假日中才新加入了清明、端午和中秋三个节假日。由于人们日渐忙碌的生活,节假日成为人们释放平时精神疲劳、焦虑和种种心理压力的好时机,也渐渐疏离了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意识和情感。
结 语
综上所述,透过对圣诞节在我国不同时期的发展历程以及纵观历史不难发现,在我国盛唐时期文化的繁荣与清末时文化的萧条彼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源便是各时期不同的文化政策。可见,跨文化交流从古至今都是极其重要的。面对外来文化,首先,我们不应该盲目一味的抵制、弃绝,而应本着“去其糟粕留取精华”的原则,本着对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以自己的文化元素来表现,不断从异文化中汲取精髓,即便深处“洋境”,我们也同样能拥有一颗赤诚的中国心,同样也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下去。其次,除了注重传统的文化习俗,提高重视度,还应该从物质层面提高到精神层面。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传统节日包含着凝聚亲情、感恩父母、敬畏自然等深厚的文化内涵,其中许多民俗活动还对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维护社会公德、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有些活动有时需要人们具备很强的团队精神,这些都会使参与者产生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民族认同感,民族的凝聚力也会因此而得到加强。中国的传统节日蕴藏着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和多姿多彩的精神追求,因而是值得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的。
圣诞节虽被不同的国家、民族所接受甚至被推崇,但其商业化、娱乐化性质已逐渐使圣诞节的本源渐行渐远。圣诞节不再单单为了感恩纪念救主耶稣基督的降生,反之成为了一个大众娱乐消遣的节日。大众不再将救主耶稣基督作为节日的中心,而是把圣诞老人推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甚至严重到,圣诞节人们只认识圣诞老人,不认识耶稣基督。这难道不也是对我们基督教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侵蚀吗?这个时代,是紧抓时机与机会的时代,在当初,圣诞节原本应该是我们基督徒要大力传播的宗教节日,我们却没有抓紧时机和机会把它无形中让给了“别人”。而如今我们是继续被别人影响还是去影响他人,笔者认为,让圣诞节归回本源,才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教会应该亟待去考量与解决的。作为新世纪新时代中国教会的传道人,我们更不应该夜郎自大,只高举圣经而去否定甚至排斥中华民族优秀的一些传统文化。反之,应该积极地学习、推进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相适应,在不同的文化冲突与共融中寻求“平衡点”求同存异,和谐适应的发展,为“基督教中国化”的进程添砖加瓦才是当务之急。如此,基督教才能在中国这片沃土中更加长久并欣欣向荣的向下扎根,向上开花结果。
古语有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作为这个时代的基督徒,我们应该理性的爱自己的国家,从大局出发,积极拥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添砖加瓦,并在这个时代体现并践行出我们基督徒对自己祖国所应有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也正是我们基督徒荣神益人、见证并散发耶稣基督馨香之气的信仰体现。
(本文在刊登时已省去尾注脚注。作者为内蒙古基层教会一名传道人。)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