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以马丁•路德和约翰•加尔文的思想和经历为例,说明基督新教也源自早期的大公基督教会,新教是宗教改革之后大公基督教分出的一大支流,并简要介绍宗教改革时期的天主教改革以及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后的天主教改革。
3.约翰•加尔文
加尔文1509年7月生于法国北部。在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后,他本想攻读神学,迫于父命改学法律。1529年秋,他跟随路德的支持者、德籍教师韦尔马尔学习希腊语和《新约》。1531年5月,加尔文的父亲去世,他决定去巴黎专攻神学。他在巴黎学习了希伯来语以及拉丁文《圣经》,逐渐认为教会应当进行改革。
1534,加尔文的表兄、新教徒奥立韦唐译《圣经》为法文,加尔文为之作序,公开支持受迫害的新教徒,于是被教会定罪。同年10月,加尔文逃到巴塞尔隐藏起来,继续研究路德派的著作和《圣经》。
1536年3月,加尔文在巴塞尔出版他的名著《基督教要义》。此书初版时仅六章,到1559年最后修订版时达八十章,这本书是宗教改革时期一部影响最大的新教神学巨著,影响深远。
1536年7月加尔文路过日内瓦。他在这里恰巧遇到老友法雷尔,经老友相劝停留下来开展宗教改革。加尔文简化了教会组织,从信徒中民主选举产生神职人员,并且把天主教的七件圣礼减去了五个,只保留了洗礼和圣餐礼。在日内瓦,加尔文拟定的法规非常严格,少部分不愿遵守的人被驱逐出日内瓦。
1553年4月,塞尔维特因为反对三位一体学说并且著书宣扬其理论而被罗马教廷逮捕,被判处火刑,塞氏成功越狱。四个月后,塞尔维特来到日内瓦,加尔文知道后立即通知议会将他逮捕。随后,议会以全票判处迈克尔·塞尔维特和他的所有异端书籍以火刑。
1553年10月27日,塞尔维特和他的书被一起捆在火刑架上,他就这样死于火焰之中。从此以后,这个人的名字就永远与加尔文的名字连在了一起。
今天,在塞氏赴刑的山坡上立着一块石碑,那是多年后跟随加尔文的人们立的,上面用法文刻着下面这段文字:“我们是改教者加尔文的忠实感恩之后裔,特批判他的这一错误,这是那个时代的错。但是我们根据宗教改革运动与福音的真正意义,相信良心的自由超乎一切,特立此碑以示和好之意。1903年10月27日。”
加尔文工作勤奋,常常是抱病写作和讲道,结婚后一直没有子女。他死于1564年5月。
加尔文是位伟大的神学家,是公认的基督新教的系统神学领袖。他批判地继承了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的神学。他开创的改革宗神学应该说是新教神学里面影响最大的一派。他是改革宗教会的创始人。英国17世纪那些移民北美的清教徒就属于改革宗。
加尔文的神学一部分继承了当时教会官方的来自阿奎那的神学,一部分继承了奥古斯丁的神学,一部分来自路德,并且还有一些原创的思想。比如,他的原罪论和预定论来自奥古斯丁,他的特殊启示和普遍启示理论来自阿奎那(当然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时期)。因着上帝对人的特殊启示,人们可以认识耶稣基督得到宝贵的救恩;因着上帝对人的普遍启示,人们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上帝创造的自然界和人类的整个历史来更多地认识上帝。由于普遍启示这个理论很多教会讲得不多,下面摘抄一段加尔文的原话:
“至于星宿的运行,位置,距离及其特性的研究是需要专门的技巧,精确和勤奋的;上帝对被造界的护理既借这些科学的发现而更加彰显,人心就应该更加提高来思念他的荣耀。即使是缺乏智慧的人,只要有眼可见,对那在变换无穷而井井有条的无数天体之中所表现神工作的优美,也不致茫然无知,可见主对世上每个人都充分表现他的智慧。有非常技巧的人,才能用迦伦(Galen)的精确方法考查人身体各部分的关系,匀称,美丽和用途,但人身体的结构普遍被认为是非常灵巧,令人对它的创造者发出由衷的赞美。”(基督教要义,卷一,第五章)
从马丁•路德和加尔文的经历和作为中,我们可以看到新教的神学思想和组织架构是源自早期的大公基督教,但是有很大的革新,所以新教与天主教分离了。新教并非始自宗教改革,而是始自使徒时代。
4.梵二会议后天主教的改革
第二次梵蒂冈公会议(梵二会议)由教宗约翰二十三世发起,于1962-1965召开,是整个基督教历史上规模最大、参加人数最多、发表文件最多和涉及内容最广泛的一次会议。它作出许多重大的改变,从而掀起天主教在当代世界的革新运动。梵二会议发起了教会内部的革新和教会向外的对话,天主教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以下简单地介绍两项梵二的决议。
(1) 教会与非天主教基督徒、非基督徒的关系
这里的非天主教基督徒主要是指东正教、基督新教以及其他信仰基督的人士。教会认为天主教徒与非天主教基督徒仍有联系。首先都信仰耶稣基督,都享有基督徒这一美名;其次是都领受同一的洗礼,并且在其他的一些圣礼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一致性;同一位圣灵也在他们中间运作,圣化并坚固他们。所以天主教会称他们为主内的兄弟姊妹。
