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生老病死无论是基督徒还是非基督徒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在“死”这一问题中,基督徒与世俗之人的观点尤为不同,究其根本是因为信仰对死亡的诠释以及在纪念或与死者道别时所造成的冲突,这冲突在基督教历史中的“礼仪之争”中也有所表达,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教会因强烈要求基督徒不可敬祖,不可敬孔,从而被当时的皇帝给赶出中国,以教会的退败来收场。
我是鲁西农村人,还记得在我的亲人离开世界被主接走的时候,虽然是我的亲人,但在我却手足无措,不知道我当如何,当家族中的长者以世俗方式为离开世界的亲人发丧的时候,我的心灵上是痛苦且是矛盾的。我是基督徒,不能烧纸,不能磕头,不能上供,不能参与到丧礼中的环节以解心中思念的时候,内心痛苦无比,一边是亲人的离去,一边是世俗的规矩,一边是信仰的坚守,一边是旁人的冷言讥讽。这种环境大部分基督徒都有点经历,有的基督徒就因信仰的缘故与亲朋“为敌”,有的基督徒就为“得着那人”随从今世的风俗得罪上帝。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应当怎么做?
信徒在教会中寻求解答的时候总是以一刀切的方式来面对,有的牧者以敷衍的态度去回答“我为你祷告”却没有为何如何,为其指明一条道路。也有牧者为不落埋怨而不敢指出基督徒所禁忌之事,导致信徒心中也是不知所以然。最终两条结果,一是随从今世的风俗得罪上帝,再是坚守信仰与亲人为敌,等到给亲人传福音的时候,亲人不愿意和不孝敬父母的人【1】(基督徒)同信耶稣。
我们既不想犯罪得罪神,也不想因特立独行的行为失去将福音传给亲人的机会,作为今天基督教中国化背景下的基督徒应当如何自处呢?这不单是学术讨论,不单是站对位置,这更是要进一步思考教会在今天社会中的和谐,这就意味着我们要对今天鲁西地区的丧葬风俗进行认识,对其进行的各种行为进行分析,什么是基督徒不能做的,什么是基督徒不能不做的,如何做既能不得罪神,又能得着亲人的灵魂呢?
从认识鲁西丧葬风俗,到从丧葬习俗中的礼,俗,祭三个角度来确定基督徒的行为,再到今天丧葬习俗的思考。本文分上、下两篇来展开我们的基督教中国化下的基督徒与世俗殡葬习俗的讨论。
一、鲁西的丧葬风俗
(一)鲁西丧葬风俗的渊源
中国传统丧礼的礼仪定型时期是在周代,周代丧礼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备的过程,西周时期相关的载籍不多见,学界一般认为《尚书·顾命》是记载西周丧礼可信度较高的材料。据《顾命》载:“惟四月,哉生魄,……延入翼室,恤宅宗……”【2】这一段文字记述了周成王死后为他举行丧礼的情况,是文献记载的西周最早的丧礼。到了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古代丧葬礼仪已基本完备,其具体仪节在《仪礼》中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以及《周礼》、《礼记》之中有详细的记载,因此周代是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仪的定型时期。根据周代文献中记载,周代的丧礼仪节程序大致如下:
1.弥留之际。
《仪礼·既夕》篇云:“士处適寝,寝东首,于北墉下。有疾,疾者齐,养者皆齐,彻琴瑟。疾病,外内皆扫。彻亵衣,加新衣。御者四人,皆坐持体。属纩,以俟绝气。”【3】从中可以看出人处于病重时要撤掉琴,并注意屋内和衣服的洁净,同时周人重视死于適室,避免死于异性之手。将新丝帛置于病人口鼻上,以验证病人是否还有气。
2.始丧之事:
