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北门基督教堂:探索提供社会公共服务的新路径!

作者: 高静
来源:福音时报
2020-09-23 11:08:13
分享与播放

一个城市核心地段的基督教堂,在非宗教活动的时间把教堂的一部分作为公共场所主动对社会公众开放提供基本的休闲设施,充分调动和运用义工组织作为保障,维持教堂的开放安全和正常运转,漳州城区的北门基督教堂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案例。

与佛教场所普遍对公众开放、甚至大多成为人文旅游景点的情况不同,我们所见的大部分基督教堂都稍显陌生,似乎并不是一个可以随意进出的公共场所,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在它看似严肃的外表之下,也弥漫着某种神秘感、敬畏感和距离感,让人望而却步,尽管有时它并没有关闭自己的大门。

漳州北门基督教堂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开放与教会接待信徒和慕道者不同,并不具备特定的宗教性意义,而仅是用自己的资源提供了一个近乎纯粹的公共空间,公众可以在有需要的情况下进入教堂大堂休息、看书、聊天、看电视、取热水、使用卫生间,还有乒乓球等休闲运动,它甚至还是公交线路的停靠办公点,任何来访者都是受到欢迎的,无论你的身份是不是教友,都一样可以享受教堂提供的这些无偿服务,这对基督教来说,确实是鲜有的个案和尝试。

北门基督教堂向公众开放见闻

北门基督教堂对外开放的理念从他们还未建有教堂时便已产生。北门教会由一个普通的聚会点发展而来,在逐渐的发展壮大中开始实践自己的宗教理想。教会负责人黄牧师既是教会的创建者,也是开放理念的倡导者。一次偶然的事情,让黄牧师深受触动,那也是她想要将教堂向社会开放的一个触发点。

2003年,教会买下了一个旧厂房将它改造成教堂,并重新进行了粉刷,那时在教堂的外墙壁上曾印刷了一段《圣经》的文字:“凡劳苦担重担的人可以到我这里来,你们就可以得到安歇”。在附近工作的一些环卫工人、建筑工人等体力劳动者看到这样的标语就疑惑地跑去问她们:“你们这外面写着劳苦的人可以来休息,那我们这样的人算不算?我们可以进去休息吗?”黄牧师当即表示十分愿意将空闲时的教堂提供给他们使用,以方便劳工们午休,于是劳工们便有了这个能够躲避烈日稍作休息的地方,他们很感谢教会为这些“城市里的陌生人”所提供的安静角落,给了他们莫大的心灵安慰,从那时起教会便真正开始有了对公众开放的想法,黄牧师坚持“基督徒要祝福这个社会,就要让社会看到”的理念,真诚的打开了教会通向公众的大门,并开始逐步探索更好的服务。

2008年教会通过原有教堂的土地置换在漳州市区的繁华地段获得了新建教堂的机会,为配合城市建设规划的需要,北门基督教堂要建设成为漳州市区的地标性建筑,加上新教堂位于十字路口交通要道,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新教堂建成后,有很多人建议一楼可以改造成店面用来收取租金,但黄牧师认为这会把教堂塑造成商业氛围过于浓厚的地方,与庄严神圣的氛围不够协调,她延续了过去开放教堂的思路,将新教堂的一楼大厅按照公共空间的使用方式进行了布置和装饰,并且365天完全对外开放,新堂建成的几年来,共开放接待近10万人次。

一个有温度的地方

在一般人的认知里,随便进入教堂是不被欢迎的,何况看到这么壮观华丽的教堂,一开始大部分人并不敢进来。一天一位负责教堂周边清扫工作的女环卫工人在教堂门口的路边歇息,黄牧师走过去跟她打招呼,女环卫工误以为是要责怪她清扫不干净,心理上充满了防备,当黄牧师说明了是想要邀请这位环卫工人进去休息时,她十分的惊讶,没想到这么漂亮的教堂竟然还为城市工人提供免费的服务。在这之后,黄牧师发现,教堂周边总是被女环卫工清理的十分干净,而这样良性的互动更增加了教会向公众开放的信心。为了让公众放下顾虑,教会想了一些办法:他们在门口树立了宣传牌,通过音响设备播放轻音乐,在电子屏上滚动播出欢迎词,做这些都是为了让公众感觉亲切、放松戒备。

