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时死有时”,“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在教会日常侍奉中,信徒的追思礼拜是教会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事工。“与哀哭的人同苦”,“往遭丧之家,强如往宴乐之家。因为死是众人的结局,活人也必将这事放在心上。”
对于年纪老迈、体弱多病的信徒,应当是教会的事工的重点,要经常进行看望代祷,鼓励劝勉,帮助排忧解难。对于病危者要进行临终关怀,帮助他们减轻病痛,交流沟通,了解他们的未了心愿,尽量帮助满足,用神的话语安慰劝勉,认罪悔改,安静心灵,消除恐惧,心存盼望使他们平安喜乐,预备见主。对于尚未受洗的,如果其愿意接受洗礼,可请牧长来进行施洗。
对于突然遭受天灾人祸不幸离世的丧家,教会应当第一时间前往,探访安慰,帮助料理后事相关事宜,以体现主里的彼此相爱。
信徒离世后,事主要与教会协商,是否按照基督教礼仪举行追思礼拜,如有遗嘱要遵照遗愿,如没有,要与子女等亲族协商沟通,必须完全同意。如商量不通,教会就不便介入。
中国是礼仪之邦,丧葬礼仪源远流长,既有弘扬孝道的优良传统,但也有许多与现代文明不符合的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陋习:比如焚烧纸钱、看风水选墓穴、僧道开路、上香摆供祭拜,以及薄养厚葬、盲目攀比,有的动辄花费十几万元,请各种娱乐团体演出,只是为了图虚荣、争面子,还有的雇人甚至哭丧,实在失去了哀情,成为闹剧。作为基督徒,不可效法随从。
对于教会来说,追思礼拜举办的有序、有意义是事工的重要目的,教会的丧葬礼仪应当庄重简洁,送别信徒,寄托哀思,激励生者,思考人生,宣扬真道,传扬福音,荣耀主名。
追思礼拜前布置灵堂,只放逝者遗像,以鲜花簇拥装点。不得摆放其他物品。
一些地方有送花圈的习俗,与世俗不同的是花圈以白色为主,中间有一鲜红的大十字架,因现时环保原因,花圈禁止焚烧,事后无法处理,所以又有了可租用电子花圈;有的教会认为花圈在圣经中是祭祀假神的祭物,故而不送花圈。
参加追思的牧长及事工,要着装严肃,以黑色为主,大多身穿圣衣。
追思礼拜中,首先要进行宣召,声音要庄严肃穆,清晰洪亮。所选经文要富有感染力,具有宣告性,一般经文为启示录14:13:“我听见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死了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息了自己的劳苦,做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一些地方的圣乐队,身穿制服,现场奏乐。诗班身穿圣衣唱诗,诗歌可选用有关感恩、复活、末日、安魂曲、荣归天家、永生盼望的诗歌,也有逝者平时喜爱的赞美诗。如《耶和华是我的牧者》《千古保障歌》《追思歌》《睡主怀中》《有一福地》《仰望天家歌》《与主接近》《赞慕福地等》。
读经,选读圣经符合丧礼的经文,主要以盼望、复活、归回、天家、永生等内容,在诗篇中就有许多,如16篇、23篇、90篇、119篇、121篇等,还有赛40:1—5;新约的太18:1—5;约11:25—26;罗8:28、林前15:44、林后4:16、帖前4:13—18、启14:13等。用神的话给人带来安慰与盼望。
证道可以起到宣教的作用,结合环境气氛,总结逝者一生的侍奉及生活经历,思想缅怀,追忆美德,阐明人生的意义,地上帐篷拆毁,进入天城,在主怀中享受永恒,这实在是好的无比的。并且提醒大家人生短暂,要抓紧时机接受生命的真神;使人了解神的爱,上帝对人的拯救,见证基督教信仰的力量,鼓励参与者重新立志为主而活。
曾听到许多人的悔改经历,就是在参加葬礼后重新思考人生,从而归主名下。
当然证道应当简短,精炼的讲章往往最能触动心灵。因为丧家亲属因失去亲人过度悲哀,并且操办过程精神体力耗尽,所以冗长的说教,难以起到应有效果。
在追思中还有宣读逝者行述的环节,讲述其一生的经历,包括生活工作经历,蒙恩见证,悔改经历和服事历程,提及他的言行举止懿德风范,将荣耀归于上帝。一般由其至亲讲述。
牧长的祈祷和祝福必不可少,引导参与追思礼拜的人,用心灵和诚实来到主的面前,祈求神的引领与帮助,藉着神的话语得到力量,充满盼望和喜乐,使大家明白,归回天家的人,不是死了,乃是睡了,有醒来的时刻,因着耶稣基督的死,胜过了死亡权势,藉着主的死而复活,使信他的人进入永恒的国度。同时祈求神怜悯受伤的心灵、安慰遭遇患难的人,坚固他们的信心,将平安喜乐赐予他们及他们的后裔,直到永远。
一些地方,在下葬前邀请牧长代祷,然后,弟兄姊妹依次往墓穴抓起一把土,口里说“尘归尘,土归土,灵魂归于造他的主”,之后填土,安葬仪式结束。
丧礼之后,侍奉工作并未结束,亲属面对亲人失去的现实,往往睹物思人,时常会想到亲人的音容笑貌,情绪低落。教会就需要不断探访,与其谈道,用圣经的话语进行帮助鼓励,带领他们唱诗祷告,与主亲密交通,帮助他们走过人生的低谷,与神同行,见证主的荣耀。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