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会曾经虚假的兴旺

作者: 陈发升
来源:《福音与当代中国》杂志
2018-12-03 21:27:53
分享与播放
农村教会

关于农村教会,许多人都会认为与以往相比,正经历着极大的衰退,而且其衰退的速度之快、规模之大,甚至让人难以明白。也有人试图解读这种崩盘似的衰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虽然也可以找出种种的原因,但并不能完全地解释这种现象。

首先有一点需要明白,农村教会即使现在也一直在发展着的。这发展不光是有新一代的年轻人信耶稣,更是有在牧养方式、聚会模式上的一些改变。所以打工潮也好、农村经济结构的变化也好、抑或新一代人的反叛精神也好,并不是让农村教会陷入“崩盘”局面的真正原因。因为如果根本原因是因为这些,那么农村教会应该是近乎停止发展才对。而事实上却是,近年来河南地区的信徒增长人数甚至引起某些宗教学者的注意,提议出台针对性的政策。

这样其实就可以看到一个很矛盾的画面:一方面教会人士认为农村基督教在逐渐衰退,如果不进行改变甚至可能消亡;而另一方面在各种的数据上却一直处在一个增长的状态 。造成这种矛盾的原因其实乃在于一直对于农村教会有着误解,尤其是认为早年间农村教会是多么繁荣这一点上,只是一个被眼睛欺骗的虚假现象而已。

农村教会过去繁荣的假象

为什么很多人都会说以前农村教会是一个非常繁荣的时代呢?如果单以眼睛看到的来说,的确很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就以我老家的教会而言,只要教会一有什么活动,尤其是奋兴会、医治会之类的开展,总会给人一种人山人海的感觉。聚会的时候教堂的屋子太小,坐不下,那么就聚集在院子里去听道。很多人即使家里距离教会几十公里,也要坚持来到教会。几百人非常整齐地唱着赞美诗,即使非常简陋的音响设备,信徒们也大多认真地听讲。如果教会有什么地方需要帮助,信徒也是乌央乌央地过来尽自己的一份力。而现在教会再有奋兴会之类的活动,虽然也相较于平常聚会的人数有所增加,但也不再有以往的那种人山人海的感觉了。信徒听道的时候似乎注意力也没有以往那么集中了。我见过的一个最凄惨的教会,教会要开奋兴会,结果第一天算上讲道的一共只有五个人。

所以在这样的对比之下,得出教会在荒凉,没有以前那么繁荣似乎理所应当。但是之所以说农村教会以前的繁荣是被眼睛欺骗,不是一种事实,乃是因为不了解农村教会的存在结构和其发展过程。

在大约30年前,农村教会的数量是非常少的。很多地方一个乡镇能有一间教会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信徒聚会的时候经常要走很远的路。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就曾经被我母亲用自行车带着到6公里以外的一间教会去聚会。而6公里距离在当时其实算是比较近的距离了。而在那一间教会里面,信徒的构成是来自于附近十几个村庄的信徒。即使如此,稳定聚会的人数也只有200-300人,并且这算是一个非常大的教会。这两三百人说起来其实不多,但是如果都集中在一个只有4间左右的瓦房里面就显得非常拥挤了。而“拥挤”这一个感觉,正好是让人认为人非常多的直观感受。如果将这两三百人放在现在农村那些能容纳四五百人的礼拜堂里,自然就感受不到这种“拥挤”,这样,对于“咱的家大啊,咱家的人多”的感受也就不会那么明显。

如果将这些信徒分散到各自的村庄,每个村庄就只有十几个甚至只有几个信徒而已。只是由于教会的稀少使他们聚集了起来,才形成了一种看似非常繁荣的景象。以人数相比,30年前那间教会有十几个村庄的信徒也就只有两三百人,而现在七八个村庄的信徒稳定聚会的人数也轻易突破300,农闲的时候甚至能500以上。因此从人数上来说,农村教会并没有进入大衰败。

农村教会的奋兴会也是同样的道理。从前教会开一次奋兴会能有远超教会容纳能力的信徒来参加,其根本原因也不是因为信徒多。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当时教会的容纳能力本身就非常有限,以当时来说,很多教会的聚会场所都是3-5间的瓦房,其中有一间要空出来作为讲道的地方,这样能让信徒坐着听道的地方就更加少。以当时来说,很少有一间教会能容纳300人的聚会,所以只能有一部分人在房子的外面,而现在即使有500人,很多教会也有足够的容纳空间。  

二是在开奋兴会的时候,当时教会按照惯例必须通知到几乎所有的其他教会,所以往往造成其他教会的信徒比本堂的信徒还要多。对于那些从外地来的讲道人来说,他们看到的现象就是这样海量的信徒,但是这并不是这间教会本来的样子。

