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而模糊的历史人物常常让人念想更久,就像童年小村里的“等叔婆”,“等叔婆”是我的老邻居杨阿等的夫人钟良妹,我们小时候都叫她“等叔婆”。
那天我和童年老邻居昭秀叔微信,年逾八十的他说:“我们凑成一桌大概十人左右,都是八十岁左右的邻居,八十岁你还早嘞,何况又那么远,缺席是必然的。”看完,让人更想念我的老邻居们了,尤其“等叔婆”。
先说圣经中提到女性外表的美丽可能是肤浅的,内心的丑陋却是深入骨髓。真正的美丽禁得住一看再看的,就像《以斯帖记》中以斯帖为代表的“贤德”型, “贤德”指有美德、贤慧,除去体贴温柔外,还包括勇敢、智慧等特点。
我已步入耳顺年,所以我怀念小时候住了十余年的石壁潭,更怀念小村精神形象长辈“等叔婆”,她就像经文所云:"她一生使丈夫有益无损。"(箴31:12)
虽然我与昭秀叔相隔数千公里更多年不见,这回却为写“等叔婆”特意问候了昭秀叔叔,也让昭秀叔叔更怀念他的母亲。这位客家女人生于民国八年,七十八岁时去世。
等叔婆生于文盲无数的年代,女道不同于男纲,所以从小到大我看等叔婆就是“特殊女人”,她也是小村许多女性的学习偶像。因为她曾读书识字所以看她有知识;她家买了福昌街第一架电视机所以看她有见识;因为她擅音乐曾受邀中广所以看她更有常识;因为她在长媳生完长女不久后自己也产下么女所以看她更有胆识。
岂知这位识识皆通的女能人曾有深渊童年?她出生第二天就被转送做养女,十四岁被退回生父母再辗转被卖到杨家,十七岁正青春年华时下嫁杨阿等,从此不辞辛劳的一生便定格在杨家了。据悉客家庄后辈怀念她的人不少。
等叔婆总是我童年记忆精华的部份,我看她的旧照,那眼角总显得特别有英气,嘴角有绝不求援的傲气,手脚麻利总有股锐气,最神气的是她穿起众多儿女为她添制的衣服时,显得特别洋气!这样一位神奇女性自然常被外人请去做媒婆,就为沾讨她身上带着的贵气及书卷气。
我看等叔婆一生最运气的事应是做养女时曾读书几年,这机会让她此生便气贯长虹,不同于小村里的其他女人,从此一生重视知识更为子女争取学历,年轻的她即使要到头前溪河坝田工作,也要求孩子好好读书。她的十个子女有一半以上获大专甚至大学学历,最老的大学生杨昭秀已年近八十,这张成绩单绝非当时客家女性所及,口碑成为许多人学习的智慧榜样。
我家离等叔婆家一百公尺左右,她家并非大户人家而是大口人家,除了等叔婆外,多亏还有位认劳认命的长媳,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我从小就见她俩在厨房客厅忙碌着。
我们两家虽然经济实力类似,但她家总显得另类。记得我六七岁就因为她家的电视机天天上门,那可是小村福昌街的第一台所以意义非凡,这带动街坊开始从连续剧晶晶认识了杨丽花,不久后我家自然也买电视了。后来天天爱上她家是因为她家接圣诞灯泡订单,这得力于她有位吃苦长媳,让我们也有外快可挣,十几岁时当然爱在放学后上门做小手工。
爸妈后来为了更远大的方向,带我们搬离石潭小村,所以记忆中少有耄耋之龄的等叔婆,印象中的她永远有智力、体力也有美丽,如今若仍健在就逾百岁了,如今杨家最老女人是她的长媳,也与等叔婆一样勤劳欢快,和笔者老妈妈守望相助无话不谈。
过去的事,大部分都叫人难以置信,这些生活痕迹都不是田野调查而是真实记忆,自然刻骨铭心,我没有遗憾只是特别珍惜。
重阳节已过去,若再吃了冬至汤圆,接下去的中国大日子就是春节。遥想当年等叔婆的大口之家过节是庞大又热闹的,那又让等叔婆与长媳忙碌了。
人愈老愈想念童年时候的长辈身影,每次返小村遥望头前溪,河水不曾干涸仍承载岁月,千江有水千江月,我怀念离去多年的等叔婆,她只是曾陪走我童年一程的邻居朋友,但也是让人怀想一生的朋友,一代代人来人往。
感谢主,让我们特别怀想全天下那些默默支持我们的女人们:老婆、老妈、老祖母、老外婆、姑姑、婶婶 、舅妈、女朋友、三姨太……当然还有等叔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