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体死亡是每个人必走的路,基督徒(除耶稣再临时,尚未离世的信徒外)亦然。从而,按照基督教礼仪为离世信徒操办丧事,成了教会的一项重要圣工。而追思会又是整个治丧活动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部分。并且,追思(回顾)离世信徒的信仰历程,又成了追思会上尤其重要的一项内容。故此,一般堂会在离世信徒的追思会上,会安排教会致追思文(或“追悼文”,或称“回顾离世信徒的信仰历程”),以回顾和肯定离世信徒在世时,对基督教信仰的执着,对主耶稣的信心,以及对人的真诚和帮助等等荣神益人的优良品格,藉此激励在世信徒,更好地为主而活。
然而,笔者在多年来的教会生活中发现,为离世信徒撰写追思文,是某些堂会(特别是农村教会)一个较大的难题(压力)。因为,这些堂会缺乏执笔撰写追思文的人员。某些有文化的同工或信徒,当教会指派他为某离世信徒撰写追思文时,也不知从何入手。
为帮助某些堂会解决治丧事工中,撰写追思文难的实际问题,笔者现根据自己这些年来从事教会治丧事工的体会,草拟此文,简介追思文当撰写的方面,以供这类堂会的牧者和同工参考。笔者在教会治丧事工中撰写追思文时,大体从以下方面入手(注:部分方面附有范例):
一是离世者归主基本过程。
介绍离世者决志归主与受洗的日期,归主经历等。
XX老前辈老弟兄,于XX年,在其大女儿——XX姊妹的引领下,认识了主耶稣,并悔改决志,接受主耶稣基督作他个人的救主和生命的主宰。并于X年X月接受基督教洗礼,成了基督教会里的一员,成为了主耶稣基督的忠实门徒。
二是离世者生命改变方面。
介绍离世者未信主前,其“三观”、行事为人和精神状态等,以及接受基督信仰后的生命改变。应当谈大家都清楚的实际表现。切记:归主前的负面见证,不宜过分具体(因为这涉及离世信徒个人隐私,也当考虑其晚辈的脸面)。然而,信主后的改变可以具体,但必须是大家都公认的事实;切勿虚构事实和空洞夸奖。
三是离世者信仰生活方面。
介绍其参加主日崇拜和小组(或团契)聚会情况;平时读经、祷告等个人灵修情况。
XX前辈,在这十五年的信仰生涯中,十分看重和珍惜每个主日崇拜。每当主日他都会放下手中的事务,走进教堂,安静地坐在弟兄姊妹之中,同弟兄姊妹们一起敬拜神;并认真地听道,做笔记。直到他因病卧床后,才未来教堂聚会了。然而,他依然十分渴慕去教堂。
主日,其基督徒家人从教堂礼拜回来时,他总要向他们打听当天的聚会情况和牧者分享的信息内容。他十分热爱神的话语,每天坚持读经一个小时以上;他已将圣经读了十五遍。同时,他还坚持抄写圣经,已将新约抄了一遍。祷告成了他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他不管在哪里用餐,都必向神作感恩的祷告。
四是离世者信心坚定方面。
可从离世者信主后,所经受的某些家庭变故或个人经受的患难来见证其信心。
2020年,XX前辈因身体不适,在医院检查和治疗时,确诊患了XX癌。虽然,他知道自己患上了不治之症,并且这病给他带来了身体上的极大痛苦,但是,病痛丝毫没有动摇他对主耶稣的信心。他深信自己拥有了永生,依然存着去天堂的美好盼望。每当教会的弟兄姊妹探望他时,他总是向神感恩,向弟兄姐妹们感谢!据其家人介绍,他在弥留之际,家人为他祷告时,他还断断续续地回应——“阿……们……,阿……们……!”同时,面部露出喜乐的笑容。
五是离世者传扬福音方面。
介绍离世信徒在家人、邻居、亲戚朋友、同事同学或战友等面前为主耶稣作见证,向他们传福音的情况。重点回顾他带了什么人归主和坚固了什么人。
