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是纪念南京大屠杀死难同胞国家公祭日。神州大地,国旗半垂,警报鸣响,以国之名,纪念国殇,再次把我们的思绪带回到85年的血雨腥风的岁月。我也不由想起去年4月我曾经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难忘瞬间,情景历历在目,感动犹在心头。
时值清明节后,细雨霏霏,江南春色令人醉。桃红柳绿,景色迷人,徜徉金陵古都的繁华与沧桑,博大精深的人文环境,深感大开眼界。在参加会议之余,我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参观了这个触动心灵的博物馆。
高大的雕塑,宽阔的广场,格外引人入目,刻画的悲剧人物大型雕塑触目惊心。随着人流慢慢进入,仿佛走入穿越岁月时空的隧道,进入门廊暗淡的空间,点点烛火造型的灯光点亮,如星光闪烁,寄托着对运去逝者的哀思。一幅幅如图片、实物以及声光电的多媒体展示,再现了那些难忘的浩劫时刻。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在此后长达六周的时间,侵华日军在南京地区烧杀抢掠、奸淫妇女、无恶不作,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30万同胞惨遭杀戮,造成南京城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毁,大量财物被掠夺一空。镌刻在墙上死难同胞的名字原本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他们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戛然而止,终止在罪恶的战争里。一张张照片再现凄惨的情景,一件件实物见证国仇家恨,此情此景,令人无不潸然泪下。
浩劫中犹有闪耀的圣洁人性光芒,这是因为神的同在,留在南京的国际友人,大多是基督徒,他们建立了南京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现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大学医院(现鼓楼医院)以及拉贝先生寓所的3.86平方公里的安全区,这里到处闪耀着正义、善良与人性的火花。南京大屠杀期间,成千上万的难民来到这里,躲避日军的残酷杀戮。他们的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展现了耶稣基督舍己的爱,为主做出了荣耀见证。
一台16毫米贝尔摄像机,见证着被称为"南京辛德勒"的国际友人约翰·马吉冒着生命危险依然留守南京,用这台摄像机拍下了日军屠杀暴行,成为迄今为止发现的南京大屠杀的唯一动态影像,也成为东京大审判中最直接有利的证据;明妮·魏特琳本来有机会离开战乱的南京,可她却始终认为她应该留守校园,担起责任和使命,保护她的“孩子们”,但在日军的眼皮底下,想要保护这些妇女儿童谈何容易。虽然拥有美国的教会学校、安全区这些身份,但在野兽般的日军眼里,根本算不得什么,几乎每天成批地前来掳掠、抢劫、强奸,在如此危险的情形下,魏特琳用她仅有的影响力艰难阻止这一切悲剧的发生。在留守南京的日子里她时常邀请周围的邻居和孩子们参加聚会,给他们带来了苦难中的安慰。她在日记中写到“举行这些布道会的时机很好,因为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安慰”。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她依然不忘中国人民:“如果能再生一次,我还要为中国人服务。”如今在南京师范大学校园内,仍有魏特琳的铜像,碑上刻着“金陵永生”。
顺着参观的路径,越走越光明,出来后豁然开朗,沉重的心情也云开雾散,和平的巨幅雕塑寄托着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各种希望和平的国际团队和友人栽植的和平树郁郁葱葱。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和平是人类美好的向往。国家公祭日的钟声,不仅是对死难同胞的追思缅怀,也是对我们启示警醒,不忘国耻发奋图强,以振兴中华为己任。
自从始祖在伊甸园里犯罪堕落败坏之后,人类就陷入魔鬼撒旦权下,私欲既然怀了胎,就生出罪,罪的工价乃是死;自从该隐犯下了第一宗杀人罪,此后战争杀戮就不断,刀光剑影,古往今来多少无辜生命死于非命。为了拯救人类,上帝差遣独生子耶稣基督道成肉身来到世间,拯救人类。
耶稣是和平之君,他来到世上就是让人与神与人和好,作折弓断枪的工作,他要成就和平。正如以赛亚书2章4节所说:“他必要在列国中施行审判,为许多国民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
在圣诞节来临之际,我们愿万民在平安钟声里安享平安喜乐,为世界和平祝祷,神的旨意成就,愿降生马槽的主耶稣给人带来从他而来的和平。
注: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