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圣经》在中国翻译的历史简述

作者: 毋忠毅
来源:福音时报
2023-08-18 10:34:12
分享与播放

《圣经》是基督教唯一的经典,对此,使徒保罗在《提摩太后书》 3章16至17节中有明确的定义:圣经都是神所默示的,于教训、督责、使人归正、教导人学义都是有益的,叫属神的人得以完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在《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中更通俗易懂的做了概括:全部圣经是受上帝灵感而写的,对于教导真理,指责谬误,纠正过错,指示人生正路,都有益处,要使事奉上帝的人得到充分的准备,能做各种善事。 就是说圣经不是出于人的思想,乃是神将祂的意思和话语,借着祂的灵,呼到写《圣经》的人里面,再从他们里面呼出来。因此《圣经》里面有神的成分和味道。“教训”指从正面教导人,使人认识神和神的心意;“督责”指从反面责备人,使人明白是非;“使人归正”指使出轨的人回到正道上;“教导人学义”指由浅入深、按部就班学习公义;“都是有益的”指具有功效。

《圣经》是基督徒信仰和行为的最高准则。基督徒最大的快乐和福气,就是天天能借着神的话,而触摸神,品尝到神的恩典;《圣经》是人生正途的标竿,凡是要晓得任何“道”是与不是的,必须好好考查它,叫属神的人获得灵里的完全及生命的丰盛;《圣经》是信徒行事为人的必要装备,使之有指标并能力,能追求并行出各样的善事。

按照丁光训主教主编的《基督教大辞典》解释:《圣经》(Bible) 亦称《新旧约全书》,名称源于希腊文biblia,意谓“一组书卷”,原系复数词,在拉丁文中衍变为单数专有名词,被奉为基督教神学数义的根本依据,内容包括历史、传奇、典章、律例、诗歌、论述、书信、祷文、智慧文学、启示文学等。按基督教传统皆由古犹太先知或耶稣使徒感受上帝的启示而作,由《旧约》和《新约》连缀而成。“约”源于希腊文diatheke及拉丁文testamentum,意谓“契约”、“盟约”或“约法”。“旧约”和“新约”之说是在二世纪末才出现的,它们起初分别用来指称上帝通过摩西与以色列人所立之约,以及上帝通过耶稣与教会所立之约。其含义是,它们是隶属于旧圣约或新圣约的经卷,而非其本身就是上帝与人所立之约。(约翰.里奇斯著,梁工翻译《圣经纵览》)基督教认为,《旧约》是上帝藉古犹太历代先知与以色列所立之约,《新约》是上帝藉其独生子耶稣基督与信徒另立的新约。基督教新教的《旧约》由39卷构成,天主教和东正教《旧约》另收入被新教视为“次经”的《多比传》、《犹滴传》等若干经卷,各教派的《新约》大都为27卷。

也有说《圣经》一词,源于希伯来文kethubhim,意为“文章”,希腊文作tabiblia,拉丁文作Scripturoe,拉丁文衍为单数词Biblia,进一步演变为英文Bible意“经卷”和the Holy Book 意 “神的书”,中文译为《圣经》,这是基督教中国化最大的工程,也是最大的贡献,即将《圣经》翻译成汉语,当然也包括中国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版本的《圣经》。

《圣经》(Biblia/BiBAos)是全世界版本最多、印数最高、传播最广和影响最大的书籍。自1456年谷登堡把印刷术用于《通俗拉丁文本》的第一个印本《谷登堡圣经》以来,《圣经》这部“世界畅销书”已经印刷六十亿册以上(也有说是四十亿册,仅供参考)。研究表明,地球上估计有6500种语言,部分或者全本《圣经》已经被翻译成了2300种语言,这些已经翻成的语言是地球上主要的语言,其余大部分语言是数量相对较少的人讲说的地区方言。10个人中至少有1个人就拥有自己母语的部分《圣经》。即使如此,很多基督徒还是不满意,估计还有700多项《圣经》翻译工作正在进行中。