XX前辈,平时在家人面前,活出了信心的见证,他的爱人——X阿姨在他的影响和带动下,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他的信心也激励和坚固了他的两个女儿和两位外孙女的信仰。他坚持向亲戚朋友、邻居们述说耶稣基督的救恩,为主耶稣作见证,并邀请他们信耶稣。
特别是在他弥留之际,当他在遥远异乡工作的小儿子赶回家,来到他床前时,他虽然口不能讲话,却双手合十在胸前,向小儿示意,他是耶稣基督的忠实信徒,希望小儿懂得向神感恩,也希望小儿接受基督教信仰!希望小儿以基督教礼仪为他料理后事,以向亲人朋友传福音。
六是离世者关爱他人方面。
介绍他在社会关怀,对主内肢体、同工和牧者的关怀与鼓励,对神学生的支持和帮助等等。
XX前辈在近年新冠病毒疫情暴发时、河南洪灾期间,主动参与教会发起的赈灾活动,为防疫前线和灾区人民捐款捐物。
XX前辈,对主内的年轻弟兄姊妹,就像慈祥的父亲,常常鼓励他们,趁着年轻好好为主作工。他常常参与教会的探访事工,与教会的同工一道探访生病的弟兄姊妹,遇见生活困难的肢体,常主动解囊相助。他也常常鼓励年轻传道人。常在年轻传道下讲台后,对他们说:你今天宣讲的道,对我很有帮助;你讲道已大有进步!
七是离世者教会奉献方面。
介绍离世者平时在财物、时间与人力等方面的奉献。例如,对某项圣工(宣教、建堂)的特别奉献。在其信主后,如其堂会有建堂事工,可以介绍其在教会建教堂方面的奉献。有的将其孩子奉献出来作为传道人;有的将孩子给他的零用钱积攒起来,奉献给教会的建堂事工。还有的信徒在离世前,因病行动不便,不能去教堂,而将奉献款留存下来,待教会同工去其家探访时,交给探访人员,带回教堂奉献。这些都是可以肯定的。
当然,在介绍离世者的财物奉献情况时,不宜在金额上太过具体。因为,其未信主的家人,未信主的亲戚朋友,不明白奉献的意义。
在时间和人力方面,可以介绍其在堂会建堂期间的出力情况,平时参与教会的勤杂事务(卫生、安保、接待、环境绿化、堂内电器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等)情况。
注意,笔者在此文谈到的这七个方面,并非要求在撰写追思文时,必须面面俱到。其实,每个离世信徒的信仰历程不一样,或许某个方面比较突出,而某个方面却没有内容可写。故此,起草追思文时,应当根据离世者的实际事迹,在上述方面作取舍;某些亮点,应当浓墨重彩。也可以肯定,在离世肢体的信仰生涯中,还有本文没有提及又特别需要介绍的方面,撰写追思文时,也当注意收录。
追思文,应有结束语。以下是笔者为某位离世前辈所撰写的追思文之结束语,现录入文中,以供同道们参考。
XX前辈今天虽然离开我们,归回了天家。但是,他对主耶稣的信心和忠诚,对信仰的执着和对天家的盼望,以及他热心帮助和关爱他人的美好属灵品格,将激励主内兄弟姐妹,更好地为主耶稣而活。
愿神安慰和赐福XX前辈的妻子——XX阿姨,安慰和赐福XX前辈的晚辈,赐福今天所有出席追思会的X府宗亲与XX前辈的亲戚朋友。
感谢神息了XX前辈在地上的劳若,接他回到了天父上帝为信靠他的人所预备的美好地方——天堂。
XXX堂全体弟兄姊妹追思。
这只是笔者在为离世信徒撰写追思文中的一点点体会,有不到之处,望同工同道批评更正与补充。
最后,愿此文能够给那些不知如何入手为离世信徒撰写追思文的同道,带去丁点帮助。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湖北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