新堂向公众开放后,曾遇到很多有着不同故事的人,他们因各种原因在教堂中出现,黄牧师已经记不清他们的名字,但对他们的故事却记忆犹新。

A先生:一个身患残疾的人,因违反交规被处罚,与警察发生摩擦,他心里感到无法接受,认为自己明明想好好做人却没有空间,于是萌生了杀害那位执法交警的想法。当时义工发现他在教堂里哭泣,就上前与他交流,在了解了他的想法后,及时阻止了他的这一行动,给予他关心、安慰和告诫,对双方之间的摩擦进行调节,并与警察部门沟通报告。

B少年:一个高中生因父母经常吵架而产生了轻生的想法,她无处可去的时候来到了教堂,在这里跟着教会劳动生活了一阵子,义工们的帮助、交流渐渐让她认识到人活着要做更有意义的事,克服了消极避世的想法,愿意重回家庭了。

C乞丐,一个卫生状况很差、腿脚不便的流浪汉,经常出现在教堂,因身体发出臭味,别人都不愿和他坐在一起。义工甘先生和夫人却愿意接近他,时常关心帮助他,将自己的衣物给他穿,生病时给他送药。流浪汉后来不但自己的形象大为改观,还积极参与教会的其他帮扶活动。

教堂还会碰到吵架的夫妻、重病患者,甚至是一些精神病患者、心理疾病患者,在义工的追踪帮助下,他们大多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有的精神状况还产生了积极的转变,这些人与教会本没有关系,但在得到教会的帮助后,自己的人生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

爱心年夜饭

从2003年开始,北门堂就有了年夜饭聚餐的传统。大年三十的免费“爱心年夜饭”活动,让那些无法在传统佳节和家人团聚的人多了一个可以相聚的地方,一些特殊的人也会被邀请来参加活动,包括教堂在开放过程中结识的那些形形色色的城市人。

教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发送除夕年夜饭的通知,只要是有需要的人,不限宗教信仰,都可以报名参加。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外来务工者以及无家可归的流浪者,这样的一群人其乐融融的聚在一起,共享节日的温馨和美好。教会提前预备足够的自助餐食,购买礼物,在除夕夜的晚上义工用专车接送行动不便的残疾人,聚餐过程中有表演也有抽奖,吃不完的食物还可以打包回家,2019年除夕就有300多人参加聚餐。

年夜饭既是一个团圆的场合也是一个平等的场合,乞丐、孤寡老人会和企业家、领导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弱势群体在这里受到的优待,让他们感受到了温暖和关爱。                                           

庞大的义工群

在一楼大堂开放的时间里,每天都有义工在教堂一楼大堂做接待引导工作,向公众提供无偿的咨询、帮助等服务。根据教堂开放的需要,在新堂的每一层都设立了楼长,专门负责本层的卫生、秩序及接待工作。这些义工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普通职工,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医生、教师、记者,有的是企业家,大家都愿意在义工服务中享受和分享快乐。义工组织反映迅速,组织高效,一呼百应,不但完全能够应对365天开放带来的工作量,还是教堂运行管理、公益慈善、教堂活动的中坚力量,他们就是北门堂的“多加义工服务中心”。

多加义工服务中心于2016年注册登记,依托漳州北门堂组建,义工按照需要被划分成若干部门或小组,由具体带头人负责安排相关工作,其内部已经建立起了非常规范化的组织制度,每日排班人员次序和职责非常清晰。义工成员们经常在义工微信群里互通各种信息,将教堂里一天发生的事情做好记录,互通信息,以便于交接各自手头的工作,团队协作非常流畅。