非基督徒包括有宗教信仰但不信耶稣为救主(犹太教、佛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与无宗教信仰的人士。对于非基督徒,教会认为他们也是天主所关心的,天主教也常常为他们祈祷,并愿意同他们坦诚地对话与交流。
(2) 教会与人类大家庭的密切联系
世界是人类历史的舞台,在这舞台上常有人奋斗、失败和胜利的痕迹。教会正视着世界和整个人类大家庭,并正视这个大家庭生活的种种现象。教会这样做毫无现世野心,“其唯一目标是在圣灵带领下,继续基督的工作,而基督降世,则是为替真理作证,是为拯救人类,而不是为审判人类,是为服务人类,而不是受人服务”。
那么教会如何为社会服务呢?由于教会的固有使命不是政治、经济方面的,而是宗教性的,因此,教会的服务有其自身的特色。如果环境允许,教会可以创办慈善事业,在这方面尤其以服务贫困者为目标;教会可以充分发挥信仰的特殊作用,在人心灵上建立和平与统一的基础,促进世界的发展;教会也能给予追求真理、美善、正义等的各式组织以支持;教会也热烈希望替人人的福利而服务,只要力所能及。
梵二会议向全教会和全世界宣布,罗马天主教会要“与所有一切有良好愿望的人对话”。梵二会议第一次宣布的对话政策,则更是一改近两千年来“唯我独尊”的态度,愿意“与分离的基督徒对话”,以及愿意与敌视了许多世纪的其他宗教和解,以便互相理解。梵二会议宣布罗马天主教会的对话对象也包括无神论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教会要奉行“政教分离”和“宗教自由”的原则等等。
梵二会议不再强调“教宗永无谬误论”。这有利于罗马天主教会与其他基督教会以及其他宗教和解。
梵二会议神学理论的核心是“基督中心论”。基督中心论对天主教的传统神学作了重大的修改: 不再认为基督舍弃了世界升天而去,只有等待世界末日时才再度降临,而是宣扬基督不只是天国的君王,也是现世的中心,这就避免了传统神学对尘世的忽视。因此这次会议认为天主教徒应当把世上的工作做好,更好地服务邻舍,从而更好地见证基督。这是天主教的一个巨大改变。
梵二会议之后,许多地方的天主教会都有所复兴,人数有所增加。
5.对天主教的几点误解
天主教称马利亚为圣母,并且封了很多圣人,如圣马太(圣马窦),圣彼得(圣伯多禄),圣奥古斯丁,圣德兰修女,等等。有些新教的基督徒以为天主教崇拜圣母马利亚和圣人(笔者之前也是这么认为的),并且向他们祷告,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天主教对人子耶稣的母亲马利亚特别尊重,他们相信马利亚生来就没有原罪,但他们并未把马利亚当作神来敬拜。
对那些因着上帝的恩典和自己的努力达到一种特别的圣洁仁爱品德的信徒,天主教会册封他们(比如使徒约翰,德兰修女等)为圣人,希望教友尊敬他们并且效法他们的品格和行为,并非要教友象敬拜上帝一样来敬拜他们。
天主教徒在祷告的时候会直接向圣父祷告,也会通过圣母或圣人向基督祈求,而新教基督徒通常是奉耶稣基督的名向圣父祷告或直接向主耶稣祷告。这是两个教会的一点差别,但天主教徒并非向圣母或圣人祷告。
下面简单说一下宗教法庭。宗教法庭是掌握权力之后的教会在13世纪上半叶建立的,目的是侦查和审判异端。历史上出现过多个宗教法庭,也处死了很多异端人士,所以后来常常遭人指责。这是教会所犯的错误,这个错误是历史性的。教会为什么要处死那些不肯悔改的异端人士?一个原因是避免教会因为异端思想而分裂,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会认为异端思想的传播会使那些受其影响的人离开正统信仰而误入歧途,从而死后堕入地狱。而异端人士本身也会下地狱。所以干脆将其烧死,以免他人受到其异端思想的影响。
随着认识的发展,教会认识到应当尊重与自己不同的思想和信仰,而将本来属于上帝的审判的权柄交还给上帝。各个宗教法庭陆续退出历史舞台。1904年,罗马的宗教法庭改为至圣圣部(Supreme Sacred Congregation of the Holy Office),并于1965年改名为神圣信仰教理部 (Sacred Congregation for the Doctrine of the Faith)。1985年起,成为今天的信理部,继续应对各种价值观对天主教教义的挑战与冲击。
一些曾经遭受宗教法庭不公正对待的人士陆续得到了平反。例如,意大利科学家和思想家布鲁诺由于坚持并且宣扬与教会的官方理论不同的学说,1600年2月被宗教法庭施以火刑。1889年,罗马宗教法庭承认烧死布鲁诺是错误的。同年的6月9日,在布鲁诺殉难的罗马鲜花广场上,人们树立起他的铜像来纪念他的勇气和功绩。
6.结语
天主教与新教的差异的确很多,如,二者对教义来源的看法不同,教会的体制不同,有些教义不同,敬拜方式有差别,等等。
天主教与新教的共同点也有很多:都信仰同一位上帝,都以耶稣基督为主;都相信圣经的启示;都相信《使徒信经》;有两个共同的圣礼---洗礼和圣餐礼。这是两者主要的共同点。
耶稣来到世上拯救罪人,直到今天他仍然在等候那些不认识他的人与他和好;我相信,他也盼望处于不同传统,不同宗派中的基督徒彼此接纳,彼此和好。
注释:
本文第2节中的历史资料摘自布鲁斯·雪莱的《基督教会史》;
本文第3-6节中的历史资料以及关于梵二会议的介绍主要摘自百度百科。
(注:本文作者为杭州一平信徒基督徒,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