招魂、迁尸、楔齿、缀足、设奠、帷堂。这是周人始死时丧主需要安排的六件事。《仪礼·士丧礼》:“复者一人……升自前东荣,中屋,北面招以衣。”【4】其中操办招魂仪式者称为“复者”,招魂而不得复生,就开始料理后事。接着是迁尸,徙于户下。楔齿用角柶,缀足用燕几。楔齿的目的是防止死者闭口而于饭含不便,缀足则是为了便于以后为其着履,设奠则是用酒食祭奠死者,象征其有所饮食,帷堂是以帐幔遮挡死者面容。
3.讣告君上亲友。
4.君主使人吊、襚。亲者、庶兄弟、朋友襚。
5.为铭。在堂前西阶用竹竿挑起铭旌,铭旌用细长的帛条制成,长短视死者的身份而有不同的等级
6.沐浴、饭含。沐浴用潘,潘就是淘米水。饭含既往死者口中置入物品,饭含用米、贝。《礼记·檀弓下》:“饭用米贝,弗忍虚也,不以食道,用美焉尔。”【5】
7.袭、置重、设火爎于中庭。
8.《礼记·檀弓下》注云:“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既虞而埋,乃后做主。”因此,重可视为死者刚去世时神主的替代物,是死者之灵的象征。《仪礼·士丧礼》曰:“宵,为燎于中庭。”【6】人死之后宵夜设燎,天亮之后灭燎,其功能用于照明,当中也暗含祭报之火。
9.小殓。人死之后第二天的一个重要仪式,即为死者穿着入棺寿衣,从天亮开始准备工作,陈设小殓衣,馔小殓奠等。准备就绪,“士舆,二人以并,东面,立于西阶下,有司,布席于户内”“商祝布、食、散衣、祭服”,“士举迁尸,反位”,“卒殓,彻帷”。主人、主妇分别西东,“冯尸,踊无算”【7】,表达悲痛之情。主人此时需去其头饰,盘束头发,男人需袒臂。来宾需有致襚之仪,而后主人拜宾、送宾。
10.大殓。
11.人死之后第三天,将尸体安放置入棺的仪式。天亮之后灭燎,然后开始陈设大殓衣、奠及殡具、彻小殓奠、陈鼎,经过一系列仪式之后,在商祝的主持之下主人奉尸殓于棺,踊如初,乃盖,此时尸体已被装入棺中,之后设大殓奠,送宾,送众兄弟。
12.闻丧、奔丧。子女出门在外“始闻亲丧”时要尽哀而哭,以答使者,然后问明死因,再次号啕大哭,这便是“闻丧”,然后穿上丧服、丧鞋,戴上丧冠,开始奔丧,日行百里,不以夜行。
13.成服。大殓之日即成服,《仪礼·士丧礼》:“三日,成服”。【8】
14.朝夕奠、朔望奠。
15.成服之后,本着视死如生的精神,在每日日出日落时举行两次祭奠称“朝夕奠”,如遇月朔也要祭奠,称为“朔望奠”,直到下葬时为止。
16.备明器。《仪礼·既夕礼》曰:“陈明器与乘车之西。”【9】明器是专门随葬的物品,包括死者生前使用过的器物和专门随葬而制作的象征性器物。
17.启殡。所谓殡,是指停柩待葬,启殡即将灵柩移到堂屋正中,准备出殡。届时五服之亲都要来参加这一仪式,哀痛嚎泣。
18.朝祖。指由灵柩发引前一天,奉魂魄朝拜祖庙,犹远行辞别先辈之意。按古礼需由家人奉柩到祖庙行礼,后改用魂帛代柩。
19.遣奠。
20.《周礼·春官·巾车》曰:“大丧,饰遣车,遂廞之行之。”【10】遣奠为发灵之日所设的祭奠。
21.反哭。
22.反哭即下葬以后,丧主奉神主归家而哭。
23.虞祭。父母下葬之后,骨肉归土,灵魂尚未安定,故行虞祭,迎父母魂安于殡宫。虞祭要先后进行三次,第一次称“初虞”,在下葬当天举行。第二次称“再虞”,在出虞后第一个柔日举行。第三次虞祭称“三虞”,在再虞后的第一个刚日进行。
24.卒哭。《仪礼·士虞礼》曰:“三虞,卒哭。”【11】卒是终止的意思,哭指“无时之哭”。卒哭之礼于三虞后的第一个刚日举行。古礼,士三月而葬,葬后又连续举行三次虞祭,至此已近百日。
25.祔。是指卒哭之次日,奉死者之神主祭于祖庙。
26.小祥。指父母死后一周年的祭礼,又称为“练祭”,因此时男子可除去头上首绖而换上练冠,故称。此时孝子渐除丧服,换上吉服。
27.大祥。指父母死后两周年的祭礼。
28.禫。禫指为丧家除去丧服的祭礼,禫祭以后,丧家生活归于正常。
(二)鲁西的丧葬风俗
