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版“泰坦尼克号”——太平轮沉没事件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3-07-05 06:56:43
分享与播放

最近泰坦号事故,再次引发了人们对于泰坦尼克号沉没惨案的关注。而在近代中国,同样有这么一起船难的令人铭记,那就是1949年的太平轮事件。

1949年,中国处于大变局当中。一些人纷纷逃往台湾。于是海峡两岸交通异常繁忙,不少船舶载着乘客、宝物以及其他物资来往于两地。

1949年1月27日,隶属于中联轮船公司的豪华货轮太平轮在上海起锚,驶向基隆港。这艘船总排水量2,489吨,原为军用运输船。在1948年7月,中联轮船公司老板蔡天铎将其租用,并改造为客船,从事上海—基隆间的客运。

很多人为了挤上了太平轮,通过很多关系购买高价船票。原本只有508张票,却涌入1000多人。由于人数太多,太平轮原定上午起航,却拖到了下午,最后被迫在黑夜里航行。

除了“逃难”的底层民众外,船上也有不少社会名流。比如:《时与潮》总编辑邓莲溪、国立音乐学院院长吴伯超、山西省主席邱仰浚、辽宁省政府主席徐箴、袁世凯之孙袁家艺、亚洲女首富龚如心之父龚云龙、刑事鉴定专家李昌钰之父李浩民等。

晚上23时45分,太平轮进入舟山群岛海域的白节山附近。但由于没有打开航行灯,撞上了荣氏企业所属的“建元轮”。强烈的冲撞让两艘船遭到严重破坏,建元轮立刻下沉,船上75人仅三人生还。太平轮也很快下沉。船员和乘客的呼救声响彻在舟山寒冷、黑暗的夜空中。大家慌不择路,纷纷跳到海里。可正值严冬,海水异常寒冷,不少人跳下海后立刻被冻死,而有些人在游了一段后也因体力不支而溺亡。

此时,在沉船不远处有一艘澳大利亚的军舰华尔蒙哥号在海上游弋。水兵们看到前方有人落水,赶紧前来营救。这给在死亡边缘挣扎的人以希望。不过澳大利亚水兵的救援也是杯水车薪,他们总共救起38人(含六名船员)。

除了被澳大利亚人救起的人、极少数通过其他方式的逃生者,近一千人消失在冰冷的海水中(有票乘客508人,船员124名,无票者约300人)。他们本来都带着美好憧憬上船,没想到却遭遇这样的灾祸。此外船上不少物资、包括金银珠宝等,也纷纷沉入了海底,其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根据事后调查,太平轮沉没除了在黑夜中没有开灯外,为了赶时间抄小路,导致走错航线也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而严重的超载是重要因素,不但船上多了几百号人,而物资更多了600吨。此外,船员喝得伶仃大醉,没有集中注意力开船也是导致相撞的直接原因。

延伸阅读:《太平轮一九四九》

本书作者张典婉的母亲司马秀媛就是在一九四八年搭乘太平轮到台湾的,她表示,即使不是受难家属,在台湾也有许多人堆太平轮念念不忘:有人一家大半皆死于船难,带着心痛的记忆过了一生;也有人因为到了台湾,在这片岛屿活出了精彩人生。

二〇〇五年,张典婉参与《寻找太平轮》纪录片的拍摄、制作,之后开始写作这本书。二〇〇九年《太平轮一九四九》在台湾出版,本书通过采访太平轮生还者、受难家属和有关人员,并调查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而编辑成书,作者期望借此书的出版,填补历史来不及填补的空白,替换恶性对抗与猜忌,朝向和解共生迈进。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