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可以说每年一度的清明节,是令基督徒最为纠结的一个日子。为什么呢?因为清明节的主要内涵之一乃是祭祖。而传统的祭祖形式,总是绕不开烧纸钱、上香、上贡品、磕头等。这些祭祖的方式,在很多基督徒的意识观念中早已经等同于拜偶像。因此,在不少基督徒看来,祭祖就等同于拜偶像。
我们都知道耶和华上帝是唯一的上帝,也是极其排他的上帝,祂憎恶偶像,更不允许人拜偶像。这点基督徒都知道,也非常乐意照做;然而,在面对每年一度的清明之时,却异常的纠结。纠结之处在哪里呢?就是一面是上帝的吩咐,一面又是去世的亲人,该如何是好呢?尤其是在面对至近的亲属更是纠结不已。
比如,有一对中年基督徒夫妻。这对夫妻来自于外地,在外漂泊了很多年,期间夫妻双双信主,同在一间教会里面聚会。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也就意味着抚养他们的父母会一个个的老去。近几年,这对夫妻的男方父母相继去世,安葬在老家。所谓儿行千里母担忧,然而当他们的父母去世了,也就少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思念;因此,他们回老家的次数也是由每年至少一次,变成了数年一次。
虽然他们的父母去世了,回老家的次数也变少了,但毕竟父母还是安葬在老家。因此,弟兄每逢清明节临近时都异常的纠结。用弟兄的话来说,父母在的时候,纠结的是春节,但父母去世之后,春节回不回老家的问题都无关紧要了,因为牵挂的人已经去往另外一个世界。现在最为纠结的乃是清明,因为毕竟父母的墓地还在人世间,还在老家的某个地方,仿佛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守候着自己。
面对父母的墓地,弟兄大致上描述出了他的纠结之处,能够听出来的大致上有两个方面。那具体是什么呢?首先,弟兄知道一个人一旦离开了人世间,那也就会去往另外一个世界,其实墓地并非是他们的安息之处。既然如此,墓地也就没有什么意义,没有什么可留恋之处;然而,虽然明知如此,可是时常还是留恋,每逢清明时节更会如此。
二个是关于的祭祀的问题。所谓的祭祀,顾名思义就是与拜偶像有关,这项活动是清明祭祖不可少的内容之一,在很多人看来若是少了这项活动,那么就失去了清明祭祖的意义。正是因此,这对夫妻一般很少,尤其是极少邀请亲戚为去世的亲人举办类似的活动。可是,若不如此的话,又会带来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墓前过于冷清,别人家却很热闹;而且,这也会给人带来“数典忘祖”的嫌疑。为此,弟兄及其妻子也是很纠结。
那么对于这对夫妻所面临的纠结,我们可以给予什么样的辅导和劝告呢?进一步来说,我们又可以以此有什么样的反思呢?其实,这样的纠结并不会是个例,不会是这对夫妻的事,乃是千万基督徒都要面临的事。因此,我们需要引起重视,需要反思,需要拿出合适的方案。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予以反思和处理。
一个方面是关于墓地的问题。基督徒心里面都非常的清楚,衣冠冢顶多就是个符号,并不是谁真的住处;因为一个人一旦离开世界了,就会进入到另外的世界,而不是被困在坟墓中。所以,基督徒对此看的很坦然,不会像别人那样把之寄托于过多的迷信;可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的话,墓地乃是去世之人所留下的可见痕迹,极其重要,所以基督徒不能把之与偶像之处等同;而且,也不能以为亲人不在这里,就不以重视,乃是要以此为慎终追远、见物思人的好去处。
二个方面是关于“祭祀”的问题。祭祀等同于拜偶像,毋庸置疑,因此即便是在“祭祀”自己去世亲人的时候,也不能夹杂着祭祀活动。可是我们要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除了祭祀还有很多我们可以表达纪念的方式,比如慎终追远,纪念去世的亲人;可做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修整坟墓、栽植适量的绿植,铺设鲜花等等。这些都是可行的,而且与偶像不沾边,还做到了基督徒当做的事。
因此,肢体们没必要一遇到清明节深陷于纠结之中,既怕得罪了神,又怕失去了慎终追远的好机会,以至于深陷于两难之中。其实,基督徒完全没有必要如此,那要怎么办呢?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要接受甚至是拥抱这样的节日。不然的话,我们也就自我失去了这样一个绝佳的慎终追远的机会。只不过,我们在接受和拥抱的同时,也需要做到观念的更新,以及有所为和有所不为;要有所选择,切不能缺乏主见,全盘接收。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