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与做人看似两件事,实际是一体两面,北大哲学教授楼宇烈说,“‘读书与做人’这个题目中有两个词,一个是读书,一个是做人,中间加了一个‘与’字。我想,最好把这个‘与’字改成一个等号,即:读书=做人,做人=读书。清初学者陆陇其说过,读书做人不是两件事。将所读之书,句句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做人之法,如此方叫得读书。如果不落实到自己身上去领会书中的道理,则读书自读书,做人自做人,只算作不能读书的人。我认为,一定要让读书与做人变成一回事,不要把它看作两件事。”1读书与做人,换一种说法,也可以说是:读书与生活。前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在一篇有关读书与做人的文章 中指出:“怎么做一个好人?要读书……怎么做一个摆脱平庸的人?要读书。‘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只有书籍,能把辽阔的空间和漫长的时间浇灌给你,能把一切高贵生命早已飘散的信号传递给你,能把无数的智慧和美好对比着愚昧和丑陋一起呈现给你。’余秋雨说。怎么做一个高人?要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刻认识现代领导活动与读书学习的密切关系,深刻认识领导干部的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怎么做一个新人?要读书……读书,要夜以继日。我在职时以‘白天走干讲,晚上读写想’为座右铭,退休了,这股精神不能退”2。
基督徒也是人,并非超人,也需要读书,基督徒在读书与做人的范畴同样值得关注及付诸实践,甚至还要更加深广。若要谈论基督徒的读书与做人,是无法绕过一般性的“读书与做人的目的”这个弯,因为这是基督徒读书与做人的基石,或形象地说是必修课。然后才能进深谈论,使基督徒的读书与做人深化及被普遍的人认同及普及。
一、读书与做人
(一)读书的目的
让生活富有意义必须读书,做人要做好更应该读书。“做人必须读书,不但求取功名需要读书,做一个好人也需要读书。为求取功名而读书,不见得不去探索文章内在的思想,但是它的重心也只是停留在文章的章句上。为了提高自身修养而读书的人,不见得不重视文章的章句,只是更看重文章内在的思想”3。做人要做好必须通过读书不断提升自身修养,所以,文章的内在思想可以达成这个目标。
我们常常说的“读书人”,正确的顺序应该是“人、书、读”,人是根本(核心),书是载体,读是方法。怎么样的人去读怎么样的书,用怎么样的方法,这都是相关的。因此,每人读书的目的是不一样的,为了升学和发财而读书的人及为了消闲和工作而读书的人都不在少数,也许理想的读书不应该只限于此。人们读书需要正确的目的,楼宇烈教授极具权威和代表性地指出读书的三个正确的目的,分别为:
1.通晓人道,明白事理
通晓人道,即要懂得怎样做人。《淮南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遍知万物而不知人道,不可谓智;遍爱群生而不爱人类,不可谓仁。”当今社会的状况跟古代相似,很多人知识很丰富,知晓群生万物的道理,就是不懂得怎样做人,我们不能说这样的人有智慧;很多人爱万物群生,却唯独不爱惜人类自己,那么就不能说这样的人具有仁这种德行。
2.变化气质,完善人格
我们不是只懂得道理就可以了,就像陆陇其所说的,要学一句就对照一下自己,并督促自己按照正确方法去做。在没学习之前,我们不明白事理,不通晓人道,这没有关系。在学习之后,我们就要根据所明白的事理,所通晓的人道去改变自己。学和行、知和行一定要结合起来,只学而不行是毫无意义的。
3.拓展知识,学习技能
这三个目的是有先后顺序的。通晓人道,明白事理是第一位的,然后再去改变气质,完善人格,最后通过实践去拓展我们的知识和技能。就像孔子所讲的:“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我们首先要“志于道”,学习做人的道理,连人都做不好,事情怎么能做好呢?其实,一个人不管做什么事,都要看他(她)有没有胸怀、志向。我们做任何事决不能仅仅为了个人享乐。反之,我们要胸怀大志,为国为民,志存高远,行在脚下。我们也不能只有高远的志向,夸夸其谈,而不去行动4。
读书的目的使人在认知、志向、品格、兴趣、为人与做事等不同层面对人来说都是有所裨益的。读书使人的人生有无穷的乐趣及艺术感、生命有了美感和质感,有人据此对读书与不读书的人做了形象的对比,诸如:当你看到美女时,你可以说: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而不是只会说:我去,她好美,我去,她真美。当你遇见渣男时,你可以说:遇人不淑 ,识人不善;而不是只会说:瞎了老子的狗眼。当你向一个人表达爱意时,你可以说: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而不是只会说:我喜欢你,天荒地老,海枯石烂。当你思念一个人的时候,你可以说: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而不是只会说:我想死你啦。当你失恋的时候,你可以说: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而不是只会说:蓝瘦,香菇。结婚的时候,你可以说: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而不是只会说:嘿嘿嘿嘿嘿嘿嘿。分手的时候,你可以说: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而不是只会说:我们不合适。
