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雅各医生(James Laidlaw Maxwel)1836年生于英国苏格兰,1858年进入爱丁堡医学院学习,并于1863年底以医疗宣教士的身份,踏上中国的土地。
闽南地区是马雅各所属的英国长老会重要的事工基地,因此他来到了厦门学习闽南语。1865年,接受差会派遣,前往中国宝岛台湾宣教,成为近代台湾福音事工的重要人物。
马雅各在台湾“一手拿着《圣经》,一手拿着手术刀”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宣教生涯。他先在台南府城开设看西街医馆,为宝岛最早的西式医院,此后又把医疗事工拓展到台湾其他地区。
他高超的医术,高尚的人品得到了台湾同胞的欢迎,求医者络绎不绝。而他也促进了台湾医疗卫生的发展,是现代医学在宝岛的奠基人。此外,马雅各强烈反对英国的鸦片贸易,在台湾设立“鸦片戒毒室”,帮助当地人解除烟瘾。
马雅各的医疗宣教取得了一定成绩,教务从沿海的台南,拓展到内地的凤山、阿里港、屏东、东港、木栅、拔马、岗仔林等等地区。马雅各也因此成为近代台湾教会的奠基人之一。1921年,马雅各安息主怀。
1868年,马雅各与女传教士安妮·古道尔喜结连理,并生有两个儿子,他们都子承父业,成为来华医疗宣教士。
长子马士敦(John Preston Maxwell)生于1871年底。年轻时在伦敦大学攻读妇产科医学。学有所成后于1898年踏上中国的土地。
次年,马士敦前往闽南的漳浦源梁医院(今漳浦县医院)从事医疗工作,担任医院的外科主任。他经常带着吴坝牧师到乡下巡回行医,医治病患,得到了乡民的欢迎。
1904年,马士敦前往泉州永春,主持永春医馆(今永春县医院)。他拓展了医院的规模,增加了医疗器械,在偏远的永春,建立一所现代化医院。马士敦在永春教授学生,不少人都成为当地名医,服务大众。
民国年间,马士敦还因为救治伤兵,得到了北洋政府的嘉奖。
1919年,马士敦前往北京,成为协和医学院的妇科学和产科学教授。他在此教学、研究,在妇产科领域上日益精进,1929年成为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院士。
1928年,协和医学院有位来自鼓浪屿的年轻姑娘,引起了马士敦的关注。他们很快成为了良师益友。这位姑娘也在马士敦的严格、精心培养下,在妇产科方面突飞猛进。而马士敦也力排众议,大力帮助她,是其成为北京协和医院第一位留院的中国女医生,甚至仅用半年时间成为总住院医师。
这个鼓浪屿姑娘就是中国妇产科医学奠基人林巧稚,正是遇到了马士敦这个伯乐,才有了她日后的巨大贡献。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林巧稚刚担任医生不久,接生了一个叫袁小孩的婴儿,而他就是现在全民敬仰的袁隆平院士。
在华工作40余年后,才回到了英国,直到1961年以90岁高龄安息。
马雅各第二个孩子马雅各二世(Dr.James Laidlaw Maxwell)比马士敦小两岁,同样以医疗传教士的身份来到中国。
他从伦敦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后,于1900年跟随父亲马雅各到台湾新楼医院工作。1923年前往大陆担任中国“博医会”执行干事。1937年成为中国红十字会总干事,并积极投入中国人民的抗日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
马雅各二世是位麻风病方面的专家,致力于中国麻风病的防治工作。他从中国红十字会卸任后,于1848年在杭州近郊建立一所麻风病医院。1951年,在华工作五十年的马雅各二世在杭州因为疟疾安息。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