鲁西为齐国故地周礼的流风余韵,迄今不息。在儒家孝道的激励下,周代的丧葬礼仪大部分被保留下来,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自清代以来,有人开始竭力倡导改革丧葬礼仪,推行丧葬新风,但总体来说,成效甚微。其最终结果是,旧的丧葬礼俗没废除,新礼俗再层累地堆积在它之上。
地方丧俗对周礼的沿袭“近代山东丧礼多近古”【12】,周代丧礼中所提及的复、铭旌、设重、饭含、小殓、大殓、奔丧、五服等丧葬祭祀礼俗,在近代鲁西各地几乎都能看到。普通人家,视其财力物力尽其所能操办丧事。大户人家往往不惜花费巨额财力置办丧事以显示逝者的显耀。
建国以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与人口综合素质的提升,鲁西丧葬习俗中的迷信色彩逐步减少,尤其是火葬推行之后,相应的新俗应运而生。如今的鲁西丧礼,新旧参半,旧俗仍占主导地位。
1.初丧
丧前在鲁西,老人临终之前,无论有病与否,一般都不会住进医院治疗,通常都会在家中亡故。民间极重寿终正寝,凡老人属正常死亡,都不希望自己死于医院,而希望死于自己家中。临终之前,一般由执事者为老人穿寿衣、理发、洗脚、净面,然后将老人架至堂屋外间靠东面墙的地铺上,然后为老人盖上被子,灵床正对屋门,西南而卧。这里所说的“堂屋”类似于《士丧礼》当中提到的“适室”,《仪礼·士丧礼》曰:“死于适室,幠(hu)用殓衾(qin)”【13】,基本与丧前这一程序暗合。在亲人守护之下,老人度过弥留之际,鲁西将之称为为老人“送终”,这在传统文化浓厚的鲁西尤为重要,因为“在孔子仁论的逻辑框架中,孝是逻辑性出发点与前提性条件。”【14】为老人“送终”是做儿女的最后一次为老人尽孝,而如果不能及时赶回看老人一面,则将内心有愧。
老人停止呼吸,称为“老了”,或称“过去了”,在老人咽气之前,应为他换上新衣服,这新衣服称为“寿衣”,也称“装老衣”如果老人没换衣服就走了,俗谓之“老人光着身子走了”,被认为不吉。古礼中也提到“彻亵衣,加新衣”一项,郑玄云:“彻亵衣,则所加者朝服矣,互言之也。”【15】其含义古今基本未变。
老人咽气后,用一块类似床单的布料盖尸,此布多为蓝色、黑色、黄色和白色,忌用红色;用火纸盖上脸,还要给死者口内衔一小制钱,称为“紧口钱”此举是仿照周人死后饭含的礼俗演化出来的。《礼记·士丧礼》曰:“主人左扱米,实为右。三,实一贝。左,中亦如之,又实米,唯盈。”【16】虽然古今饭含的形式有所差异,但其内涵基本相同,都是使老人口实之意。除口含“紧口钱”之外,死者头枕“鸡寐枕”,枕的两端翘起,端顶缝一条红布,状似卧着的红公鸡,其目的是为死者指路。灵床前还要放一碗生米饭,上面放一双筷子,称为“倒头饭”。
“和汤”的地点是土地庙。旧时传说阎王爷爷主管人的生和死,土地爷是其手下的地方官,鬼魂在去见阎王之前,先要在土地庙羁押三天。因此,家人在亲人死后的当天,就得给鬼魂去和汤,也有叫“送汤”的。鲁西一带和汤与别的地方有所不同,其他地方是用水、面粉和小米混合成汤,装在壶里;而鲁西则是用面粉做的宽面条,用开水煮好后稀稠一起装进罐子里,然后放上铁勺或铜勺,罐子的提信都是用青麻临时辫好的麻辫子,由死者长子提着,其他家属和没出五服的族人按照男女长幼的次序排列成行,送到土地庙。
“和汤”完毕之后,接着是“送盘缠”,即给上西天的鬼魂送路费。送盘缠一般是在人死后的第三天晚上,也有在当天晚上的,地点是在村庄的十字路口。这天要烧很多纸钱,还特地扎一纸轿和纸人同时烧掉,意思是叫死去的老人坐轿上西天。送盘缠时,死者的子女们除烧轿、烧纸外,还要带上些花生、红枣和其他食物等一同烧掉,穿孝人都跪在纸轿和纸人前,一直等到全部烧完后才节哀返回。
初丧之际,也就是无论谁家死了人,全村人家的大门前都要撒一些从锅底上掏出来的草木灰,有的不但大门口撒,而且连每个屋门口都撒上灰、据说是为了挡鬼魂,以免死者的鬼魂跑到自己家中,造成不幸。
2.入殓、成服