而之所以要通知其他教会,其一是因为圣餐,因为圣职人员的稀少,农村教会吃到圣餐的机会很少,而每一次的奋兴会结束的时候必有圣餐活动,所以要借着这样的机会使弟兄教会也可以参与进来。其二是因为奉献,农村教会在当时来说信徒的奉献能力很弱,经常有一毛五毛的钱,而开奋兴会一是要管饭,二要开给传道人工价,所以很多教会都会有一些压力,而让更多的人来参加聚会,奉献数额自然也就更多一些,可以缓解这些压力。

在我所在的地区就曾经有一次所谓的“万人布道会”。从本质上说,这个名字只是个“噱头”,但人数的确很多。当时有一批韩国背景的传道人用赈灾的理由来到我们这(当时兰考地区有过一次洪水),在各教会通知他们要开一场“万人布道大会”。很多信徒一是因为有外国人,觉得新鲜,二是这名头的确很吸引人,三是他们宣称有极大的医治能力,所以几乎全兰考的信徒都过去了,为此似乎还惊动了相关部门事后的调查。但事事实上,这个韩国组织本身就是有问题的,他们只是很“聪明”地利用了农村教会的信徒很容易聚集起来的特点,为自己贴了一次金。这些本来就是基督徒的村民,到他们那里就成为了他们布道的“成果”,为自己换取更大的利益。

农村教会目前结构的转变

农村教会以前所谓的繁荣也正像这个韩国组织搞的那个“万人布道会”那样,只是一个假象而已。从人数上看,现在农村的基督徒是远远超过从前的。但是在教会里面却很难再看到那种“人山人海”的场面,则是有着其他的原因。

首先,如前文所说,以前农村教会里面大量的信徒,是由十几个甚至几十个村庄的人拼凑在一起的,拆分开来每个村庄的信徒数量其实并不多。而随着时间的发展,教堂的数量有所增加,原有的教会也有的分裂成数个,信徒不再需要跑几十里地去聚会,这样,单个教会的人数自然就会大量减少。

以兰考县某一个镇子为例,原来一个镇子上就只有一间教会,大量的信徒都是聚集在一个地方聚会。但是后来由于路途实在太远,就又出现了第二间教会,此时教堂的存在仍然不能满足信徒的数量,但是接着又因为种种原因,或是出于分裂,或是出于其他原因教堂越来越多。在最密集的区域,几乎隔上一公里左右就能有一做礼拜堂,这样分散下来每个礼拜堂的人数就都非常的少。前面说的那个奋兴会第一天一共5个人的教会正是其中一个,那间教会平时正常礼拜的也就只有二三十人。另有一间教会也是同样的情况,原来的规模很大,后来一分为五,其中最大的也能有一百多人,最小的则只有二三十人。所以如果去观察某一间教会的话,的确会觉得今不如昔,教会正在大崩盘。但里面的原因其实非常复杂。甚至眼睛看到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

其次,如今教会的独立性越来越明显。以往农村教会彼此之间开个奋兴会都要彼此通知,所以每次都可以有很多人参加。但是现在却很少通知其他教会了。其原因在于,以往出于资源共享和压力分担的原因,那样做的确非常合适。在一个什么都缺乏的时代,有专业讲道的过来讲道,有圣职人员可以举行圣礼,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情。但是现在则不一样了。大部分教会并不缺乏讲道者,虽然在质量上有些参差不齐,但满足聚会的需要是绰绰有余的。以往见个牧师非常困难,但在现在这个牧师遍地走的时代,信徒也不觉得牧师有多珍贵了。而在信徒的奉献上来说,也远远地超过以往。即使周日的奉献仍然不多,但是只要教会有什么活动,信徒还是乐意奉献的。只是这些奉献款教会大多留着建更大的礼拜堂了。

比如有一间教会,他们的讲道人员有二十多位。为了不亏待每一个人,他们一周安排两人讲道,一人一个小时。所以对于他们而言,自己的安排还轮不过来,又不愿意向外派人去其他教会讲道(其实其他教会也不需要他们派人讲道),自然与其他教会的联系越来越少。所以当资源不再需要共享,压力不再需要共担,每件教会都在忙着过自己的日子,自然也就越来越独立了。而在这种更加独立的前提之下,再想像从前那样聚集大批信徒的现象也就很少出现了。

