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起冤案引发“蝴蝶效应”,导致了今日的巴以冲突

作者: 鼓浪隐士
来源:福音时报
2023-10-18 07:26:15
分享与播放

随着巴以冲突的爆发,犹太复国主义成为不少人批判的对象。可鲜为人知的是,19世纪末一起轰动法国的冤案。成为这股思潮的催化剂。

冤案的主角叫阿尔弗雷德·德雷福斯,他于1859年生于法国东部城市米卢斯。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犹太纺织商人,全家过着富足、安静的生活。可在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失败,被迫把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割让给了德国。

德雷福斯一家虽然是犹太人,可却对法国充满了热爱,于是他们离开了自己的家乡,前往巴黎居住。德雷福斯于是在巴黎学习,他从巴黎综合理工学院毕业后,成为法军的炮兵军官。到1893年时晋升为上尉,并进入总参谋部工作。

德雷福斯所生活的时代,法国举国上下对德国人充满了仇恨,立志能一雪前耻。同时与欧洲许多国家一样,对犹太人充满了歧视。而正是这两种激进的思潮,造成了德雷福斯冤案的发生。

当时法国情报部门,派出间谍伪装成清洁工进入德国驻巴黎使馆,通过收集“废纸”以掌握情报。1894年9月26日,法国特工获得一张寄给德国驻巴黎武官施瓦茨考本的没有署名的“便笺”,上面开列了法国陆军参谋部国防机密情报的清单。虽然没有写明叛徒是谁,但法国军部对德雷福斯产生了怀疑。

因为他正好在总参谋部工作,存在出卖情报的可能。他从小在阿尔萨斯生活,而此地现在已经沦为德占区,德雷福斯更是前不久回到家乡,参加父亲的葬礼,在此期间受到策反的可能性很大。更为重要的是,德雷福斯不是真正的法兰西民族,而是一位犹太人,其对法国的忠诚是值得怀疑的。

于是他们认定德雷福斯就是总参谋部中的德国间谍,将其送上了军事法庭,并将此事公之于众。尽管三位笔迹专家指出,“便笺”的字不可能是德雷福斯写的。可法官对此充耳不闻,仍然认定德雷福斯就是叛徒,1894年12月22日一致判处他有罪并判处他终身流放和关押到魔鬼岛。

但德雷福斯的兄弟对此义愤填膺,于是通过媒体讲述了这起冤案的来龙去脉。得到了包括著名作家左拉等在内的许多法国正义人士的支持。他们谴责法国政府的反犹主义,平白无故地制造冤案陷害好人。而德雷福斯冤案,更是很快成为欧美各国的头条新闻。

当时奥地利《新自由报》驻巴黎犹太记者赫茨尔,跟进报道了德雷福斯案件。而他也因此事而大受刺激,他指出:“欧洲解放了犹太人,但犹太人实际上仍然生活在社会和经济意义上的隔都中,时刻承受着需要证明自己清白的压力。即使在看似得到解放的西欧,犹太人如果不能自证清白,仍然会被当作罪人。但事态很快就恶化了。”

此后,赫茨尔成为坚定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他编写《犹太国》一书,提出了以色列复国的问题,成为其纲领性文件。同时赫茨尔也与罗斯柴尔德家族接触,希望他们能够支持自己的事业,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就此得到了蓬勃发展。

虽然有部分学者认为德雷福斯催生犹太复国主义的观点过于极端,有以偏概全的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这起冤案刺激了赫茨尔,加速了这股思潮的形成。可以想见,假如没有《犹太国》这本书以及赫茨尔发起的巴塞尔会议,那么犹太复国主义的形成以及犹太人迁徙巴勒斯坦的时间就会延后很长时间。可以说德雷福斯冤案就像是蝴蝶效应,间接地影响了今日中东格局。

1902年,随着法国左派上台,重新审理了德雷福斯冤案。1906年德雷福斯得到平反,回到了法国军界,并于中校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实际行动证明了对法国的忠诚。

1935年德雷福斯过世,从而躲过了二战纳粹的迫害。可他的孙女在德国占领法国后,因犹太人身份而被送到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再也没有出来。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厦门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来源标注是“福音时报”的文章版权归本站所有。未经福音时报授权,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转载或引用本网图文。欢迎个体读者转载或分享于您个人的博客、微博、微信及其他社交媒体,但请务必清楚标明出处、作者与链接地址(URL)。其他公共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公共平台如需转载引用,请通过电子邮件或微信(fuyinshibao2006)联络我们,得到授权方可转载或做其他使用。 任何印刷性书籍刊物、公共网站、电子刊物不得擅自转载本网站转载自其他媒体、网站、刊物和个人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内容,因本网不拥有其版权,如需转载,必须与相应提供方直接联系获得合法授权。 违反上述声明擅自使用福音时报以上内容的,福音时报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