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这个悲惨的日子。而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有一些留守南京的国际友人挺身而出,他们与中国人共患难,保护了不少人免遭日军的屠戮,并记录下了日军的暴行以及国人所遭受的苦难。约翰·拉贝先生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
约翰·拉贝(John Rabe)于1882年11月生于德国港口城市汉堡。他年轻时闯荡四海,到不少地方行商。1908年,他受德国西门子公司聘用,来到中国工作。
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德两国加强了经贸、军事方面的交流,拉贝于是被西门子公司委以重任,成为南京总部的总经理。
“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尽管中国军队在淞沪战场做了英勇的抵抗,打破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美梦,但由于种种原因,最终还是战败。日寇遂向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进攻。
面对兵临城下的局势,留守南京的贝德士、魏特琳、约翰·马吉等等国际友人,出于人道主义的精神,决定效法法国神父饶家驹在上海设立南市难民区的做法,在南京建立一个“南京安全区”, 为中国难民提供避难所。
当时约翰·拉贝刚从北戴河回到南京,尽管纳粹政府多次要求他回国,但他在中国工作、生活多年,对这里的民众怀有真挚的感情。他于是毅然留了下来,与中国人民同舟共济。拉贝在中国工作多年,拥有不少人脉,加上当时德国与日本之间特殊的关系,因此大家选举他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穷凶极恶的鬼子在朝香宫鸠彦(日本皇族)、松井石根等指挥官的纵容甚至命令下,在南京城市里烧杀抢掠,奸淫妇女,将繁华的南京变为一座“人间地狱”。在这场空前的灾难中,共有30万中国人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下。
拉贝见证了日军攻破南京后的屠戮行为,比如1937年12月14日,他开车来到市区,发现这里遭到了严重破坏,令人感到吃惊。而且车辆每前进100-200米就会压到被屠杀的中国人尸体。拉贝根据尸体上的弹孔判断,他们是在逃难时,遭到枪杀的。两天后,拉贝开车到工厂视察。当他路过中山北路和城门时,发现到处都是被杀害中国人的尸首,有的甚至堆积成一座小山。而且他从各处传来的枪声判断,日军在到处屠杀中国人。
拉贝所租住的小粉桥1号院子,正好在南京安全区内。他的家里很快挤满了人,总共收容了600多位中国难民。他还与贝德士、魏特琳等其他国际友人合作,跟日军斗智斗勇,竭力保护中国难民。他们多次跟日本领事馆交涉,谴责日军的暴行,极力阻止日寇对中国人杀戮。
当时正值寒冬,不少来到安全区的人处于饥寒交迫当中。为了解决广大难民的生活问题,拉贝带领安全区的国际友人,寻求各方援助,四处募集资金,购买了大量的粮食和药品。尤其是由于气候原因,不少难民患上了脚气病。于是他们想方设法,历尽艰辛,从上海等地购入了能预防脚气病的蚕豆,保障了难民的身体健康。
值得一提的是,拉贝为了救济灾民,甚至拿出了自己多年的存款,购买了不少物质。据统计,在南京大屠杀的日日夜夜里,拉贝等十几位外国友人在不足四平米的安全区内,总共救助了25万中国难民。
约翰·拉贝与其他英美人士不同,他是德国纳粹党员,并担任德国纳粹党南京分部副部长。在今天看来,他这个身份确实是个人生污点,但在当时的南京,却是一个“金字招牌”,成为众多中国人的保护伞。
当时他的住宅悬挂着万字旗,由于日本与纳粹德国之间的关系,日军不像对待英美人那样粗暴,在此收敛了许多。而且拉贝也有着比其他外国人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救助更多的中国人。据说,西门子公司内的中国员工,就是在他的帮助下得以保全的。
拉贝还可以相对自由地在南京城里游走,他也通过这个便利条件,拯救了一些中国人。比如1938年元旦,他看到一个美丽女孩的母亲在他面前跪下,眼泪夺眶而出。这位母亲哀求拉贝,去拯救她的女儿。拉贝走进她们家,看见一个鬼子赤裸地趴一位哭喊救命的少女身上。拉贝义无反顾地上前阻止,要求日本兵立刻停止兽行。由于他是德国人,鬼子只好放弃了奸淫,只下一句‘新年快乐’逃走了。
拉贝的义举,让很多中国人感恩,称他为“您是几十万人的活菩萨”。但也使不少日本官员怒不可遏,他们多次要求纳粹政府将他召回。拉贝尽量推延时间,等到南京局势缓和了,才交出安全区主席的位置,回到德国。
约翰·拉贝是南京大屠杀的亲历者,他除了救助中国难民外,还将日寇在南京的种种罪行写下来。《拉贝日记》共记录500多个日军暴行,被学术界公认为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有力地驳斥了某些否定南京大屠杀的谬论。
时光荏苒,南京大屠杀这场惨剧已经过去了八十多年,但我们不会忘记约翰·拉贝等国际友人在当时的义举,正是他们出于人道主义精神,保护了20多万中国同胞。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京ICP备07014451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25431© 福音时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