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几年来,在教会中流传着“职场侍奉”的口号。时代的变革,社会的变迁,使得今日的基督徒不得不思考如何在这个特殊的时代中充分活出基督徒的召命,以更加务实与接地气的方式传扬主的福音,影响身边的同胞。其中,“职场侍奉”便是颇有创建的举措。
那么,什么是“职场侍奉”呢?这个称谓初听起来总感觉有点别扭,因为长期以来,“侍奉”这个词似乎只是指向教会中的种种“看得见的服侍”,比如参与诗班、乐队、音控、探访、招待、财务、讲道等。信徒们根本就不会将“侍奉”与“职场”连在一起。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则是一分为二的圣俗观,将“教会”打上“圣洁的烙印”,将“世界”打上“污秽的烙印”,于是只有在教会里面的服侍才能被称之为“侍奉”,如果基督徒所作的完全是世界上的事,便跟“侍奉”扯不上任何关系了。
当我们了解到中国教会所存在的这个基本困境之后,便不难明白“职场侍奉”是一项多么具有挑战性的“服侍”了。
一、既不能以赚钱为目的,也不能明明地传福音
既然是“职场侍奉”,顾名思义,那就是在职场上侍奉上帝。而这种侍奉的方式似乎是前所未有的。因为我们已经习惯将“侍奉”与那些“看得见的福音性事工”连接在一起,如果一个人的侍奉离开了这些看得见的福音性事工,还能叫“侍奉”吗?换句话说,如果职场侍奉意味着基督徒们不可以在职场中明明地传福音,甚至不可以做那些具有显著特质的福音性事工,那他们还能作出什么与众不同的事工,以便可以将这样的工作称之为“职场侍奉”吗?
的确,在职场侍奉中,基督徒们不可以明明地传福音,不可以讲道、查经或为人祷告,而只能够被迫去做那些似乎跟福音沾不上边的工作。即便如此,职场侍奉仍是可能的。因为圣经对于“侍奉”的定义是宽广的。“侍奉”绝不仅止于“做教会里的事工”,而是可以延伸到世俗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做全职太太或全职妈妈未尝不是一种侍奉,工人在工厂里打工,农民在田间种菜也未尝不是在侍奉。“侍奉”的关键不是“你在做什么”,而是“你在为谁做”。只要是为主而作,哪怕是打扫厕所也是在侍奉啊,但如果不是为主作,就算站在讲台上高谈阔论,仍算不上在“侍奉”。
这样看来,职场侍奉的第一要素便是侍奉者的生命及其动机,如果他是存着爱神的心去上班、去种地、去做生意,那么他的工作就能彰显出神的荣耀来。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基督徒若存着爱神爱人的心去专心从事某种世俗的工作(前提是这种工作本身至少是中性的),那么他就能从其工作中带出爱的影响力,身边的人也能因此认出他是一个基督徒。因为他与他的工作其实已经成了基督的见证。
当然,“职场侍奉”这四个字包含的内容不仅只是“为主而作”,更是包括“做在主的心意中”。因为既然是“为主而作”,当然就要深深地“做在主的心意中”了。既然我们将“职场”等同为“侍奉的禾场”,那么便应当多行神所喜悦的,也是我们的同胞所期盼我们去行的事情了。
比如,我们看到许许多多在街头乞讨,在地道中、桥底下躺卧的流浪汉时,我们该如何怜悯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耶稣基督的爱呢?
面对婚姻家庭即将破裂的亲戚朋友、隔壁邻居,我们又可以提供怎样的帮助,使他们能重归和好,破镜重圆呢?
面对那些心理受创伤,始终无法摆脱阴影的人,又可以借着怎样的服侍来融化他们内心的坚冰,使他们能走向新的征程呢?
这些零零碎碎的缺口岂不正是基督徒可以在职场上为主发光的好机会吗?为什么我们总是埋怨现在的环境不好,却看不到新的契机呢?
二、既不能隶属于教会,也不能跟教会完全脱离
当然,人们若要在这些事情上作出成效来,最好能以某种专业的技能或专业的服务注册机构或公司,然后专心从事非宗教性的工作,用好行为来见证神的道。故此,一般来说,这些事只能由基督徒以个人的名义去做,不可能以教会的名义去做。
换言之,这项事工是不能隶属于教会的,但也不能跟教会完全分开,否则很容易使该事工的根本目标发生偏移,刚开始怀着侍奉的初衷,到最后可能完全落入到金钱的诱惑之中了。
虽然职场侍奉必然是以非宗教性的工作呈现,但这项工作仍可以给人带来美好的祝福。不仅是给非基督徒带来祝福,同时也可以给基督徒带来好处。比如倘若有基督徒开设专业的康复中心,那么不仅可以给非基督徒,也可以给基督徒患者带去祝福,使他们在基督徒开设的康复中心既能得到较好的治疗,又能得到基督徒们爱心的关怀,这是在其他地方很难找得到的。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