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过六一是怎么来的?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1-06-01 09:27:15
分享与播放
儿童节(1)

“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社会各界都纷纷组织活动,为少年儿童们营造欢乐的气氛。但是很少人知道,中国最早的儿童节原来并不在6月1日,而在4月4日。

20世纪前,中国并没有有儿童节的概念,这是传教士以及中国有识之士等群体所兴起的西风东渐的结果。1930年7月,天津的一些有识之士提出“最近因鉴于国人身体孱弱不堪,致有东亚病夫之讥,现为改善人民身体,使之康健,不得不由根本着手,故拟举办儿童幸福宣传周,此即儿童康健比赛会”。

1930年10月12日,天津举办了以儿童健康为主题的“儿童幸福运动会”,开始了长达一周的活动。

活动引发了不少人对儿童的关注,一些学者认为:“四日以来,诸位大夫所讲演关于儿童卫生常识,希望听讲诸君以后对于自己婴儿之养育,要依法去做……希望得奖儿童之父母,更要在注意儿童康健之外,且注意其个性之发展,俾养成儿童健全之思想……”

后来,由于各地也像天津一样,举办“儿童幸福运动会”,因此,国民政府决定,从1931年开始,正式确定“儿童节”,将时间定在每年4月4日。

民国时期的儿童节,全国各地都会举办活动庆祝。除了爱国教育外,还有童子军游行、各类文艺演出以及孩子互赠礼品等等内容。而一些教会学校,也会在儿童节当天发放一些礼物。

当然,民国时期的儿童节基本还是在城市举行,很多偏远地区的孩子根本享受不到这样的福利。而且民国时期国家动荡,特别是抗战爆发后,无数中国儿童经历了国家的苦难,流离失所、沦为孤儿者数不胜数。

因此,那个时代的孩子,与现在的孩子不同,并没有太多儿童节的金色回忆。

在《三毛流浪记》这部老电影中,出现了儿童节的童子军游行的片段,背景的广播和路边的横幅都在说着“儿童是国家未来的主人翁,我们要爱护儿童,要尊重儿童。要给孩子水果、衣服、文具。”这基本反映了四十年代末,中国大城市过儿童节的场景。

我们可以借此片了解当年的情况。当然,这部电影是讽刺当时社会的,童子军的幸福儿童节与三毛等流浪孩子的悲惨生活形成了鲜明对比,从而批判了国民政府的伪善。

而我们现在的“六一儿童节”,是在新中国建立后出现的。这个节日的起源伴随着一段悲惨的历史。1942年6月10日,在利迪策村民的掩护下,捷克游击队暗杀了臭名昭著的党卫军头目海德里希。纳粹德军为了报复,屠杀了利迪策村所有成年男子,并把妇女儿童送往集中营,其中将近90名孩子死在了毒气室。

利迪策惨案震惊了世界,在1949年11月莫斯科召开的国际民妇女联合会上,与会者揭露法西斯主义残杀、毒害儿童的罪行。为了保障世界各国儿童的生存权、保健权和受教育权,并改善他们的生活,会议决定以每年的6月1日为国际儿童节。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了新中国的支持,在1949年12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规定“六一”国际儿童节为中国儿童的节日。1950年3月30日,教育部发出通告,规定6月1日为儿童节,废除旧的“四四”儿童节。目前只有中国的台湾地区仍以4月4日为儿童节。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