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简介:《简明教会历史》是一本行文简洁、主题鲜明的基督教历史概述书籍,本书通过精准的选材以及明晰的逻辑,将基督教历史沿革的轮廓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令读者可以迅速掌握历史脉络,适合平信徒以及青年读者阅读。
本书是按照年代的顺序编写,第一部分记录的是早期教会的历史。那时候耶稣刚刚升天,教会的处境可谓四面受敌;第二部分记录了教会如何在信仰的基础上得以较大的发展;第三则记录了教会的强盛与合一;第四部分记录了东正教和天主教在这一时期的各自发展;第五部分记录了宗教改革运动;第六部分记录了宗教改革运动对西方社会所产生的后续影响;第七部分记录了人类理性主义对上帝的启示造成的伤害。
本书中记录了近百位的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相关事件,希望每位弟兄姐妹都可以在这本书当中得到造就。
《简明教会历史》第四部分——中世纪教会的分裂(公元1054~1517年)
30、安瑟伦
安瑟伦是意大利籍主教、神学家、作家、思想家,他的本体论著作论证了神的存在(单以逻辑论证的方法证明上帝的存在)。
31、伯纳德
伯纳德是法国人,是中世纪神秘主义之父。他建立了大量的修道院,曾调解两个敌对的教皇,也曾为十字军东征做宣传,还曾反对过异端邪说等。
32、大学的崛起(公元12世纪)
大学起源于12世纪的欧洲,起始于人们对于哲学(逻辑学)与神学和平共处以及信仰和理性相结合的探求愿望。
此外,大学还给世界带来两方面的改变:一方面,它抑制了社会向世俗化方向的转化;另一方面,其使宗教改革运动成为可能。
33、托马斯·阿奎那
托马斯·阿奎那出生于意大利,他生性安静,表情严肃,身材魁梧,被戏称为“沈默的公牛”。其著作有《神学概论》《反对异教徒》等,他还编写了各种神学教材,这些教材后来成为中世纪所采用的标准神学教材。后世称其为“天使博士”,他一生绝大部分的时间都在读书和写作中度过。
34、瓦尔多教徒
皮埃尔·瓦尔多是12世纪法国里昂的一名富商,信主后变卖家产分给穷人,还请人将圣经部分内容翻译成当地人能明白的语言。
瓦尔多的善行与信仰吸引了大批跟随者,也因此被称为“瓦尔多教徒”,他们相信圣经是最高权威,强调灵修,火热传道,拒绝承认罗马天主教的很多教义。1184年,罗马天主教开除了瓦尔多教徒的教籍,随后的几百年中,教徒不断遭到罗马天主教的迫害屠杀。
1532年,他们发表了一份信仰告白,称自己是新教徒。瓦尔多信徒的部分教义与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所倡导的教义极为相似,成为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
35、约翰·威克里夫(宗教改革运动的启明星)
约翰·威克里夫是英国人、改教家、牛津大学学者,他认为圣经是最高权威,而非教会,他和朋友将圣经翻译成英文圣经。
1401年,罗马天主教宣布:凡传讲威克里夫观点的人就是犯罪的人,一律处以死刑。在他离世的13年后,罗马天主教召开的康斯坦茨大公会议上将他定为异端并开除教籍。
威克里夫的观点对马丁路德影响极大,他的名字也因为“威克里夫圣经翻译协会”这个机构而流传下来,该协会秉承了威克里夫的意愿,将圣经翻译成世界各地不同的语言,以便于当地人阅读,目前已翻译700种语言的圣经。
36、约翰·胡斯(我愿为真理而死)
约翰·胡斯生于今捷克共和国,在布拉格大学读神学,后被按立神父,又荣升为布拉格校长。他支持威克里夫的观点,认为圣经的权威高于教会,并常常宣讲。后教皇将他定为异端,并禁止他传道。
1415年,他被罗马天主教定罪,并被火刑殉道。胡斯的跟随者随后成立了波西米亚弟兄会,这个组织后来发展为摩拉维亚教会,一个以宣教为使命的团体。
约翰胡斯被称为“捷克英雄”,1999年,罗马天主教为了他们500年前杀害胡斯做出道歉。
37、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公元1453年)
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公元1453年被一个新兴的伊斯兰势力——奥斯曼帝国征服,第二罗马帝国落入到伊斯兰人手中,首都也更名为伊斯坦布尔,位于该城的东正教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又名:圣智大教堂)也被改建为一座清真寺。
38、古腾堡印刷厂(信息时代的开始)
德国商人古腾堡于1454年发明了印刷机,并开始印刷圣经。这一事件使得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圣经并阅读,知识不再被视为神父和富人独占的财富。
39、伊斯拉谟(路德思想的催生者)
伊斯拉谟是荷兰鹿特丹人,自由思想家。其收集、编辑、整理出了一套完整的希腊文圣经,至今仍被沿用。
另外,他将希腊文圣经付诸印刷,使每个学者人手一份,让他们可以按照圣经原文的内容,来比照当时天主教会所宣告的信条。结果他们发现,罗马天主教的做法已偏离了使徒时代的教导。这个爆炸性的发现最终成为了路德手中引发宗教改革运动的导火索。
(本文作者系90后基督徒,喜欢文字、音乐、做饭与思考人生。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