(二)读书与做人
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做人,为了把人做好必须读书,读好书是做好人非常关键的条件。“通过读经书,我们就可以明天理,晓人道,知道应该怎样做人、做事,我们的言行举止应该遵守什么样的规矩”5。读书为做人提供了规矩及原则,读书可以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使人在全方面的素养上都得以提升,至少多读书与读好书可以使人更加:
1.遵守规矩,更具修养
规矩虽不受欢迎,却是相当必要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孔子说:“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人们都喜欢前面的话,但后面的三个字“不逾矩”却是重点,人虽可以随心所欲,但逾越规矩要自食其果。
读书使人做人更加有修养,林语堂在《读书的艺术》一文中分享道:“读书或书籍的享受素来被视为有修养的生活上的一种雅事,而在一些不大有机会享受这种权利的人们看来,这是一种值得尊重和妒忌的事。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6。
2.以史为鉴,一生受益
读书使人做人懂得以史为鉴,“史,即历史,是明古今之变的。司马迁讲天下的学问无非两大类,‘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是探究人跟天地万物之间的关系;‘通古今之变’,就是来了解人类社会的人事变动、朝代更替的经验教训。史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文化中有两个重要的传统:一个是‘以史为鉴’;另一个是‘以天为则’。唐太宗讲:‘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古人强调‘观今宜鉴古’,要看出今天的问题,要拿历史当一面镜子照一下”7。
读书使人做人一生受益,读书使人更有韧性,行走人生旅程多一个伴, 而这个伴堪称知心朋友,蒙田就有这样的经验,“在整个人生旅途中,我一直与书籍相伴而行。而在任何时候,只要我需要,它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帮助我。当我老去而渐感孤独时,是书宽慰了我,是书卸下了我肩上无所事事的重负,让我从各项令人厌恶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我淡忘忧伤和悲痛。它已经占据了我的整个灵魂”;“书是迄今为止我所发现的最好的一种能陪伴我们走完人生旅途的伴侣,而且我也很同情那些没有书陪伴的人们。我可以从书里获得任何娱乐活动能带给我的欢愉和兴奋,而且无论何时何地,它都从没让我失望过”(《阅读的价值》)8。
3.助人做人,化繁为简
读书不但可以帮助人做人,还可以决定人如何做人,决定成为何等样的人,“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里”(三毛, 《送你一匹马》);“我喜欢爱读书的女人。书不是胭脂,却会使女人心颜常驻。书不是棍棒,却会使女人铿锵有力。书不是羽毛,却会使女人飞翔。书不是万能的,却会使女人千变万化(毕淑敏, 《我所喜欢的女子》)。
怎样读书决定了怎样做人,“怎样读书呢?从根本上讲,读书就是要‘得其意’,能够举一反三。《增广贤文》中有一句话‘好书不厌百回读。’好的书我们读一百遍都不会厌倦。我在‘好书不厌百回读’后面接了一句‘精意勤求十载功’,我们求得‘意’,恐怕要花十年的功夫。现在读书或者做学问时,常常是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化简为繁常被看作是有学问的体现。其实,大道至简,真理平凡”9。事实上,做人也要越简单越好。
二、基督徒的读书与做人
世人都需要读书(学习),基督徒更应当愈加努力读书(学习)才对,“因为耶和华赐人智慧,知识和聪明都由他口而出……你也必明白仁义、公平、正直,一切的善道。智慧必入你心,你的灵要以知识为美”(箴2:6-10)。
(一)基督徒读书的目的
基督徒读书的目的除了以上提及的每个人都应当有的目的(尤其楼宇烈教授提出的三个目的)以外,目的性应该是更强更广的。同样,作为基督徒也需要从读圣经与读书中受益。
1.务要读经,知识丰富