中国的情况虽然有些特殊,但是倘若《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所载景教主阿罗本于唐贞观九年(635年)到达长安传教译出景教经典若干卷的纪事不虚,那《圣经》传入中国已有1370年以上的历史,迄今有据可查的汉语和民族语言《圣经》译本已达百余种。1985年以来,中国基督教新教通过“爱德印刷厂”印刷的《圣经》接近五千万册,再算上1985年之前中国基督教新教印行的《圣经》和中国天主单独印行的“思高本”《圣经》,中国《圣经》印刷数字已经相当可观。

《圣经》在中国的传播,大致可分为五个时期或阶段, 1840年以前、1840—1860年、1860—1900年、1900—1950年、1950年至今。

18世纪初,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巴设曾翻译四福音书、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博物馆所藏练号为史隆三五九九号的汉译部分《新约》,可能是巴设所译。这本译稿是由在广州的东印度公司职员带到伦敦赠送给汉新·史降爵士的,后来由他捐献给博物馆收藏。自18世纪2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由于清政府的禁教政策,译经工作更加困难,虽有零星翻译,但均未见流传。新教传教士在19世纪初开始着手翻译《圣经》。最早的是在印度传教的英国传教士马士曼,在他的助手拉撒的合作下于1822年完成《圣经》的全部汉译工作并在同年出版。这个译本称作“马士曼译本”。

《圣经》事业同其他传教事业一样,并不是纯宗教的,或单一地出于崇高信仰目的的。在外国传教组织看来,《圣经》也罢,外科手术刀也罢,都是撬开中国大门的利器。美国圣经公会于1833年在介绍对华活动时说了如下一段话:“第一位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到中国26年之后,我们才开始向中国本土分发《圣经》。这表明这个帝国的大门正缓缓向里开启……而对于像郭士立(郭实腊——笔者注)这种人,中国再也无法封闭《圣经》的通路了。”(罗伟虹主编《中国基督教(新教)史》第188页)

第一个来华的英国新教传教士马礼逊在东印度公司等的支持下,于1814年出版了他单独翻译的《新约全书》,1819年与另一英国传教士米怜合作译完《旧约全书》。马礼逊于1819年11月25日写信给大英圣书公会,称:“米怜写信通知我,他已译完分给他的《旧约》十三卷,其余的二十六卷是由我译的,今天已全部完成。这样,我们就有了一部完整的汉文《圣经》了。”1823年,在马六甲出版了这部译本,取名《神天圣书》,线装本,共二十一册,史称“马礼逊译本”。从此,基督教的原始教义得以完整地介绍给中国。这是《圣经》翻译史上的一件大事,奠定了翻译中文《圣经》的基础。中国印刷工人蔡高和他的两个弟弟蔡兴、蔡三,以及后来成为在华基督教第一个中国籍牧师梁发等人,都曾为印刷出版这第一部古汉语《圣经》贡献过力量。

马礼逊去世后,他的儿子马儒翰向大英圣书公会写了一份报告,要求资助修订“马礼逊译本”。参加这次修订的除马儒翰外,还有英国传教士麦都思、德国传教士郭实腊和美国传教士裨治文。1837年出版了《新约全书》,1839年出版《旧约全书》,1840年又出版了经郭实腊修订的《新约全书》,故这个汉文译本通称为“郭实腊译本”。太平天国初期采用的《新约全书》,为郭实腊译本,定名为《救主耶稣新遗诏书》。1853年定都南京后,太平天国又翻印了“郭实腊译本”的《旧约》部分。太平天国根据“郭实腊译本”订出了许多与基督教义相符合的规定,如太平天国的天历规定以星期六为安息日,在这一日举行礼拜。太平军的军纪采自《圣经》的十诫等等。