义工组织当中虽有人员流动,但总体上呈现出人数增长的趋势,一些接受过帮助的人也自然地被吸纳进来,受助者成为助人者。多加义工服务中心在帮扶弱势群体、开展公益慈善事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支义工团队担负起了北门堂开放后的整体管理工作。

为了保证大堂开放的同时不影响教堂其他功能的发挥,也出于对公共场所和聚会、办公场所安全性的考虑,北门堂对一楼与其他楼层进行了隔离式管理,一楼至楼上各层的电梯需有专人持卡解锁尚可使用,开放的公共空间限定于一层大堂,以防止过多来访者干扰教堂的正常秩序,有需要时来访者可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入其他各层。教堂各处安装了摄像监控设备,在每天关闭大门前,义工要对每层楼进行巡查,以确保没有外来人员滞留在教堂内部。

教会对社会需求的回应

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但宗教信仰的实体却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学者指出宗教信仰的私人性指三个方面:“其一,信仰本质上是私人的事;其二,是指私人的信仰选择自由;其三,指宗教功能从公共领域退出而成为一种私人的事情。”

一方面从信仰上看,基督教在中国社会的私人化倾向明显,另一方面从实践上看,基督教从事社会服务的主观动能仍十分强大。基督教的义工团队几乎是每个教会的标配,而像多加义工服务中心这样形成了一定的组织规模,正式以社会团体的名义开展社会服务或公益事业的基督教社会组织也越来越多。基督教文化体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爱”之精神,超越世俗的神圣之爱,从信仰出发形成的道德意识,“爱上帝”“爱人如己”是神人关系、人与人关系的表达,作为耶稣的仆人他们具有独特的谦卑精神和奉献精神。宗教慈善有其信仰内因,其社会表现往往体现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和扶助等方面。

因为直接面对信教群众,教会对社会不同阶层和群体需求的体认和回应有着更加敏锐的触角,在经营好教会事务和教会建设的同时,以一种积极的、肯定的态度来回应社会,将“博爱”的文化关怀照进现实。

如北门堂多加义工团队,每年组织到乡村义诊,每周免费为社区老人义诊。2009年开始,到贫困地区开展义诊服务,10年来服务5000多人次。义工团队还注意到孤寡老人群体,悉心为他们提供服务,每天探望,帮助老人洗澡、剪发、送食物,在老人过世后,义务帮助他们做好善后的事项。北门堂在新堂的四楼设置了爱心食堂,每个星期天为70岁以上的老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午餐。渐渐地,这支训练有素、用心服务的义工团队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由于社会工作做得好,北门堂声誉也越来越高,成为了漳州市最有影响力的教堂之一。

从在教言教到“与人为邻”,从信与不信的对立到以爱之名的关心帮助,基督教的社会事业度己度人,从关心“圈内人”到关心“圈外人”,从关心教会事到关心家国事,这是当前基督教回应社会需求的一个较为恰当的表现。

以教堂为核心,以教会团队为主体的社会服务供给,已经展现出了它的许多优势:灵活性、互助性、基层性、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并且主观愿望强、团队合作好。教堂的开放与团队的建设同步行走,已经成为教会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两只臂膀,将信仰的能量转化到社会服务中来,回应社会的需要。

基督教堂作为社区宗教生活的公共空间,在提供社会服务方面仍有一定的空间。教堂与寺庙宫观一样,是宗教与社会大众展示与连接一个重要载体,强调宗教的公共性,就是强调宗教团体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关注。宗教资源回馈于社会,为社会服务,让宗教在公共领域真正体现出其公共的价值,这也是当前宗教中国化走向实践层面的一个可行的途径。

实际上“爱”的实践神学要求中国教会走出其自我构建亦可能自我封闭的信仰“暖巢”和教会之圈,在当代火热的社会中作见证、起作用。通过默默奉献、服务社会之道,成为社会的主人翁,使自身成为和谐社会有机运转的润滑油,展现不染尘埃、高风亮节的社会形象,以宗教的现实关怀融入社会建设,建立让更多人有感的中国宗教命运共同体。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