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开始过元旦?她与春节的区别在哪?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1-12-31 09:11:53
分享与播放

很快2021年将离我们而去,2022年的元旦即将到来。元旦是每年的第一天,是辞旧迎新的日子。而我们中国人是什么时候开始过元旦的呢?

元旦早在先秦时期就已经成为民众的节日了。她最早可不是现行的公历一月一日,而是夏历(即:农历、阴历)正月初一。元为年之始,旦为日之晨。“元旦”一词的出现,来自于唐代宰相房玄龄等人编纂的《晋书》,上有“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而秦献公年间(公元前366年)修订的历法被称为《颛顼历》,足见早在先秦时,人们就认定颛顼帝是中国历法的创制者。

在中国古代大致都认为,元旦可以追溯到颛顼时代,在中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此外新年第一天在古代还有元日、元正、元辰、开年、元春、华岁等等称呼,但大家还是比较习惯称“元旦”。

尽管古人很早就有了元旦的观念,但由于先秦时期,不同诸侯国使用的历法不统一(《黄帝历》《夏历》《殷历》《周历》《鲁历》《颛顼历》被称为古六历),因此元旦的起始时间并不一致。

据记载夏朝历法以孟喜月(元月)初一为元旦,商代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朝的周历则以冬月(十一月)初一为元旦。

而秦始皇一统华夏后,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的制度,同样也对历法进行了统一工作。他将秦国使用的历法《颛顼历》推广到全国,以阳春月为正月,即原来周代的十月初一为元旦。从此中国元旦的日子有了全国统一标准。

到了汉武帝时期,由于原来使用的《颛顼历》存在误差,司马迁等人就向刘彻建议,修改历法,并得到皇帝的同意。汉武帝让邓平、唐都、落下闳等人创制新的历法,并在元封七年五月,改年号为太初(即为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并颁布全国使用这部《汉历》,后人以此颁布年号称呼此历为《太初历》。

《太初历》由于跟夏朝的历法相同,又被称为《夏历》(也有农历、阴历等等称呼)。她也以孟喜月元月初一为元旦。此后历朝历代都使用这部历法,元旦的日子也因此被确定,延续了2000多年,直到清朝灭亡。

当然历朝历代都会根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农历进行了修订。根据统计在中国历史上,共存在102部历法,就是有力的证明。历朝历代都对农历进行了编修,如唐代的《戊寅元历》、宋代的《应天历》、元代的《授时历》等等。

而到了明末清初,由于邓玉函、汤若望等传教士带入先进的天文知识,加上徐光启、李之藻等中国科学家的极力推动。由汤若望主编的《崇祯历书》得到问世,并在清朝以《时宪历》刊行全国。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西方科学技术制定历法,具有划时代意义。

1911年,孙中山等人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的帝制。在万象更新的时代里,重新修订历法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新兴的民国各省代表于是在南京开会,他们认为“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决定使用西方通用的格列高利历与传统农历并行的方式,将传统的农历正月初一叫做春节,而将公历一月一日叫做元旦。这也是元旦与春节分离的开始。

而民国实行的新历,其源头是公元前49年,恺撒大帝制定儒略历。她将冬至后第十天作为新年的起始。此历法后为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所继承,并以耶稣降生作为纪年。

文艺复兴后,意大利医生兼哲学家Aloysius Lilius对儒略历加以改革而制成的一种历法,经教宗格列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颁布,成为现在通用的公历。

1949年9月27日,为了与国际接轨,促进我国的建设。新中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实行国际通用的“公元纪年法”。把公历一月一日定为元旦,将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欢度的节日。这是当代中国人既过公历的元旦,也过传统春节的由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