鸦片战争结束后,在华新教传教士在香港举行代表会议,1843年8月通过决议拟出版重译的《圣经》,并做出了十一条规定。可是,各派新教传教士在分工翻译的过程中,在译名问题上发生了争执,其中意见最大的是对宇宙主宰的圣天父译名应称“神”或是“上帝”,不能取得一致。中国天主教早已解决这个问题,在16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就一致同意采用“天主”一词代表宇宙主宰,1704年获得罗马教皇的正式批准。“天主”一词是借用了《史记·封禅书》中所载:“八神:一曰天主,祠天齐。”而新教则不用“天主”,而对究应采用“上帝”或“神”长期争论不休,各不相让。

美国浸信会传教士退出《圣经》汉语翻译后,又自行组织人力翻译《圣经》。他们从曼谷请来了传教土高德,会同罗尔梯主持译事。1853年出版《新约全书》,1867年译完《旧约全书》后于1868年出版全译本,这一译本史称“高德译本”。

以上《圣经》几个译本,全部采用古代汉语,其目的是想博得中国士大夫的青睐,但效果甚微。传教士们决定出版“官话版”(普通话)以求在民众中普及。在麦都思和施敦力的主持下,请了一位南京文人当助手,于1857年出版了南京官话版的《新约全书》,这是在中国出现最早的以南京官话为基础的白话文译本。南京官话(Nankinese),又称南京话,特指曾作为中国官方语言的以南京语音为标准的国音。现代南京话主要通行于南京市主城六区、浦口区、六合区、江宁区、溧水区北部,句容市全境,仪征市西乡,滁州市区、来安县、全椒县,马鞍山大部分和芜湖市小部分,使用人数约1600万人。

1861年,大英圣书公会要求在华北的新教传教士出版北方官话版《圣经》,由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施约瑟主译。1867年出版《新约全书》,1868年出版《旧约全书》,由于译名不能统一,结果出版了称“上帝”、“天主”和“神”的三种北方官话版的《圣经》译本,史称“施约瑟北方官话译本”。施约瑟在完成此项工作后,又从1881年起,在极严重瘫痪的情况下,独自将北京官话本改译为浅文理本,于1902年出版,史称“施约瑟浅文理译本”,这个译本曾在华北基督教徒中广泛使用。

1890年在华新教传教士在上海举行大会,对《圣经》的翻泽工作进行多次讨论。到会的圣书公会的代表们建议由新教务宗派联合组成一个翻译班子,出版一部可为各宗派通用的《圣经》译本。会上组成了三个委办会,分别负责文理(即古汉语)、浅文理和白话文三种译本的翻译。1919年出版了“国语和合译本”即我们现在使用的《和合本圣经》,这是经过二十八年辛勤努力完成的,仍分称“神”和“上帝”两种版本。这个译本为中国教会最受欢迎的《圣经》译本,已经使用了百余年,其他两个版本已停止使用。《和合本圣经》被国内外华人公认为比较全面、比较贴近原文的《圣经》。在《圣经》汉译史上,《和合本圣经》可谓影响力空前。 “和合”一词寓意深刻,不仅包含与西方传教士译者在术语译名、译经语体等问题上的求同存异,也暗舍着来自不同地城、不同社会阶层的中国信徒借由这一译本彼此联结的美好愿望。此外,《和合本圣经》出版之后,新教《圣经》汉译事业由西方传教士主导转变为华人自主翻译,其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新教《圣经》译者在这一方面的尝试可追溯至19世纪40至50年代的《委办译本》。19世纪60至70年代的《北京官话译本》也采用了“联合译经”的方式,由五位传教士合作完成。联合译经的目的之一是统一术语、协调神学分歧,但这受制于译本所采用的语体不同。当然,毕竟《和合本圣经》也是人译的,也过了百余年,难免有瑕疵。笔者在常年恭读《圣经》的时候就是以《和合本圣经》为主,同时诵读《思高本圣经》、《现代中文译本圣经》、《京伟本圣经》和《当代本圣经》来互相参照的。

