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的宗旨是救死扶伤,医院的标志是红十字,可以说是耶稣基督十字架衍生而来,里面蕴含着拯救与救赎。许多有着基督情怀医学工作者,他们以基督耶稣的心为心,以仁慈与博爱的情怀为职责使命,并将自己的医生职业看做是侍奉上帝,见证信仰的实践之地。就像万婴之母林巧稚医生告诉我们的:“怀着非凡的爱做平凡的事情。”
罗医生是一名精神科医生,同时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在他的治疗理念里,是在每一位精神病人的生命里看见隐藏的耶稣,而自己治疗的过程也是在服侍耶稣。有一次,罗医生接受了一位病人老刘,这是一位重疾精神患者,45岁,单身男性,家境也比较贫寒。
精神病是一种常发病、多发病。据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中国每年的精神患者呈直线增长模式,且往年轻化方向发展,这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重视与警示。精神疾病是一种侵害性、消耗性极其严重的病症,一旦患上此病,患者和家属都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与心灵伤害。
罗医生一开始接触老刘时,病人不肯与他交流,甚至孤僻到不让接近,更别说配合治疗了。罗医生指导,他心中充满了对疾病的担忧、对死亡的恐惧,也看不见未来的希望。老刘的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甚至可以追溯至童年早期教育的伤害。长期、复杂的心理问题修复起来非常不容易,需要医生有铁杵磨针、滴水穿石的毅力来坚守到底。
对老刘,罗医生首先采用了“先情感再治疗”的方式。他知道老刘的内心必定是恐惧与无措的,于是先和他进行情感的联结,给予他们情绪的安抚。当对方心里有了安全感,再引导他进行治疗。这样老刘也乐于接受,也不至于使医患关系变得很僵化。
这种“先情感后治疗”的方式是美国心理学家克劳德提出来的。“先情感”就是一种情感的沟通、一种情绪的安抚、一种关系的建立,这样的温情与真挚使接下来的“后治疗”变得更加有效果,有持续力。
而且罗医生还告诉老刘:精神疾病只是一种心理机制的逆向反应,你不必感到自卑与丢脸,要勇敢面对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以获得高质量的生活水准。与此同时,罗医生还与他的家人、亲友进行沟通,让他们消除歧视,拥抱老刘。这就是治疗没有偏见,大爱温暖人心。
在治疗上,罗医生对老刘进行药物支持、饮食调理、康复训练、心理调节等四方面的护理。他还鼓励老刘多读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书籍,多参加一些有意义的集体活动等。与此同时,为了让病人获取更好的维生素补给,罗医生还经常为他准备各种水果。
现在,老刘已经基本摆脱抑郁、焦躁等不良情绪,已经朝着心理阳光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可以说,在这期间,罗医生都将老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亲切地称他为“叔叔”,而老刘在罗医生这里感受到的是浓浓的温情与真情的关爱。总之,罗医生就是向基督徒护理先锋南丁格尔所说的:用一颗同情之心和一双愿意工作的手抚慰患者心中的干涸,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拥抱阳光。
当然在治疗老刘的过程中,罗医生还用了一个秘密武器,那就是信仰与祈祷。他不但默默为老刘祷告,还引导老刘听赞美诗,唱赞美诗,并且还为老刘讲解圣经。老刘虽然是一名慕道友,还没有正式归入基督,但是他却被罗医生的信仰生命所感染,与此同时更是被圣经和赞美诗所吸引。现在,老刘不但自己向上帝祷告,唱赞美诗,还能将圣经上的故事讲给家人听。老刘说:“赞美诗让我学会了赞美生活,赞美上帝,摆脱了阴郁与愁苦;圣经让我认识了上帝与永恒;祷告让我学会了倾诉与排解,更是让我在祷告中更加亲近上帝。”
在老刘康复的过程中,信仰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上帝给人带来了安慰,盼望,信心与力量,而主耶稣本身就是对病人的一种治愈。圣经中告诉我们: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上帝是耶和华拉法的神,给我们带来医治;上帝是耶和华沙龙的神,给我们带来平安。
圣经中告诉我们:当你在病榻时,上帝会为我们擦干泪眼,并疗愈我们一切的伤痛。上帝他本身就是我们最好的治疗者,他不仅医治身体的疾病,更是我们心灵的疗愈者,灵魂的大牧者。
作为基督徒,罗医生治疗病人的原则就是以基督之怜悯让每一天的工作都充溢着浓浓的温情与爱意。一位基督徒医生就是一朵小花,每一朵小花,都在努力吐露芬芳。当千千万万朵小花汇聚,就能照亮整个病房的荒芜与阴暗。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