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想了解当下正在发生着什么,就去看看当下的年轻人正在追求什么。”时代的未来永远是属于年轻人的,他们比前辈更切实地感触着当下,而当下也正是塑造他们的模具。因此,若想真实地与当下时代对话,青年人的声音一定不可忽略。
如今,在各地的教会中都建立起了青年团契,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更具针对性地帮助他们的信仰与生活。而在青年团契中,刚刚步入社会的青年群体则更加具体与特殊,他们往往信仰根基尚未成熟,对外部世界与生活等宏观视角也相对单纯。另一方面,他们伴随着当下信息技术的革新与后现代思潮的浸染,教会如何以良师益友的身份与他们相处,又如何回应他们的需求,则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进入青年一代的处境是了解他们的前提
奥古斯丁曾说:“如果站在对方的视角下,他们的观点往往不是错的。”这句话非常适合放在年轻一代与教会牧养的关系中间。
作为出生于世纪之交前后的年轻一代,他们成长的年代也正是互联网技术从起步到飞跃直至爆发式增长的年代,甚至可称为介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实际发生,与“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未来展望之间。
就史实而言,每一次科技飞跃都伴随着思想观念的巨大更新,如果说互联网时代到来之前,人们的心理图景是一片平原上的田埂与河岸旁的工厂,那么年轻一代的心理图景则会是充斥着海量信息的城市混凝土森林。两者对“一望无际”这一形容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前者是一种向远方眺望的体验,而后者则是向上仰望。
“垂直化”——这是当下年轻一代生存处境的真实写照。在田埂与工厂的图景中,可能性很少,但确定性很多,焦虑情绪的存在并不具有普遍性。人们在工作之余,仍有精神余力去教堂内听道、祈祷。而贴满招聘信息与岗位细分的城市工作情景则大不相同,人们常常在无数可能性中踌躇不决,“我今后要做什么?”成为了当今许多年轻人普遍的人生疑问。
人们开始感到不是自己在做选择,而是自己被选择,成为信息社会机器中的一个零件。所谓人的价值也已经可以被量化,从职位、收入、业绩等因素,几乎就决定了一个人能获得什么档次的生活、爱情、社交圈层。世界正从外到内地走向商品化,年轻一代的信徒也愈发难以体会到《圣经》所描绘的世界观,更无法确知人自身的神圣性与使命感。毕竟在此之前,耕地的人可以望着庄稼感受到自己劳作的反馈;而如今再多的劳作,也只会提醒人们:“我是随时可能被更换的零件。”
因此,只有认识到当代年轻人生存在什么处境下,我们才有可能具体地认识他们每一个人,了解他们在烦恼什么、忧愁什么。否则,若不进入同一语境,一个相同的词汇也会产生不同的涵义。用上一代的价值观来批判当代显然是不合适的,在当下的处境中,非黑即白的二元思维并不适用。
建立友谊更有助于获得神益
在福音书中,多次记载到耶稣对年轻人的欢迎,也热衷于同他们会晤。年轻人的“莽撞”“自我”“逆反”……似乎在耶稣那里显得无可厚非。因此,对于当代教会而言,我们应当效法耶稣,同年轻人建立友谊,以朋友的身份——而非单纯的导师姿态——陪伴他们并与他们同行。就像耶稣说:“不要阻止他们,叫小孩子到我这里来!”只有以朋友的身份,我们才更容易走近他们。
事实上,“莽撞”加以智慧则是“勇气”;“自我”加以健全的认知则是“独立”;“逆反”加以正统的信念则是对自我的“坦诚”,而“自我”是上帝赋予每一个人不可替代的独特。
对于青年一代而言,圣经的价值观从来不与“大家长”的强权思维有任何相似。尽管这种思维在中国人的观念中根植已深,从认为“生了孩子便是有恩于他”开始,进而通过“子不教父之过”“棍棒之下出孝子”的方法来使其与自己的思想统一;终其一生都觉得生孩子是为了传承自己的基因与“养儿防老”……
但是《圣经》中却说:“子女是上帝的产业。”他们并不属于任何人,唯独属于上帝。教会是年轻人属灵意义的父母,如何与孩子建立友谊也成了必修课。而友谊的前提正是自尊和自由。
事实上,孩子没有选择父母,是父母选择了孩子,因此孩子对父母而言是上帝的恩典,既然是恩典就不能用“理所当然”的眼光看待。在团契中,对于年轻一代信徒的牧养也是如此。照料他们是我们的责任,但这表示长者出于谦卑去服务弱小,而非仅仅对他们说教。正统信仰应当是他们脚下的基石,而非天花板。
务必关注年轻一代的心理健康