死者入棺、统称“大殓”,鲁西则称为“入殓”。入殓的时间不统一,有在当天或第二天的,也有第三天的,三天内必须入殓。入殓前,死者的儿女按长幼顺序排列成行,为死者净面。净面之后,亲属们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如果死者是女的,入殓时,一定要有娘家人在场,得不到老舅的允许是不能入殓的;如果老舅已经下世,这个差事就由老舅的长子代替或者是老娘门上的近支舅也行。尸体装进棺材后,在死者枕下和身旁还要放一些纸钱,(农村叫烧纸或火纸)然后盖棺。
穿戴孝衣、孝帽,统称“成服”。鲁西民间则称为“戴孝”或叫“穿孝”。古代孝服种类很多。明朝以来,据东昌府志记载,孝服都用白布做成,子女都穿白衣白鞋,儿子不但要带白孝帽,并且还要戴一顶用麻做成的圆圈,腰扎麻绳,手持哀杖,也叫“哭丧棒”,儿媳妇和女儿们要头扎孝带;干儿子和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从前,孝子百日内不脱孝服,三年内只穿白鞋。现在,这些旧俗多已荡然无存。有些地方仍穿白鞋,但时间也不是三年了,一般穿一、两双后即可随便。
3.吊孝
吊孝,现在普遍的说法是吊唁,但农村至今仍然叫作吊孝。它是生者对死者悼念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普遍流行的丧俗之一,不但在鲁西地区流行,全国都流行。开吊之前,先要向死者的亲友“报丧”,文明说法是“讣闻”或“讣告”,丧者家中特别是邻街的大门上,有的贴丧联,也有的贴上“火纸”,这也是报丧的一种标志。报丧之后,还要由本族中的长者出面,邀请村干部和德高望重而又有治丧经验的老人组成“里柜”。里柜的职责是:制定殡葬费的分配计划,聘用服务人员,安排治丧工作,主持丧礼仪式,全权处理丧葬中的一切问题。现在一般不叫“里柜”了,丧葬时建立一个由村干部和德高望重的群众组成治丧委员会,或建立红白喜事理事会。理事会一般有德高望重又有治丧经验的人担任大总理,但不象过去的里柜那样包办一切,而是协助死者的家庭处理丧葬中的现实问题,以指导性为主。
吊孝前,入殓后,首先要布置灵堂。灵前放一张桌子,悬挂白桌衣,桌上摆供品、香炉、蜡台和长明灯等;棺材下面放一只升,升里装上小麦、玉米、谷子、高梁等五种粮食,插上一杆秤,放上一盏碗灯,院内还要搭一灵棚,死者的亲属有的在灵旁,有的在灵棚两边,大部分是男的在灵棚,女的在灵边。灵棚下铺些草,一般是麦秸,灵棚内通向灵堂的走道上铺些秫秸。亲族、邻里有结伴吊孝的习俗,一般是平辈鞠躬、晚辈跪拜,尔后痛哭一场。吊孝人一进大门或二门),先击鼓,意思是告知里面陪灵的孝子。鼓声一响,孝子便跪下哭爹(或哭娘);吊孝人跪拜痛哭时,陪灵人都要在一旁陪哭,最后还要屈右腿跪拜亲友,这叫作“谢孝”。鲁西一带陪灵的人比较多,除了死者的子孙,侄子外,没出五服的近门晚辈都要参加陪灵,义子和义子媳妇也要参加陪灵。
从入殓到出殡这段时间为陪灵和吊孝日,也叫放纸,一般人家停棺的时间不长,3-5天;这段时里,子女要日夜守灵,以尽孝道。旧时守灵,男不剔头,女不梳发,早“烧鸡鸣纸”,晚焚“夜辰香”,朝夕祭奠,虔诚之至,十分辛苦。
4.出殡
出殡不仅是死者的哀荣,更重要的是活者为了显耀。所以旧时不论贫富,都尽力而为,不惜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解放以后,虽有收敛,但厚葬的旧观念并未根除;只是近些年来有了明显好转。
旧时出殡,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如用采纸糊成金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马匹车轿等等;搭好招待吊孝者的客棚,请抬杠者和执事人等。出殡的礼仪由治丧大总理主持。吹鼓手一大清早就开始奏乐,大总理安排出殡程序,排列送葬队形。启灵前至亲好友陆续来吊孝,随丧礼(即钱)、送丧联、大帐(一般是七尺黑布、兰布等)。