第三,信徒的组成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往一间农村教会的人员都是由“纯粹的农民”所组成的。一年之中除了农忙时节,其他时候大多是无所事事的。尤其冬天的时候,也是教会活动最多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大家都没事干。但是现在不同,农村教会的信徒构成也有着非常多元化的现象。因为农民本身的身份就已经变得不再单一。他们首先是农民,其次还是工人,还有的是生意人,还有一部分人类似白领,还有手工业者等等。甚至一个人身兼数个身份。他们农忙的时候安心种地,农闲的时候做一些生意,生意不景气的时候外出打工,一年四季他们总有事情要做。所以他们并不能固定地呆在老家的教会里安稳聚会。也因此,现在农村教会里面大多是一些妇女、老人、病人等等。这也是很多人觉得农村教会在这一批人离开后就会消亡的原因所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他们的身份非常多元化,但作为一个基督徒的身份他们一直是拥有的,只是很少有时间出现在教会里而已。所以去统计信徒数量的时候,会发现这个数字远远大于周日聚会的人数。

农村教会及其社会处境

随着这种多元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民外出的时间越来越多,农村教会会渐渐地消亡吗?其实不会。除非农村消亡,否则教会会一直伴随着农村。原因在于:农民很少有人能够彻底脱离他的村庄。一是城市的生存成本太高,二是农村的居住环境也在大大改善。在年轻的时候他们外出努力地工作,但干不动的时候总是要回到农村。一方面要养老了,另一方面则必须帮着自己的子女带孙子。所以,妇女、老人多的现象并不是只在教会里是这样的,而是因为这是农村的普遍现象。整个农村都是以妇女老人小孩为主,又怎么可能让教会与众不同呢?

所以农村教会渐渐地会转变为以牧养这些留守人士为主,却不会真正地消亡。而且即使在人数上农村基督徒的人士一直在增长,但也很难形成超大规模的农村教会。也只有在一些发展比较不错的乡镇上才会形成一些规模较大的教会,因此这些镇子上的教会,以后有可能发展成当地的一个中心教会,其影响力再辐射到旁边的村落教会。

不是衰退,而是转变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农村教会并不是一直在衰退,而是一直在转变。这种转变是由于社会在发生着巨大的改变,从而组成教会的人也一直在发生着变化。在这种变化之下,原有的负责管理教会的人员由于其“使命感”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大多一直呆在教会,却没有与时俱进使自己成长,所以对于现在的教会有着一种严重的无力感,不知道前面的路是怎样的,也不知道当下该怎么做。这对于教会本身来说自然是不好的现象。但正如信徒所发生的改变一样,这些原有服侍教会的人员也会渐渐地换代,上帝自然会兴起适合这个世代的仆人继续服侍祂的百姓。

其实在这个时候,我所在的兰考地区教会正在发生着换代的现象。多个教会都有全新的教务组出现,服侍理念和对未来的态度与前人截然不同。曾经的服侍人员总觉得教会没前途,而新一代的人却总认为百废待兴,大有可为。不过他们的方向不再是重建从前那种人山人海的聚会场面,而是在服侍过程中,更加精细而有效,比如普及圣经知识、让信徒参与服侍、提高信徒的生命等等。而教会中的服侍人员也很少有哪里也不去只是务农和参加教会事工的了,而是多有自己的工作,学历和见识也大大增加。

之所以要梳理教会从前的兴旺是一种错觉这一现象,并不是要单纯地表示现在的农村教会非常好,而是尽可能地提供一种视角,可以更加全面地去观察农村教会。因为这是一个数量非常大的群体,不应该对其不管不问,更不应该以一种带着误解的眼光去看待。迷恋曾经的繁荣毫无意义,其实有不少人甚至深受其害。对于一些教会负责人来说,自己负责的教会人丁兴旺,看着心里就高兴,但是这种兴旺是虚的,那只是一个很大的地区由各个村庄少量的信徒所聚集起来的,那些信徒的数量太少,在他们的村子里毫无影响力。而教会的负责人却认为他们功劳很大,这些信徒是他们以后得奖赏的凭证,非但不思进取,反而固执地排斥现代社会和教会本身所发生的改变。这样只会带来更大的亏损,对神的百姓毫无益处。

农村教会一直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从未停止过。也因此观察农村教会的时候,不能够用一种完全静态的对比去下结论。她是活的,一直在成长,只是长到现在跟从前变得不一样了。但她仍然有非常多的缺陷,这些缺陷正是下一代人所要努力的地方。我认识一位长老,他说他们只适合服侍他们那一代人,新时代的教会要交给新一代的人去服侍。同样的,固守教会从前的荣耀,也是在用旧时代的观念去服侍新时代的教会,如同旧皮袋装新酒,只会裂开。

求神祝福祂的百姓,在这时代活出天国子民的样式。

(注:本文原载于《福音与当代中国》杂志第二期,本平台蒙允转载)

杂志信息.jp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