基督徒务要读经,“你们查考圣经(或作“应当查考圣经”),因你们以为内中有永生,给我作见证的就是这经”(约5:39)。还有,基督徒博览群书,做有知识有见识的人,才能达到爱神爱人、荣神益人之果效,“心无知识的,乃为不善;脚步急快的,难免犯罪”(箴19:2),“我所祷告的,就是要你们的爱心在知识和各样见识上多而又多,使你们能分别是非(或作“喜爱那美好的事”),作诚实无过的人,直到基督的日子;并靠着耶稣基督结满了仁义的果子,叫荣耀称赞归与神”(腓1:9-11),“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然预先知道这事,就当防备,恐怕被恶人的错谬诱惑,就从自己坚固的地步上坠落。你们却要在我们主救主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有长进。愿荣耀归给他,从今直到永远。阿们!”(彼得后书3:17-18)。
2.多元阅读,生命丰盛
除基督教经典巨著圣经之外,基督徒也当多元阅读,思怀同道在《踏上丰富的属灵阅读之旅》中道:神极重视文字,以圣经这文字载体记下真理启示,文以载道,字来传情。很多灵命成熟的信徒,皆勤读书,补充属灵养分,从而生命成长。保罗亦是擅读之人(参提后4:13)。你读什么就成怎样的人(you are what you read),属灵阅读实是学习圣经和孕育灵命的重要途径。他还具体指出:怎样开展属灵阅读?谁要读?为何读?怎样读?读什么?如何建立属灵阅读习惯?六个不同向度或可助我们读必有方,以致有所得,享阅乐:广度(width),正如我们不应偏食,属灵阅读的范围亦要广,以致营养均衡,对灵命健康才有裨益。你的阅读光谱有多广?深度(depth),不单用眼读, 被动的吸收( passive reading), 还要用心和手作阅读笔记,主动阅读(pro -active reading)。做笔记能帮助阅读进深;也是与作者的思想互动交流,并非有文必录地抄书;是富创意的阅读艺术。你能读得有多深?速度(speed),阅读时,无须采取同一阅读速度(reading speed),可按不同阅读目的来调校读速。何时快读?何时慢读?哪处需精读?这要靠累积的阅读经验来判断了。长度(length),阅读不应只在一时一刻,而是一生的操练。建立长久的阅读习惯,期间点点滴滴的得着,经悠长岁月累积和内化,灵命就得塑造。你的阅读年资有多长?阔度(broadness),优质的阅读绝不“孤读”!除一个人独读,透过其他同行的书友读伴,更可提供不同的阅读角度,丰富我们的“阅历”,扩阔阅读阔度。会否在教会组识彼此互动的阅读群体,推广属灵阅读?高度(height),阅读、思考和写作息息相关,甚至互动影响……阅读绝非平面,而是立体的:包括读者、书本(文字)、作者、甚至编者;是阅读群体多方面的互动交流(dynamic interplay of different reading interfaces)。信徒多方读、深度阅,纵横穿梭来回不同的阅读界面,自能神游一片丰盛的文字天地。10书真的能够使人宽广,信徒多读有益之书,其属灵生命和综合素质必定得以提升。
(二)基督徒的读书与做人
基督徒的读书与做人、信仰与生活是一体化的,基督徒如何做人与生活也是息息相关的,正如孙中山所说:“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可见读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不再是口号,而急需落实在你我身上,让读书与做人相得益彰。
基督徒的人生与常人一样需要慰藉和激励,而读书却有这般神奇的效果,使人的生命和生活有了神奇的力量。哈姆林·费奇在题为《从好书中得到心灵安慰》文章中提到:“当你悲伤痛苦,无法自拔时,你会求助于杂志还是那些只能在没事时逗逗乐的诙谐的短篇小说呢?没有任何一种文学技巧能缝合一颗已经破裂的心,也没有任何优美的词句能抚慰一颗已经被悲伤折磨得千疮百孔的灵魂。不,不是这样的,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进房间时,让我们首先打开《圣经》——智慧与安慰的源泉,只要你有一颗忏悔的心和一双干净的手,只要打开了《圣经》,你就绝对不会失望而回。那是一剂能医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然后,让我们打开那些充满了甜蜜、有益心智的书吧,是那些曾经历过生命的低谷并勇敢走出来的人创造了它们,其中对一字一句都是作者的切身感受,它将带领每一位心灵的伤者走出阴影,重新投入生活的怀抱里。对一个正在痛苦中煎熬的人来说,一本能够震撼他心灵,让他在命运的重击之下坚强起来的好书,胜过一千本无法教会他生活真谛的废书,那些书对极度渴望从失落中振作起来的灵魂而言,就像一个干涸的蓄水池,不能提供任何帮助而只会徒增负担”11。圣经的丰富足以让读书者更具内在的生命。基督徒的读书(学习)使之做人能够:
1.敬畏上帝,感恩知足
