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并不排斥科技,并不在上帝的启示与人的智慧和方法之间有意识地筑一道墙。简单来说,试想一下,如果使徒保罗不搭乘轮船而是游泳,传福音该是多么不便;携带的书籍若是竹简,会带来多少不必要的麻烦!
一、新技术
前不久,一个名为 Luke Farritor的21岁在校大学生借助AI 技术找到、破译了赫库兰尼姆卷轴中 4 平方厘米区域内的First Letters(首字母),而获得维苏威火山挑战赛的4万美元奖项。
这个古卷轴可不是打开着供大家研究,而是道道地地卷得实实诚诚。公元79年意大利维苏威火山爆发,大量岩浆和碎屑将赫库兰尼姆城(庞贝附近)的一座私人图书馆掩埋到了20多米深的火山灰下。考古学家从当中挖掘出了数百卷、但早已碳化、极其脆弱的莎草纸卷。现在,借助这个技术的应用突破,有望解锁其余数百卷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本,为更好地认识当时的历史与文学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我国其实在早几年就也已开始尝试用AI技术助力修复文物。例如,开展长城保护和修复;通过AI的“深度学习”病害相关数据,为古老的敦煌壁画“看病”;利用三维数字化技术对文物碎片建模,结合AI算法,实现三星堆文物碎片的更深入研究等。
二、新窗口
AI技术对文物修复和解读的赋能,也为圣经相关的考古探索展示了更多正向的可能。
早在2016年,美国肯塔基大学的某在校大学生就使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阅读以色列某地出土的烧焦了的卷轴,公布了抄写于公元3-4世纪的《利未记》部分内容。两年前,考古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机器学习AI工具,细致入微地分析笔迹,发现和考证《死海古卷》撰写人数,发现其中的《以赛亚书》是两个人共同完成的。AI技术通过建立某种人工神经网络,将文本的墨迹与书写文本的媒体分离,从而利用数字图像更精确地显示出原始文本抄写笔记。
机器训练缺乏情感,最大限度减少人为的偏差,能以获得更稳定的技术考证结果。这种精准统计学上意义的分析,具有情感化的(实为印象派)的钻研所无法企及的优势。
并且,通过训练,模型不断得以“进化”。相信和期待随着AI+的场景赋能与大模型的更多落地应用,会有更多的技术被尝试应用于圣经考古学,可以展示中东地区古代社会的更真实和准确的风貌,从而使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文本身,以及经文所承载的事实记录。
——————————————————————
参考文献:
[ 1 ]《First word discovered in unopened Herculaneum scroll by 21yo computer science student》(21岁的计算机科学学生在未打开的赫库兰尼姆卷轴中发现第一个单词),https://scrollprize.org/firstletters
[ 2 ]《中国科学报》2023年10月16日第2版(国际)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浙江一名基督徒。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