儿媳妇的娘家人前来吊孝时,还要专门给女儿送一块七尺或一丈的搭盖布(基本上全是白色),和一桌供品,不然就会遭到众人耻笑;没过门的女婿和孙女女婿葬礼更重,随礼有的一百元至几百元,帐子布料要好,而需足够一丈,供品至少要十个大碗,并有整鸡、整鱼。主家对这种亲戚要特别招待,备有铜丝罗底孝帽一个,孝衣一身,赐席一桌。
启灵是出殡的一项重要活动,仪式相当隆重。死者的男长子左手打着灵幡,右手拿看丧棒,带领其他男亲属来到灵堂前跪下。等大总理喊一声“今日良辰吉时,斩丧大吉,孝子举丧”之后,这时长子在前,其余死者亲属在后面向棺材同时放声痛哭、背棺人立即涌进灵堂、由大总理指挥背棺。背棺,一般需十几人,前后各一人,也有各二人的,两则数人。一声启灵声响、背棺人一齐躬腰起背。棺材背出灵堂以后,开始发引,先放在已准备好的彩架上,等总理高喊起驾,灵柩便离地而起;这时,长子就把予先准备好的瓦盆摔碎(俗称“摔老盆子)。抬棺者一般是八至十六人,多者二十四人至四十八人,八人一班,轮换抬棺。当灵棺抬至村中街上时,还要停棺大奠,大奠是按大总理事前拟好的名单进行。大总理喊到谁时,大帐领先,接着摆供,烧香火,被喊人一步三叩首,三步九磕头,进行九拜大礼,向死者致哀。这样,依次类推,富人家或亲朋多的人家光大奠一项需两三个小时。然后,送殡队伍按照铭旗、挽联、大帐、纸活、乐队、送殡者、丧主、灵柩的顺序排列,在哭声和丧乐声中缓缓进行。灵柩出村,远亲则各自回家,近亲,特别是女儿女婿外甥等则要伴随灵柩前往墓地。
5.下葬
古代,鲁西多行土葬,宗族都有自己的墓地,群众称为“坟地”、“林地”。“林地”除了坟头外,四周多栽松柏树。过去林地颇有讲究,主家首先要请所谓风水先生看定“风水宝地”然后,作为埋葬祖先的林地,墓穴一般是南北走向,有固定尺寸,即长九尺,宽三尺三寸,深四尺;后来对尺寸问题虽没那么标准化了,但其尺寸而言也和古代的差不多,只是不一一丈量罢了。坟墓的样式,鲁西一代一般为二种,第一种是挖坑土葬,这种坟式最为普遍流行;第二种是垒砖坟。砖坟又有两种,一种是坑式砖坟,即在挖好的坟坑四周和底部用青砖垒砌,白灰填缝,呈拱形砌顶,再埋葬封好;二是平地起砖坟,也叫垒砖囚子,即象盖房子一样,也是青砖白缝,死者下葬后再封门。还有死者头枕南山,脚蹬北海,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说。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均相信这种荒诞无稽之谈,特别是富豪官宦人家更为计较。灵柩到达之后,由死者之长子围穴坑四角倒面条汤;下葬之后再由死者子女每人围穴坑四周每边抓三把土先扔在棺材上,然后才能埋坟。筑起的坟头一般呈圆锥形或圆形,坟底直径一般有二米左右,高一米多。坟前立有石碑,设有石桌,石香炉等;穷人家这些石料一般没有。下葬完毕,死者亲属首先向坟墓磕头,然后由长子将灵幡插在坟顶上,全体亲属一边哭一边行九步,每倒行三步向墓磕头一次这称作辞灵。下葬后的第三天晚上、亲属子女还要带着供品去给死者圆坟,就是再给坟头添些新土。贫寒人家,一是用不起大棺,打不起砖坟,有的用小木匣子,还有的只有用秫秸箔、苇席或秫秸席裹尸而葬,至于葬礼等繁俗则更是没有。他们不是不想隆重,而是由于生活所迫,只有一切从简。这种旧风俗一直延续到近代,至今仍未根除;但近二十几年来,农村普遍实行火葬,葬礼也较之过去简单多了。
6.烧七、烧周年
丧葬礼仪,除治丧以外,还有烧七、烧百日、烧周年的祭祀仪式。所谓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起,每七天要举行一次焚香烧纸祭祀的礼仪,一般是从一七到七七,以三七、五七最重要。五七这天,死者的亲属要带着用纸做的金山银山、纸元宝、摇钱树、纸马、纸牛、纸轿、纸箱(柜)聚宝盆等纸活和供品、神香等上坟祭祀。
烧百日也是一次祭祀形式。古代有百日守灵尽孝的习惯,人遭父母之丧,百日内杜门谢客,不问世事,不洗澡、不理发。但穷苦人家,由于生活所迫,条件所限,百日守灵尽孝之俗,便不于遵循,一般是在百日给死去的老人上坟祭祀、烧纸、上供,这叫烧百日。过了百日以后,儿女们在孝服上也不要求那么严格了,只是用穿白鞋的形式表现出来。白鞋穿的时间较长,一般穿三年,这叫作穿孝三年,也有穿一年的。