读书使基督徒做人懂得敬畏上帝,“你要谨守耶和华你神的诫命,遵行他的道,敬畏他”(申8:6),“现在你们应当敬畏耶和华,谨慎办事,因为耶和华我们的神没有不义,不偏待人,也不受贿赂”(代下19:7),“你们当敬畏耶和华,忠心诚实办事”(代下19:9),“谁敬畏耶和华,耶和华必指示他当选择的道路”(诗25:12),“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25:14),“你们敬畏耶和华的,要倚靠耶和华,他是你们的帮助和你们的盾牌”(诗115:11),“凡敬畏耶和华的,无论大小,主必赐福给他”(诗115:13),“愿敬畏耶和华的说:‘他的慈爱永远长存’”(诗118:4),“亲爱的弟兄啊,我们既有这等应许,就当洁净自己,除去身体、灵魂一切的污秽,敬畏神,得以成圣”(林后7:1),“务要尊敬众人,亲爱教中的弟兄,敬畏神,尊敬君王”(彼前2:17),“因你公义的作为已经显出来了。主啊,谁敢不敬畏你,不将荣耀归与你的名呢?因为独有你是圣的,万民都要来在你面前敬拜”(启15:4)。
读书使基督徒做人懂得凡事感恩,“要常常喜乐,不住地祷告,凡事谢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帖前5:16-18节),“所以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神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来12:28),“感谢神,使我们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胜”(林前15:57),“感谢神,因他有说不尽的恩赐”(林后9:15),“无论作什么,或说话、或行事,都要奉主耶稣的名,藉着他感谢父神”(西3:17),“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侍他”(提前1:12),“昔在、今在的主神,全能者啊,我们感谢你!因你执掌大权作王了”(启11:17)。
读书使基督徒做人懂得常常知足,“贪爱银子的,不因得银子知足。贪爱丰富的,也不因得利益知足……”(传5:10),“不要以强暴待人,也不要讹诈人,自己有钱粮就当知足”(路3:14),“……我无论在什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4:11),“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什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什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前6:6-8)。
2.爱人如己,塑造品格
读书使基督徒做人懂得爱人如己,“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太22:37-39),“爱人不可虚假;恶要厌恶,善要亲近。 爱弟兄,要彼此亲热;恭敬人,要彼此推让。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 在指望中要喜乐,在患难中要忍耐;祷告要恒切。 圣徒缺乏要帮补,客要一味地款待。 逼迫你们的,要给他们祝福;只要祝福,不可咒诅。 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 要彼此同心,不要志气高大,倒要俯就卑微的人。不要自以为聪明。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 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12:9-21) 。
读书使基督徒做人有好品格,包括了谦卑、忠心、殷勤、圣洁、自律。关于谦卑,“我心里柔和谦卑,你们当负我的轭,学我的样式,这样,你们心里就必得享安息”(太11:29),“你们年幼的,也要顺服年长的。就是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束腰,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给谦卑的人。所以你们要自卑,服在神大能的手下,到了时候他必叫你们升高”(彼前5:5、6)。关于忠心,“正如你们从我们所亲爱,一同作仆人的以巴弗所学的。他为我们作了基督忠心的执事”(西1:7),“有我亲爱的兄弟推基古……他是忠心的执事,和我一同作主的仆人”(西4:7),“我感谢那给我力量的,我们主基督耶稣,因他以我有忠心,派我服事他”(提前1:12),“你们作仆人的,要凡事听从你们肉身的主人,不要只在眼前事奉,像是讨人喜欢的,总要存心诚实敬畏主”(西3:22)。关于殷勤,“次日早晨,天未亮的时候,耶稣起来,到旷野地方去,在那里祷告”(可1:35),“我趁天未亮呼求。我仰望了你的言语。我趁夜更未换,将眼睁开,为要思想你的话语”(诗119:147、148), “亲爱的弟兄啊,你们既盼望这些事,就当殷勤,使自己没有玷污,无可指摘,安然见主”(彼后3:14),“你看见办事殷勤的人吗?他必站在君王面前,必不站在下贱人面前”(箴22:29),“这些事你要殷勤去作,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提前4:15),“殷勤不可懒惰。要心里火热。常常服事主”(罗12:11)。关于圣洁,“在大户人家,不但有金器银器,也有木器瓦器;有作贵重的,有作卑贱的。