其实我们不应该“唯读”和合本。自“国语和合译本”出版后,外国传教士们曾公开表示:“过去《圣经》的翻译一向由传教士担任,希望这是由外国人翻译的最后一个译本,因为外国人无论怎样努力,总不能达到中国读者的要求,为此希望今后中国的学者能肩负起翻译《圣经》的任务,译出一部更加适合中国读者的《圣经》。”

传教士的这个希望因未落实具体措施而始终未能实现。直到1979年才在香港出现“现代中文译本”的《圣经》,这个译本全部由中国学者担任翻译,他们是:许牧世、骆维仁、周联华、王成章和焦明。发行者是联合圣经公会,这个译本中国基督教两会有简体中文译本发行。

天主教方面直到1922年出版了《新约全书》浅文理译本,由萧静山翻译。1937年曾出版由马相伯主持翻译的《神音书》。194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圣经释义初稿》,是由吴经熊把《旧约》中的“诗篇”(天主教称为“圣咏”)以诗体形式翻译成稿的。

方济各修会曾组织过一个专门译经的思高学会,1945年在北平组织力量开始译经,1948年迁至香港继续进行,至1968年出版了全译本。这可能是天主教在中国出版的第一部《圣经》全译本,人们称之为《思高本圣经》。笔者认为,这个版本的《圣经》是很好的,比如它的注释、诗篇的押韵等,都是有特色的。我已经通读过四遍了,现在开始读第五遍,有助于我们比较全面的理解《圣经》。

外国传教士还曾致力于使用中国方言翻译《圣经》的工作。上海方言译本有汉字和拉丁字母拼音两种版本。最早出版的是由麦都思翻译的《约翰福音》上海土白汉字译本,1847年在上海出版。1853年又在伦敦出版了《约翰福音》的拉丁字母拼译本,直到1870年出版了《新约全书》上海土白汉字全译本。旧约译本最早是在1854年出版了《创世记》上海土白译本,但到1908年始有《旧约全书》上海土白汉字全译本出版。

传教士还翻译出版多种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圣经》译本。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年,传教士致力于这方面的翻译出版工作,陆续由《圣经》公会发行满文、蒙古文、朝鲜文、俄文、藏缅文、藏汉文、傣文、花苗文、苗华文、黑苗文、壮族文、黎苏文、拉家文等三十余种少数民族《圣经》版本,而且大部分是用传教士们创造设计的拉丁字母拼音文字出版的。在原来没有文字的中国少数民族中,至今仍有沿用传教士创造的文字从事文化学习和出版图书的。

《圣经》在中国翻译出版已有一百五十余年的历史,可惜在国内已不能见到所有的版本,如今只有在美国圣经会的图书馆以看到绝大部分版本,伦敦和香港还珍藏一部分。比如说“京伟本”《圣经》,在翻译上不啻《和合本圣经》,但是翻译者为了避讳提及父神上帝的名讳“耶和华”,而将含有耶和华父神名字的地方翻译为“上主”,故不被新教所采纳。现在已经找不到这个版本的《圣经》了,只有网络版。

时代在发展,《圣经》的翻译也在上帝的默示下有新的中文版本出现,如和合本修订版、简体新译本、繁体新译本、灵修版《圣经》,以及被称为“吕本”的吕振中译本等等。这些版本的《圣经》最大特点就是在忠于《圣经》原文和教义的基础上,更加通俗易懂、贴近中国的当代信徒。

有神学家认为,《圣经》的翻译大约每一百年左右就要重新修订一次。随着中国基督教的独立自主、自办教会的发展,相信今后会由中国人翻译、更加符合当代中国文体的、更准确、更流畅的《圣经》中译本在中国问世,原有的《和合本圣经》等也在继续修订中更加完善。

本文作者为福音时报特约撰稿人。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