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一切都是那么便捷,快速,高效。百度、人工智能、AI可以做很多事情。记得,我们上学那会,还会以背诵、记忆、复述为考试关键点。不知道,现在的教育教学有没有有所突破与进步?
网络信息时代背景下,教育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我想新教育的突破点就在于教孩子超越百度、人工智能,即在背诵、记忆、复述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孩子的思考力与反思力,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因为人类优于动物,优于人工智能的就是其独特的思考力与思想性。 在背诵、记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辩证反思的能力、创新批判的能力,让学生的创造力与潜能力代替简单统一的复述、背诵等。
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就是在我们上学时,语文课堂有一个考点是“这篇课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而且答案都是统一的,若有学生有不一样的答案,老师会打一个大大的红叉。现在想来,这样的考试题目真的是很脑残,一篇文章可以引申很多种意义与诠释。
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只能是借写景色来隐喻时代背景的黑暗,鲁迅的“孔乙己”就只能是借孔乙己的迂腐来暗讽时代社会的灰色地带。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过当时我们的这个考题的答案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若有人将“荷塘月色”和“孔乙己”的中心思想解读成其他意义,那么老师不会肯定你的创新,也不会鼓励你的奇思妙想,只会给你打个×,让你回去好好订正。
还有,我感觉我们的语文课本的文章都是片段,只是作者原著里的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到的只是一个断代篇或是教材编写者们想让你看到的那一小部分。就拿朱自清的《背影》来说,大家耳熟能详的课文,教材编写者们只是通过这篇文章来向学生们展示一个父亲的辛苦与不容易,以此来教导学生要感恩父亲,做到孝道二字。
而我们要深究朱自清和父亲的故事,就会发现这个片段《背景》真的太肤浅了。朱自清和父亲关系并不好,可以说父子俩之间有着太多的矛盾与隔阂。父子俩吵吵闹闹,纷纷扰扰,直至晚年父子俩的关系才有了些许缓和。我想这也是很多中国父子之间的真实写照。父子之间不像母子之间那样温和、柔情,似乎两个男人之间总要经过一番争斗之后才会放下彼此的犄角和芒刺,在生命的某一个时间点,才能达到彼此和解。
父子之间,单纯地宣扬“感恩亲情与孝道”显得很苍白,这需要的是“探索与寻找”——即儿子需要在时间与历练中探索父亲曾经走过的艰辛岁月,也需要在磨砺与淬炼中寻找父爱如山与父爱无言,从而与父亲和解,也与自己和解。
我有一个朋友阿虎,记得在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曾对我说:“哎呀,人家的父母都是给儿子买房买车,有的有能力的父亲还会给孩子搭建高起点平台,而我的父亲就是一个老农民,什么都没有给我,给我的只是贫穷、缺乏与卑微的社会地位。”言语之中充满了对父亲的埋怨与不满。
而到了阿虎将近40岁的时候,父亲生了一场很严重的病,他自己也是成家立业,做了父亲。在父亲生病期间,阿虎一直照顾、陪伴着父亲。直至有一次,阿虎对我说:“我感觉我的父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父亲,虽然他没有给我锦衣玉食,但是父亲却以最深沉、最无言的方式给了我最真实的爱。如果有下辈子,我企盼我们还能做父子。”
从年轻时对父亲的不满与抱怨,到现在对父亲充满感恩,这期间的阿虎经历了一段漫长的心灵历程,这段旅程是他寻找父亲、发现父爱的过程,同时也是他与父亲和解,与自己及自己的年轻、肤浅和解的过程。
今天是父亲节,从朱自清的《背景》思考“父亲”二字的奥秘。我想真正地读懂父亲不是某种知识的诠释,更重要的是在经历世间磨砺,同时自己又成为父亲,在养儿方知父母恩的促使下真正地懂得了父亲及父亲的世界,这是一种心灵的蜕变与觉醒,同时也是一种人生经历的凝炼与拔高。
我们再从地上的父亲思想在天上的父亲,他在天上无条件地爱着我们,那我们是否也无条件地爱着他呢?我们与地上的父亲之间,从陌生隔阂到和解释然,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那么我们与天上的父亲,在经历了信仰的挣扎与属灵的争战之后,我们是否能坦然无惧地呼叫“阿爸父”呢?浪子的比喻告诉我们,作为天父的儿女,我们不再是奴仆与雇工,而是他的儿子,他的爱子,我们可以在主里享受做儿女的自由身份。
父亲节思地上父亲的养育之恩,同时更要思想天上父亲的救赎之恩。让我们发自内心说一声:“父啊,我爱你,一生一世不变。”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江苏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