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 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2:20-21)。关于自律,“ 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我斗拳,不像打空气的。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传福音给别人,自己反被弃绝了”(林前9:24-27),“正因这缘故,你们要分外地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识;有了知识,又要加上节制;有了节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彼后1:5)。
基督徒不只要懂得读书与做人的相关性、重要性,还要注意教会历史上的因为不读书而导致惨败的前车之鉴。清教徒神学家马瑟(Cotton Mather)也说:“无知是异端之源,而非敬虔之母”,而这话却不幸又真实地在美国历史上应验了。在19世纪美国复兴运动中,纽约地区许许多多的人在复兴的热潮中“悔改信主”。可是,这些在大复兴中“信主”的人没有受到真理的教导,结果在那里产生了摩门教和耶和华见证会这两大异端。在中国同样有这方面的现象,中国教会继承了敬虔主义的优良传统,十分强调个人与神的关系。这本是好事,但与敬虔主义相伴而生的反智主义却给中国教会带来了无穷的祸害,出现了教会被各种各样异端掳去,教会面对各种攻击基督信仰的思想的不断扩散,而没有应对及反驳的能力。
显而易见,从读书的积极性与不读书的消极性上来看,读书的重要与必要,带来的是知识与生命、得胜与荣耀;不读书的祸患与危机,带来的是无知与审判、失败与平庸。因此,基督徒更应该晓得读书的目的与做人的原则密不可分。
结论:基督徒的读书最终是使人做人更有目标,“没有异象(或作“默示”),民就放肆,惟遵守律法的,便为有福”(箴29:18),“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腓3:13-14)。因为,耶和华说:“我的民因无知识而灭亡”(何4:6)。保罗也说:“我可以证明他们向神有热心,但不是按照真知识”(罗10:2)。不少基督徒只作“只读一本书(圣经)的人”,他们认为唯有读书使人有智慧、生命,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更是属灵、敬虔的标志,事实上,要明白圣经,除了圣灵的启迪,还需要很多相关参考书的辅助,需要明白经文的语意、文法、圣经时代的历史文化背景,及不同文体的解经原则等等。基督徒若只想占领属灵领域而不去面对现代主义思潮的冲击,退出了学术文化界,导致了教会与社会的隔绝,教会越来越退出公共领域,失去了光盐的作用,远离出世而入世的属灵原则,违背了上帝的旨意。中国教会现今面临文化、时代、社会等方面的挑战,所以,基督徒怎能继续做一个不读书、不思考的人呢?而应该勇担主所托付的使命,对当下的文化有所了解,并积极地以正统信仰的角度对当代文化做出回应。基督徒只有按着主的心意奋起读书,才能够做合神心意的人,造福人群、复兴教会、荣耀主名!
脚注:
1楼宇烈著: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7,重印,页76.
2叶小文著:叶小文自述退休后生活:读书与做人 音乐与修身(原标题:退休养境界 诗酒趁年华(众生相),http://culture.people.com.cn/n1/2017/0223/c22219-29101369.html
3楼宇烈著:《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7,重印,页77-78.
4楼宇烈著: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7,重印,页79-82.
5楼宇烈著: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7,重印,页82.
6石涛编:《如何阅读一本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重印,页12.
7楼宇烈著: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7,重印,页84-85.
8石涛编:《如何阅读一本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重印,页132-133.
9楼宇烈著: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北京:中华书局,2017,重印,页87.
10思怀著:《踏上丰富的属灵阅读之旅》,出处不详
11石涛编:《如何阅读一本书》,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6,重印,页92-93.
注:本文为特约/自由撰稿人文章,作者系福建省基督教两会监事会监事。文中观点代表作者立场,供读者参考,福音时报保持中立。欢迎各位读者留言评论交流!