人死满一年叫作周年。周年这天,死者的儿女们也要像烧七、烧百日那样去烧周年,向死去的老人祭拜。一周年和三周年祭拜礼仪较重。二周年次之。一周年和三周年时,不但死者儿女要到坟上祭拜,其他亲属包括院中、近邻、亲戚都要参加祭拜。过了三周年之后,死者子女们就不再穿孝,完全恢复了正常生活。聊城、茌平、东阿、冠县等地还有祭拜十周年的习惯。现在这些祭祀仪式仍在农村盛行,只是纸马、纸牛等纸活少了一些。每逢三七、五七、百日、周年,仍在祭拜,以示活着的下辈人对去世的长辈人的怀念和哀思之情。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 天主教研究论辑第七辑318页作 者 :赵建敏主编;北京天主教与文化研究所编,出版发行 : 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 2010.12。
【2】 黄怀信:《尚书注训》,济南:齐鲁书社,2002年版,第363—366页。
【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217-1218页。
【4】[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5-1046页。
【5】[汉]郑玄注,[唐]孔颖达正义,吕友仁整理:《礼记正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362页。
【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9页。
【7】[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92页。
【8】[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23页。
【9】[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164页。
【10】[[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黄侃经文句读:《周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版,第417页。
【11】[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319页。
【12】秦永洲:《山东社会风俗史》,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第552页。
【13】[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44页。
【14】曾振宇,齐金江:《中华伦理范畴》,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49页。
【15】[清]黄以周著,王文锦点校:《礼书通故》,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436页。
【16】[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王辉整理:《仪礼注疏》,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第1079页。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山东一名传道人。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