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晚上,与妻子看了一部感人的电影《企鹅布鲁姆》。一个幸福的五口之家,一趟美妙的泰国旅行,因一个意外,变成了一家人的噩梦:
女主在女儿小诺亚的邀请下,登上了一座塔楼,背靠的栏杆意外断了,从高塔跌落沙坑,摔断脊柱,下半身瘫痪了。女儿幼小的心灵,从此活在自责和伤痛中。整个电影也是从这个小女儿的视角一点点展开。
有一天,小诺亚在一棵大树下发现了一只同样摔伤、刚出生不久的小喜鹊——起名叫“企鹅”。从此,这个五口之家多了一名成员,大家都没料到,妈妈和女儿破碎心灵的医治者,竟是这样一只呆头呆脑的名叫企鹅的喜鹊。
妈妈的伤痛,在于突然之间失去了妈妈的职责和意义,所有重担全压在丈夫一人身上,儿女半夜发病不再轻唤“妈妈”,而是呼叫“爹地”。自己成为一个家庭的重担,从此人生黑暗一片。
女儿的内心却以为是自己邀请妈妈上了出事的高塔,罪因在己,从此自己捆锁心灵。
然而,小喜鹊的成长和受伤,以及终于展翅高飞,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和安慰,虽经患难,这个家仍是有爱的。爱,带来的医治;带来了欢笑,让妈妈走出黑暗,进入光明,开始学习划橡皮艇;也释放小诺亚走出心灵的暗室,让孩子明白:不该归罪于自己,妈妈依然爱她,仍是他们满有喜乐的妈妈。
故事讲完了。如果仅仅归于温情和家庭,也很好,很感人。但我想,如果治愈就是终结,太浮浅了点。
我们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许多苦难,甚至是一生都难以愈合的创伤。
但当我们只活在自己里面,注目的,只是自己身上的创口,结痂了,仍要拨开看一看,哭一场,那么,创口永不会痊愈。我们永远是那个受伤的小孩,永远是坐轮椅的瘫子;永远不能关注到身外的世界,甚至一只受伤的喜鹊的哀鸣!
但圣经上讲了一个极悲惨的人,他叫约伯,上帝把他和他的家交在撒但手中,约伯失去了一切财富和儿女;又从头到脚生出毒疮,在此苦难光景中,上帝却命他为朋友代祷!这是个奇怪的命令。上帝不该让约伯的所有朋友为约伯代祷么?怎么回事?受苦、受剥夺、受伤害的不是约伯么?怎么能为别人祷告?
这就是重点!苦难,没有原因;也不问结果。上帝命我们在自己的苦难中,却要关注他人,为别人的福祉祈求,为别人的罪过认罪;为别人的伤痛代祷……
圣经只简单告诉我们:“约伯为他的朋友祈祷,耶和华就使约伯从苦境转回。”(伯42:10)
原来,我们负伤,是为了更能体味他人的伤痛;我们得医治,是为了作别人的医治者、安慰者;我们被救赎,是为着遵行主的教导,为他人而活,为他人祈祷,为主的缘故爱人如已,使我们从自私的老我里被释放出来。然后,我们就从苦难中进入更丰盛的人生,我们的苦难也就有了恩典的印记。
那个仅剩一把面、一点油的穷寡妇,也是因为遵行了神人的吩咐,先为神人作一个饼,神成了她饥荒年代源源不绝的供应者,面和油从此不见少,直到饥荒结束。
主耶稣说:“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已,背起他的十字架,来跟从我。”(可8:34)
有人说基督徒是最喜乐、最幸福的人,不一定是将来到了天国,而是在世上的日子,我们已经得了生命的秘诀,那就是舍已,是为主的缘故爱人!
主是我们生命的中心,我们的视角不再是从“我”出发,而是以上帝的怜悯、慈悲和仁爱,如此,感知的是他人的需要,是他人的疾苦,是主的使命和呼召。如此我们就不会再有任何心理问题,而是“救了生命”,神藉我们的与主同死,治愈了我们的心,使我们成为主眼中的至宝,阿们。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河南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