人的性格是立体的,由不同程度的明与暗构筑起来,走近一个人就是与他共负一轭。笔者在接触到的一些青年团契中发现,他们的积极情绪往往来自信仰建立初期属灵情感的细微触动,有的感受到了上帝的治愈、有的感受到教会的温暖与关爱、也有的体验到神恩的奇妙互动,这是一个栽培信仰的极好切入点。
耶稣曾说:“要因你们的名字被记录在天上而喜乐。”祂关注我们的喜乐,但同样关注我们喜乐的来源,因为这关乎我们的生命品味。祂期待我们保持喜乐,并且是通过真正具有崇高及永恒价值的事物而获得喜乐。
团契教牧工作正是这样的良师益友,引导年轻一代信徒将目光注视于上帝,并因此获得喜乐。一个人的生命品味并无对错,但却可以通过体悟“走向耶稣”这一更高价值来获得提升。
与此同时,在二十岁左右的青葱岁月里,人心里也会有更显著的矛盾与迷茫。笔者通过交流发现,大家更容易在乎对错、价值、目的与结果。他们在意各个方向的目光,其中也包括上帝的。而这正来自于他们渴望获得承认与肯定。
人自身的矛盾性在此年龄阶段最为突出,这种矛盾又会把他们推入反复的自我质疑。为了克服这种焦虑,许多人选择大量地获取知识和信息,他们希望通过对社会和自我的了解以及对信息多面的掌握,以此压制不安。但是,这一阶段最核心的课题正是“接受”和“体会”,而非回避风险。所以他们越在意对的选择,反而越显得弄巧成拙。
“我会不会令上帝感到失望?”“我觉得自己很失败、很没用。”“我对一切都提不起兴趣,也许我的一生就是这样了。”这些是笔者最经常听到的。他们容易因为对未来的焦虑而畏缩不前;也害怕产生坏的结果导致不被承认和接纳。
但在《圣经》当中,上帝反复教导我们抛开忧虑,并且福音的果实正是喜乐。耶稣邀请我们到他那里,正因为他周围的气氛是轻松的。在他面前我们无需担心犯错而不被接纳,因为与他共负一轭正是与他协作,我们全部的生活建基于此。
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年轻人在祈祷中勇敢开始,人自身就是上帝最贵重的创造,意识到自身正在与耶稣协作,事情就已经发生了质变。凡事自有上帝的安排,就像一部电影的开场并非为了结束。
通过“探望”了解年轻人的思想,并以教会价值观与之对话
在笔者曾参与过的青年团契事工中,感触最深刻的还是探望工作。平日的聚会和礼拜中由于人数过多,难以照顾到每一个具体的人,而许多个人动向并不适合在公开场合交流,肢体的交流往往更需要一个私密的情景。而单独性的探望则可以与某一位肢体带去更富针对性的互动,此时也容易产生更深入的倾诉,这种私下的倾诉能建立信任,培养深厚的情感。
在这个过程里,笔者也深刻体会到,要想安慰一个人不仅需要了解他的痛苦,还需要与他一起生活,花费一些时间陪伴对方,了解对方的兴趣、喜好、成长背景;简而言之,就是与对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朋友,这并不容易。
在公开场合下,人往往处于一种演绎状态,他的表达更多是呼应群体。要真正了解一个人的思想则需要突破很多的心理防线,这不局限于对教义的个人感受,还包括他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而探望工作的核心在于“照料”——即鼓励一个人走向耶稣,并帮助他成为耶稣所期待的样式。
举例而言,笔者在探望过程中发现,许多教友容易受恋爱问题困扰。有一位曾在团契中热心服侍的姐妹,她大学四年间鼓励并帮助了许多肢体,日常中也因此颇受欢迎,可就在毕业后,其突然与本地的教会长期失去联系。
后来偶然在探望过程里得知,她毕业后与一位无基督信仰的男生恋爱,经不住对方的软磨硬泡终于答应了同居,同居后渐渐也并不如男生事先所承诺的那样保持适当距离,进而发生了关系。这位姐妹因此深感愧疚,长期处于良心罪责中,心灵失去力量而无法面对信仰和进行祈祷生活,深深觉得自己不配再回到耶稣面前。
面对这种行为、信仰之间的深刻矛盾,令其开口倾诉就成了至关重要的第一步,随后才有可能重申耶稣对她的不离不弃,罪恶的阻隔不过轻如鸿毛,当她再度感受到关怀与接纳后,才有望重建信仰生活。
正因为年轻人的天真单纯,他们更有可能因为犯错而被良心的控诉困扰。在耶稣面前错误从来不是问题,面对错误的修正以及对耶稣始终的信赖才是他所关心的。
与年轻人交流无异于同时代思想交流。当下的年轻人拥有不同以往的世界观,对婚姻、家庭、生死观、人生意义、责任义务的理解也深受如今社会景观的塑造。并且当今社会本就是节奏飞速、物质丰富的,人们很难体会到传统意义上的神圣、慈爱、良善。但是教会是上帝同在的地方,是爱的团契。了解年轻人的时代思想,便有望把《圣经》价值观通过他们的语境表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